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平台(2 / 2)

加入书签

谷鴹/span但就像购物一样,林瑶记得在某个论坛上看过一句对游戏渠道最一针见血的评论。

为什么游戏分发渠道有存在的必要?就跟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去各个品牌公司的官网上买东西,而要去京东、天猫,或者实体大卖场买东西一样。

因为去官网既不经济,也不方便,没有聚集效应,形不成购买氛围。

有“集”才有“市”,人之常情。

尤其是对于小公司,建立官网就想游戏有人下载?基本上没戏。

“所以……我们要做分发单机游戏的平台了?”

钟修挠了挠头,有些不解。

“不局限于单机,我们的游戏平台核心价值是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游戏,无论是网游还是单机,都可以在我们平台发行,最终目标是无论是营销发行权交给别人的小工作室,还是什么都自己上的小作坊,都可以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行游戏!”

林瑶摇了摇头,继续道:“我知道,这是个听起来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为外面还有个最大的代理商天狐,但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可以先试试看,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因为我们做平台的第一目的,是让玩我们游戏的玩家感到舒服。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必要的尝试,看能不能更进一步。”

“而这必要的尝试,我分为两部分。”

林瑶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写下了两个词:“第一个是游戏,我们要为新平台做一款专属游戏。而第二个,则是我刚刚在外面想到的,是一个计划,叫青睐之光。”

“游戏很好理解,主要就是为了吸引玩家来我们平台,让他们知道我们这个平台,这点可以和工作室现有的两款游戏一起发力。而青睐之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玩家投票来弄清楚游戏的受欢迎程度。”

林瑶开始介绍steam的青睐之光。

这是个备受争议的计划。

但不可否认。

这个计划功劳确实很大,青睐之光为许许多多的开发者降低了发行门槛,让大量的优秀新游戏得以上架steam,要是没有这玩意,许多游戏估计连发行都不大可能……

而所谓的青睐之光,就是通过玩家投票来弄清楚游戏的受欢迎程度,然后平台根据投票,主动、优先服务并曝光那款游戏。

直白说,就是开发者上传游戏信息,问玩家支持不支持,玩家投票,然后再根据投票情况,决定游戏是否上架。

但林瑶打算更进一步。

投票情况如果理想,林木工作室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并介入引导开发者开发。

无论是网游还是单机。

这个计划的目标也很明显,就是为了让平台出现更多的游戏,这些游戏规模可以不大,也不局限于网游,但一定要有趣,让玩家感兴趣。

自己工作室做游戏为游戏平台造势,接着用小规模的青睐之光计划,让一些独立游戏制作者们把游戏放上平台发行,以此把游戏平台做起来。

形成最初的聚集效应。

这就是林瑶刚刚在外面想到的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