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第 58 章(2 / 2)

加入书签

“将军。”他说。

戚司很尊敬他,连忙做洗耳恭听状。

于管家盯着他,目光微红,“如果老爷泉下有知,得知将军如此出息,相信他们也能含笑九泉。”

戚司一愣。

于管家忽然背过身,在转身的刹那,戚司看到他抬起手飞快地往脸上抹了抹。

当天他们又吃了一顿大餐,用的全是百姓们送的蔬菜和肉蛋,戚司吃着菜,觉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香。

李岚殇去外面打听消息回来,告诉戚司,现在他已经声震天下,据说已经有史官准备写下他的事迹,代代流传。

戚司甚至听李岚殇说,汴京又流传了一种话本,讲述戚司如何出征如何学武如何立功,情节曲折离奇。

戚司:“我记得之前汴京不是流行我和白柳的小话本吗?”

因为太过好奇,戚司特地让下人买了本瞧瞧,看了两页辣眼睛便扔了。

李岚殇:“将军,现在流行的话本已经不是你和白柳。”

戚司诧异:“不是白柳?”

李岚殇摇摇头,“不是。”

戚司:“不是?”

与他有绯闻的只有白柳吧,还能有谁?

李岚殇面色怪异,沉默片刻才道:“将军的美人不是白柳,是一名姓萧的神秘女子。”

戚司差点儿喷饭,“姓萧的女子?”

李岚殇点点头。

戚司无语,“为什么姓萧?”

长安边吃边说:“不姓萧还能姓什么?”

戚司转头瞪他,“我讨厌姓萧的!写我的小黄书就算了,还安排姓萧的做我女人,太过分了吧!”

长安眨眨眼,“将军还记得当日把戚平辉的儿子还回去时说了什么?”

戚司一愣,仔细回想,脸色渐渐尴尬。

他记起自己对戚平辉说过自己喜欢萧姑娘

难道……

长安道:“将军自己说出去的,那些写书的当然就为将军安排上萧姑娘咯。”

戚司:“……”

感情自己坑了自己?

要那天见着写自己话本儿的人,一定要告诉他不准再写姓萧的!

在屋子里憋了两天,戚司琢磨着百姓们的热情应该消耗得差不多了,准备出去潇洒潇洒。

在家里,地方小了点儿,吃的东西没有宫里那么精细。

这阵子,戚司忽然嘴巴发酸,挑起食来,太粗糙的东西不爱吃。狗太子本人不是个东西,在吃穿上却从来没有苛待过他,每一日的吃食都精致可口,让人食欲大增。

回了将军府,厨子依旧是以前的老厨子,做出来的味道却始终差了那么一点儿。

……还得怪狗太子,非要拿顶级美食腐蚀他。

家里不行,就出去吃吧。他不信汴京那么多酒楼都比不上宫里的。

他刚提出要出去大吃大喝,李岚殇和长安就阻止了他,让他在家好好休息。

傍晚时分,宋太医提着药箱上门诊断。太子在离开东宫之前曾经到过太医院,要求宋太医再去为戚司诊断。宋太医估摸着自己开的药应该吃完了,放衙后便赶紧来到将军府。

长安和李岚殇听说宋太医来了,都很紧张。

两人夹着宋太医来到戚司的房间,眼巴巴地盯着他拿出药枕为戚司诊脉。宋太医诊治片刻,嘴里发出咦的一声。

“怎么了?”李岚殇和长安连忙凑过来问道。

宋太医没有回答他们,对戚司道:“麻烦将军躺在床上,我为将军扎针。”

戚司见他突然慎重,有些心慌,连忙躺在床上道:“大夫,我没事吧?”

大夫一变脸,病人吓得够呛。

李岚殇和长安也变了脸色。

宋太医脱了戚司的衣服,在他的身体插上银针,随后又把手放在戚司的肚子上摸来摸去,脸色一会儿讶异一会儿疑惑,搞得围观的人心中七上八下。

过了一会儿,宋太医又绕着戚司的肚子插了一圈银针,从药箱里拿出一种奇怪的香。

他把香点燃,放到银针下方烧。

不一会儿,戚司便觉得银针开始发热。鼻端闻着那股药物的清香,身体的血液也加速流动,皮肤渐渐浸出汗

水。

足足半个时辰,宋太医一一拔出银针收好,又灭了香,对戚司道:“将军,您现在气血顺畅,毫无淤滞,身体好得很。”

忐忑不安等了他半天的三人听闻此言,齐齐松了口气,异口同声道:“真的?”

宋太医将插满银针的牛皮纸塞进药箱关好,对三人道:“将军已经完全康复,身体很健康,只是……”

“只是什么?”

宋太医道:“将军身体已无大碍,只是腹部依旧有东西,那东西不是痈,气机顺畅,也无攻讦之气,似乎对身体没有损害。”

戚司一语道破,“太医的意思是,我的肚子里长了瘤子是不是?”

长安和李岚殇一惊。

宋太医捋了捋胡子,点点头道:“可以这么说。”

“长了瘤?无缘无故的怎么会长瘤呢?”李岚殇着急,走到宋太医跟前压住他的药箱,阻止他离开,“太医可有办法去除?”

戚司心里一沉。

作为现代人的他自然知道长了肿瘤基本上和癌症相去不远了。

果然,宋太医道:“三位先不要慌张,长了瘤并不意味着得了恶症,刚才老夫为将军探查过,此瘤气机顺畅,并无攻讦之气。若是恶瘤,必然有攻讦之气,气机也会凝滞,干扰身体整体阴阳,将军腹中的瘤并无此相,所以,十有八九不是恶瘤。”

众人长出一口气。

“当然。”宋太医又道,“时间久了,有可能发展成恶瘤。”

三人:“……”

戚司简直想打死这个糟老头子。

李岚殇怒了,拎着他的衣领道:“说了半天,我只问你一句,能不能治?”

戚司和长安用可怜巴巴的目光盯着宋太医。

“将军的瘤十有八九不是恶瘤,不用管他,说不定哪天就自己消失了。”宋太医道。

“那万一不消失呢?”戚司问道。

宋太医捋了捋胡子,“不长大就行。”

“那……若是长大了呢?”戚司声音颤抖。

宋太医沉默片刻,在三人担忧的眼神中道:“长大了也不一定是恶瘤。”

戚司:“该如何判断?”

宋太医道:“长得快的就是恶瘤,长得慢的就不是。”

戚司:“多快才叫快?”

宋太医:“我曾经见过得恶瘤的病人,几个月便腹大如鼓,整个人行动困难,不久便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长得慢的是良性肿瘤,长得快的是恶性肿瘤,将军得的是哪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