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第 301 章(1 / 2)

加入书签

因为之前下乡慰问了解的情况,苏青玉今年开年,就准备先解决两件事儿。

全公社懒汉集体出去体验生活,打工赚钱,最起码把投资的钱给赚到。

第二就是给公社其他困难家庭增加收入。懒汉可以外出打工,但是那些困难家庭比如带着几个孩子的母亲是不可能出去的。

苏青玉也不想让自己所在的花岗公社成为劳工输出地。有人才能有发展。她更希望这些人都在花岗公社工作,能留在家门口赚钱,何必又要去漂泊异乡。

这事儿她都准备从老康先生他们这些企业家那边下手。

当然,老康先生他们也不可能做慈善,所以她还得得到县里的支持。没准顺带也能给县里解决一部分问题。

正好初二是要去县里拜年的。

苏青玉拎着几条鱼就坐车去县里了。

她现在是社长了,顶头上司是赵县长。所以不能先去何副县长家里。

干脆拎着鱼直接去了赵县长家里。

赵县长现在都不接受下面公社拜年了,但是还是每年都有人来。他一般都装作不在家里。或者干脆去办公室开会去。

这会儿听苏青玉来了,倒是放进去了。

可让其他公社的干部酸的不得了。

觉得赵县长偏心,因为花岗公社做的好,现在就区别对待了。

可谁也不敢和领导说这话,而且也没脸。

人家这才来不久,就把花岗公社经营的有声有色的,连带着让云城县都跟着沾光了,不能比啊。

苏青玉倒是没因为被特殊对待而骄傲,反而更加谨慎。

进门就和赵县长媳妇拜了年。

赵县长媳妇笑道,“小苏又拿鱼来啦。你也太客气了。”

她对苏青玉印象极好,都听赵县长念叨了。说苏青玉搞的这个发展计划,适用于整个县里,甚至湖云以后都能用,所以他因为这个,肯有可能会进一步。

这当然就不会因为苏青玉是个社长就看轻她了,那算是贵人。

苏青玉道,“咱花岗也就这个特产了。”

“这特产好,”赵县长媳妇高高兴兴的接了,知道老赵不会计较这个。

毕竟也不算贵重。谁家年纪上门的,还真空着手的

赵县长也确实没计较,只是和苏青玉道,“你怎么也过来了,不是说每年都不用拜年吗,不用学他们这些老同志。”

苏青玉道,“也是想来给您汇报工作。年后我们有些工作要开展,也想问问县里的意见。”

提起工作,赵县长倒是乐意听。

年富力强的赵县长也是想做出点成绩出来的。特别是苏青玉搞出的这个水产养殖,如今县里其他公社也在搞。虽然还没形成大规模,但是已经开始发展了。

这是一条很稳定的道路,赵县长看到了希望,现在更加重视工作了,所欲对下面的干部们要求也发的高。

以前能让他们糊里糊涂的过,可现在县里都要搞发展,可不能糊涂了。要不然就和花岗公社两位前任一样去养鱼。

他让自己媳妇给苏青玉泡茶,两人坐在沙发谈公事。

苏青玉客气道,“咋能麻烦秦姨呢”

赵县长媳妇笑道,“没事,公事要紧。我也闲着呢,你来拜年怎么能不喝茶”

这边苏青玉也没客气了,笑着道了谢,就坐下来和赵县长谈公事。

先是汇报了公社的情况,然后把公社一些困难户的情况也说了。

赵县长叹气,“这也是没办法事儿,哪里都有。家家户户都有一些特殊的困难。”

苏青玉道,“所以今年我也想把这些人扶一扶,让他们最起码能有本钱参与到各个大队的投资中来,这样他们也能有个期盼,有个依仗了。”

赵县长道,“要真能扶起来,那就是共同富裕了。这是大好事啊。你有什么计划要县里帮助”

苏青玉笑道,“确实有点计划,我是这么想的,把那些懒惰的同志组织起来带出去历练一下,正好也能赚点钱,总比他们在家里一直穷着没收入强,出去赚了钱回来,还能投资建设家乡,自己也好。”

赵县长道,“组团带出去能行吗”

“我去过南方,那边有很多工厂,很多地方都需要人,待遇也算不错。比在家里种地要强。那边我有熟人,也不怕人生地不熟的。到时候我安排基层干部跟着一起去,赚了钱就带回来。”

“没准不乐意回来了。”赵县长心里想着。要是能赚钱,应该不会回来了。

苏青玉笑道,“那更好啊,总比他们在家里懒着不干活强。到时候他们在外面赚钱,在家乡投资,等年纪大了回来,就坐在家里拿分红养老。”

赵县长一听也笑了,觉得这主意好。

带农民致富的路上,这些因为懒惰而贫穷的同志也是很头疼的。

你给他们出主意,他们也不听啊。

“这个可以试试,但是你得能请得动他们。他们不一定愿意去。”

苏青玉笑道,“回头给他们说说南方的好处就知道了。您放心吧。我会舒服他们的。”

之前苏卫民也是个懒汉混混呢,最后不还是干活了

苏青玉道,“要是我到时候联系好了,我想着要是其他公社有这样的同志,也能一起组织一下,解决问题。现在不止我们花岗公社在带农民同志致富,其他公社也有这个计划吧。”

“还能带其他公社”赵县长微微吃惊。因为一般公社是不会帮助其他公社的。这其中有竞争关系,而且一般人也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苏青玉没这个想法,她认为自己能做多少就尽量做多少,稍微帮一把的事儿。

而且有些事儿自己做了,别人是看得到的。

做出来的成绩,别人也掩盖不了。

比如现在县里的水产公司,谁接手虽然是县里可以做主,但是县里也愿意让她继续管着。

苏青玉道,“都是一个县里的,能帮一把是一把。我也希望咱县里发展好。”

“你这个思想很好啊,要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样,那咱们就团结了。”赵县长赞扬道。

见赵县长高兴了,苏青玉又说起了后面的计划,就是想在县里厂里接一些手工活,回去给贫困户在家里做。

赵县长闻言,叹气道,“县里的单位效益也不好,工人们的活自己都没做的,估计是拿不出来给别人做的事儿了。”

这事儿苏青玉也猜到了,好在她也不指望县里单位厂。而是想引进其他企业入驻。

苏青玉道,“原来情况已经这样了啊,那咱们县里要不接受企业家的投资给县里注入新的血液,没准能带动部分单位发展。”

赵县长道,“什么投资”

“现在一些企业家不是都在中部地区来投资吗要是咱们县里愿意接受他们投资,就能出现一些厂子了。他们这些单位都有出口渠道,而且物美价廉,都不担心销量问题。业务很好。我之前在南方那边的时候,他们那边的工厂从早到晚机器都没停过。”

赵县长听着欣喜,“他们愿意来吗”

“嗯,我们作为一个县城,确实地理位置上面有些不占优势。但是如果我们愿意让出给出好的政策优惠,并且让他们多占一些利益,应该没问题。”

“政策倒是没什么,但是利益”赵县长也知道,现在一些企业来投资,基本上都是要和合资的。

其实这会儿改革开放之后,也有一些私人企业出现了。

但是因为部分同志对于改革还保持着保守意见,所以没人敢让私人企业出现。

甚至到现在,还有人在喊着口号,喊着投机倒把什么的。

苏青玉道,“咱们主要是请他们过来盘活市场,咱们也不靠他们赚钱。另外他们来了也是要交税的。要是我们这里能成为工业县也是不错的,能带动各方面的需求。”

赵县长道,“也罢,只要他们乐意来。我就怕我们让利了,他们也不乐意来。”

苏青玉道,“那要看咱们让到什么程度了。”

赵县长道,“你觉得什么程度合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