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诸葛亮,他是不服啊!(1 / 2)

加入书签

兖州,东郡,郡守府邸。

方广面前,东郡令枣袛连着屯田校尉韩浩,白丁徐庶和身边两个满脸虬髯的男子,听着方广说起当年平原之事,都很是认真。

方广在仓亭庐休息了一日,就赶来了东阿城中,他现在是真正一郡之首,许多事情,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

今日方广,是看了枣袛送来的户籍册,和今岁东郡的麦豆入库典册,信头所致,说起了当年在平原之事。

“枣郡令,元直,石公,孟公,诸位,不过短短几十日,诸位就将东郡脉络,整理的如此明白,实在让我钦佩莫名!”

“我记得当年在平原,让关羽去清理一县之情,他拖延了足足三月,最后还是无典呈上,害我在河北山间,跑了一个月,自己摸清了平原脉络!”

“一县尚且如此艰难,更何况一郡,更何况现在东郡,每日都有河北百姓,徐州流民涌入?早闻南阳山中,梧桐木多,最是吸引龙凤之属,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方广口中的石公,孟公,自然就是徐庶帮他招呼回来的好友,石韬,孟建了。

两人在史书之上,一个官居典农校尉,一个成了文士,此方天地,被徐庶召唤过来,成了没有俸禄的白丁谋士。

“大同言过其实了,我两人,哪里能称龙凤?”

“世间龙凤,卧龙,凤雏也,加上庐江美郎,本是我和公威眼中的三杰,等蒙元直召唤,到了东郡,才知道,大同之才,并同三杰!”

“不,吾看,只有卧龙大略,能和大同比肩,其余两位,还是略有不如啊!”

郡守府邸,高谈阔论的,乃是颖川名士石韬,他家在颖川,乃是中等门第,同大门荀氏不睦,在家乡混不下去,这才游历四方,结识了诸葛亮诸人的。

石韬话毕,就连自信心爆棚的方广,脸色都不禁微红起来。

这大胡子,把自己捧的太高了,要淡定,淡定,否则不是捧的越高,摔的越重?

“广元言过了,我哪里敢和卧龙,凤雏相提并论,些许微名,一半来自战阵之上,真正士人,怕是看到黄巾两字,就心中不然了。”

方广小小谦虚了一下,厅中另一个大胡子,激动的胡须飘动起来,一下子就不干了。

“大同何出此言,其余不论,就那仓亭学堂书册,除了你,这天地之间,还有谁能够编撰出来?”

“大同说我和广元游历辛苦,其实,在马车之中,手持学塾竹书,纵情东郡山水,看兖州百姓之乐,乃是普通士人难求之事呢。”

“方才郡守说累,也就是搬运如山竹书的时候,容易累到。”

“哈哈!”

“哈哈!”

孟公威说话直白,逗的厅中众人,一起大笑起来。

此公颇有魏晋狂士之风,一句话说完,翻看随身携带竹书,摇头晃脑,就这么心中默念起来。

“东郡,还要仰仗诸位,诸位但有学友,同袍,也都可以请来仓亭津看看。”

“石公,蒙公,两位辛劳,在郡间没有俸禄,终归不妥,主公将一郡交于我手,我意欲让两位屈尊东郡别驾,主簿,不知道?”

“还有元直领东郡长史,主公也应允了!”

方广自然知道,厅中都是自己真正的班底,不能让人家,一直勒着裤腰带做事。

徐庶官位,他还不是东郡太守的时候,就从曹操那里讨来了,另外两个,则是太守直接委任,无需曹孟德首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