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第三章 春风送客入江湖(1 / 2)

加入书签

春节刚过,襄州城中仍然充斥着浓浓的年味儿。

家家户户门口都洒扫的干干净净,两边贴着大红的春联。富裕一些的人家在门楣下挂起刻着神荼、郁垒的桃符,过的差些的也会请回二神的画像贴在门上,祈福灭祸。

大早上的,街边的店铺刚刚开门,伙计们忙着打扫。孩童们三五成群的奔跑玩闹,头上戴着虎头帽,脚下蹬着虎头鞋,身上缝着花花绿绿的彩胜。时不时的砰砰声,是调皮的伢子背着大人,在墙根把竹节扔进火里。爆了一声,一群孩子就凑在一起捂着耳朵嬉笑。

过年嘛,不管多闹腾的声音都透着一股子热闹。

城门处走来一少年,做猎户打扮,拎着棍子,背后一张撤了弦的长弓,腰间悬着箭囊别着短刃,神情喜悦。

不管哪次来,城里熙熙攘攘的味道总让在山里待惯了的方泰觉得新鲜异常。

不多时,方泰来到城东的一处庙宇,上书三字——“春神祠”。

这处庙宇非佛非道,门前也没有石狮守门,倒是有一片广场。广场中间搭起一座台子,台上用大红的绸布裹着一物,大有丈许方圆,隐隐看不出是什么。

迈步入得庙内,厅堂上供奉的是一尊神像,人身鸟面,背生双翼,绿色长袍飘舞,脚踏两条翻爪腾飞的白龙。

正是传说中的木德之君,司春之神——句芒。

神祠中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少,多是附近的农夫蚕娘,身上戴着各式各样的春胜,在立春这天到春神祠祭拜,祈求今年桑蚕农事顺遂平安。

前来祭拜的男男女女除了点上几支香烛,也会将新采的几叶青韭、嫩芥等春菜当做祭品放在供桌之上。

方泰也不停步,径直进了后院,叫了一声:“李大哥,李大哥!”

屋里走出一人,身穿麻袍,脸上带着形似飞燕的木质面具,手里攥着一卷书,朗声到:“是阿泰兄弟来啦!这次的丹药还未开炉,恐怕你要等些时日了。”

方泰几步迎上前去:“李大哥,这次不用拿药啦!”

“哦?”李延有些差异,随即喜道:“莫不是前辈的伤......”

“没错,多亏了李大哥炼的丹药,师父功力已经恢复,从此也不用吃药啦!师父让我专程过来,说是咱们两清啦!”阿泰截住了李延的话头,开心道。

“那可真是要恭喜前辈了!李某能尽些绵薄之力,也是与有荣焉,更何况那株宝药对在下的伤也是大有裨益。那阿泰兄弟此行下山是......”

“嘿嘿,师父说我出师,许我下山历练啦!”少年止不住的想要和面前的李大哥倾诉心中的兴奋。

“如此说来,阿泰兄弟你的射艺......”

“早就成啦,这次师父许我下山,是因为枪术也成啦!”

“真是双喜临门!不知兄弟下山想要去何地?老前辈可有别的叮嘱?我也好帮衬几分。”

“早上师父也没说,只说让我顺着心意,哪都去得。还有一些含含糊糊的,我也没太懂。哦,对了,这是李大哥你上次说要采的药材,剩下的我去药行换些盘缠。”

李延接过包裹,看着面前的少年,不由被他纯粹的欢喜所感染,心情也愉悦了起来:“也好,阿泰兄弟不如在我这先转圜几日,想好去处再出发。今日立春,戌时三刻是打春之时,我这春神祠要做春祭,很是热闹。兄弟正好来玩耍一番,晚上咱们做春饼吃。”

“多谢大哥,那就定下了,我先去药行啦!”

少年风风火火的来,又风风火火的走,留下李延在后面望着远去的身影不禁感叹:“年轻真好啊!”

芮家在襄州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芮家掌握着山南东道近乎六成的药材生意,手中更握着几百亩上好的药田,麾下养着数百种药、采药、制药的伙计,产业之大可称襄州城之首。

芮家祖上是医师出身,常怀善心,芮家待人处事极为宽厚。除了平时例钱给的丰厚之外,凡是芮家门下所用医药全都免费。逢年过节,芮家也常在城外施粥并开设义诊,每年都会给居民们赠送一些常用的药材。

虽然送的药材都是仓库中有些陈,不好卖出去的,但药性总还没流失尽,只是略减。

城中虽然仍有闲汉乞丐,但也因为芮家的善举,居民大都身体康健,少有疾病。

城西最大的芮氏药行中,一名驼背老汉正背着行囊,手里捏着一张纸站在柜台前。

“掌柜的,大夫说只有这药能救俺儿性命,您务必帮忙找一找......”老汉面色黝黑,目中似有阴翳,指着纸上画的一株药草恳求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