第 82 章(2 / 2)

加入书签

这可让李副厂长更心动了。

管后勤自然也管工资发放那一部分。这些年来厂里效益不如从前了,很多工人在岗位上面就是混日子的。要是能把这批人给用起来,给厂里创收。”

“最重要的是,如果因为机械厂的缘故,让宁安县的公社大队都丰收了,你们说,县里领导还能不念着你们好”

这会儿李副厂长都有些坐不住了,愣是想回去赶紧汇报这个情况。

不过一瞬间,他又想到一个问题了,“这个估计有些难办,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作为县城机械厂,全国范围来说就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厂子了。他们就是捡些别人不要的技术来生产东西的。压根不具备研发能力啊。那些大厂表面上是都属于国家财产,兄弟姐妹是一家。但是实际上也是各忙各的。想找他们要点技术,那是难如登天。

苏青玉道,“你们没有那没关系,反正我们有。你们如果需要,我们可以。”

李副厂长惊讶道,“你们有你们哪里来的厂里卖旧机器还能给你们技术”

“那倒不是,是这次我们队里花钱买了这些东西,都觉得太贵了。也不知道贵在哪里,就让我们队里的下放的老知识分子来看看。人家以前就是搞这个的,研究之后就给画了图纸了,还说这机器不大适合我们这个地形用,他又改动了几个地方。我琢磨着我留着也没啥用,你们要是用得上,就拿去用。咱也不说啥钱了,你们直接给咱们一批机器就行了。我们用个年的,就还给你们。也不占你们便宜。毕竟咱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大队,咱用得好了,你们再拿我们队里的发展状况做宣传,那也对你们效益有帮助。”

一批图纸,换一批机器用个年

李副厂长微微一琢磨,就一个大队,也用不了几台机器,年的用完之后,还能收回来继续用。亏不了多少。反而是如果图纸真的有用,生产了机器,那就对厂里有大帮助了。

不过他又想到一个关注了,“老知识分子还能这么用”

苏青玉严肃道,“咋不能这么用了,我们要从体力到脑力都进行劳改,让他们彻底的融入劳动人民中来,不让他们有时间惦记别的事儿。这不,研究完之后就去开荒了。”

李副厂长佩服道,“难怪你们队里发展越来越好,真是一点好处都不放过的。”

“这还不都是为了机械厂好歹这么深的交情,你们对咱这么照顾,是不是”

李副厂长挺感慨,当初虽然是因为海城机械厂的领导的介绍,才对苏家屯进行了帮助,但是到现在来看,他们也不算吃亏,不止从海城机械厂接了一些大单子,还从苏家屯也得到了好处。

他客套道,“一家人也不说两家话了。我马上就回去和厂里汇报这事儿。”

“不去看我们开荒了”苏青玉问道。

“不看了,你们我还信不过”李副厂长笑着道,“就你们队里这底气,榨油的机器赊欠肯定没问题的。”

苏卫国笑开了花。

苏青玉道,“李厂长这么够意思,那咱也不多说了。以后咱队里要是又搞出啥新机器了,肯定给你们。也不提钱的事儿,都是宁安县一份子,咱也盼着宁安县好啊。”

倒也不是不想收钱,而是这年头贩卖下放知识分子的技术,那也是很麻烦的。而且这年头似乎给科技奖励也没多少钱。特别是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

李副厂长心里,这苏家屯的地位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人家不止家底厚,还有老知识分子技术呢。

也不知道别的地方的知识分子是不是也这么厉害。

当然了,他是不可能去碰触这些的。

他们县里机械厂也管不着这些人。

一群干部们欢送走了李副厂长之后,都松了一口气。

然后又回办公室里面开会。

苏青玉把今天的情况大致的讲了一下,最后讲到了给县里机械厂机械图纸,用来换使用机器的机会。

苏卫国道,“青玉,咱不是说要买吗”

苏青玉道,“能免费用,买啥啊买回来不得花钱维护这几年内咱就尽量少花钱了,咱赚的钱先用在刀刃上。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关键是这些产品是要更新换代的,用个几年就有新的了,换新的又要花钱,犯不着花钱买。要不是海城那边没法操作,她也是舍不得那笔钱的。好在也没白花。

苏卫国刚要点头,就听苏青玉道,“最主要还是咱穷。要不然,咱用得着这么精打细算”

这话说的大伙儿都觉得心酸。

苏青玉叹气,看了众人一圈,“其实这次也算是意外之喜了,之前我都没想过,那些老知识分子们还能给咱带来这么多好处。这可比他们开荒还要好。是不是”

张主任也笑道,“是啊,咱也没想到。还是青玉你有眼光。”

苏青玉摆手,“那也不是我想到的,最主要还是这些老知青心里有咱苏家屯,要不然,他们之前在农场咋不弄这个呢这说明,他们是知道感恩的。也知道要回报咱苏家屯的。”

大队干部们点头。

苏大宝道,“咱对他们也好呢,比在农场舒服。”

苏青玉道,“也没舒服多少,就是干的农活少,平时上课也没停。他们吃饭也没啥油水。我是这么想的,以后让他们去食堂吃饭,和学校老师们一起吃饭。改善一下伙食。把身体养好了,才能为我们苏家屯做更多贡献。你们也看到了,他们这随便一弄,给咱弄了一批机器呢。榨油厂要是能办起来,也离不开他们的影响。”

张主任担心道,“公社要是知道了,会不会有啥想法”

苏青玉一点都不害怕,“不会,就说他们自己做饭耽误事儿,早点吃完多干活。公社管啥,也管不到吃饭这一块。劳改劳改,那是劳动改造,没说让人饿肚子,是不是”

苏卫国现在可有底气了,而且心里也觉得这些老知识分子对大队有些贡献,有贡献的人,那当然要提升待遇,“我觉得可以这么安排。”

其他大队干部们也就没啥好说的了。

就和青玉说的一样,这些老知识分子们以后还能给队里做贡献呢。没准以后还能做别的机器。

不过从这一次来看,他们也重新认识到了知识的力量。

谁能想到,有知识的人,连那么复杂的机器也会做啊。

张主任道,“青玉,你说,知识分子都会做那个吗我闺女咋就不会做呢”

苏青玉笑道,“那是念书念的少了。让小芳姐跟着这些人好好学,以后咱队里发展好了,公社还能不给咱工农兵大学名额,咱也去争取工农兵大学去,念了大学之后,那就不一样了,就能做这些东西了。”

听到苏青玉这话,张主任的心又飞了。

她就这么一个闺女,肯定是想培养的好的。

还准备这当了老师好说亲,给她说个好婆家的。现在青玉这么一说,她又不想这么快说了。要是闺女以后真能有机会念大学,那不得找个城里的

苏青玉见其他干部们也心动,就道,“当然啦,为了咱队里的公平起见,以后选工农兵大学生,咱也要选拔。看政治背景和文化成绩。这个政治背景可不止看家里清白不清白,还要看这家庭对大队发展做出的贡献,要不然凭啥用大队的机会,是不是至于文化成绩,那也是为了保证学生去了大学能学到真本事,而不是混日子浪费大队名额。”

听到这话,干部们心里都放松了。

人人都有机会,那就行。

张主任也是一脸了然,她就知道青玉不会说特别照顾谁。

不过也没啥,她闺女在队里念书成绩还不错,回头让她好好学,啥也别想,就不信到时候考不过。

反正她自己就跟着卫国和青玉好好做事,把队里发展好了,给队里争取名额。

县里机械厂

李副厂长一路赶回机械厂,就迫不及待的去找厂长了。

在车上他闭目养神想了一路,自己还将苏青玉的提议进行了细致的补充,越想越觉得苏青玉的提议很好。

不管是从效益,还是从对县里的贡献来说,都是很大的事情。

机械厂确实需要改变了。

而厂长比他年纪大,以后总是要退下去的。

他要是促成了这件事情,以后厂里话语权更重,竞争的机会也就越大了。

所以这才到了厂里之后,他连喝水都没喝,就直接去找厂长。

厂长对苏家屯的事儿并不是很放心上。

后勤毕竟不是他管的,食堂能不能吃上油,那也是李副厂长的事儿,他更关心生产和效益问题。

见李副厂长过来,也没着急问情况,还在批阅文件。

倒是李副厂长等不及了,“厂长,急事儿,关系到咱们厂子的急事儿。”

许厂长道,“你去了一趟苏家屯大队,还能有关系我们厂里的急事儿”

李副厂长笑道,“这次咱可没有白去,可真值得了。”

许厂长见他这么高兴,还好奇了,放下笔,问道,“你这么高兴,到底是有什么事情啊”

李副厂长就将农用机械,以及组建农用机械服务公司的计划大致说了一遍。

许厂长也是半晌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才道,“这个倒是有些门道啊。”

“何止有门道啊,我觉得这事儿办起来真是好。”李副厂长兴奋道,“你想想,咱厂里现在这个效益,和大厂没得比。县里这个经济,机器也总是卖不出去,外面也订单也少。效益不如从前啊。工人们事情少了,但是工资福利待遇的还得照样给。厂里负担太重了,我真是担心以后入不敷出。这次在苏家屯得到的启发,我就想到很多了,咱们厂里虽然是机械厂,但是我们不止可以做机械,也能做点别的工作,总能够把这些工人养活了。”

“那些图纸能用吗”许厂长问道。

李副厂长道,“我大致看了一下,大概还得拿回来给这边师傅们看。不过不管他们那能不能用,咱这个事儿还是能办。要是能用,那就最好。”

许厂长道,“要是这事情能办起来,对县里农业发展倒是确实有帮助。也能养活一部分工人。就是赚农民同志的钱,咋觉得亏心。”

“我们那也是帮他们赚钱啊,厂长,你是没看到那苏家屯发展那多好。人家会变通,富裕的很呢。要是其他大队和苏家屯大队那样越来越富裕了,咱这不也做了好事嘛”

许厂长点头,“嗯,要真能这样,那确实是好事。这样吧,咱再开个会,征求大家的意见。”

李副厂长笑道,“那他们肯定要答应的,增加一个服务公司,又多了多少工作岗位”

他还能不知道其他厂领导的想法都恨不得把家里人全都安排上。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十点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