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令人惊叹的王文侠传(2 / 2)

加入书签

        “只有利息就不算太惊人的数字了,而去年的出国留学名额是50人……”

        赵东淮恍然,“那之前的事迹也有加工?”

        麦珰雄摇头,“抗战期间收废弃港币,以及1945携数亿港币入局汇丰当股东,都是真的,不过从半岛战争开始捐飞机卷各种物资……这位老王生就渐渐像是霍生那样低调化了。”

        “我也是从报纸上刊登的,去年那一笔助学资金的事,慢慢了解到了老王生的事迹,才感觉这个传记片若能拍下来,比什么雷洛、陆月笙都要高几个档次。”

        赵东淮笑着点头,“行,剧本先放这里,我过两天找邵生商量下,去拜访下王生,还是有希望拍一下这种传记片的。”

        这位老王生的传奇人生,拍下来真比什么(跛豪)、(江湖情两部曲)、(岁月风云之上沪皇帝)更有意义啊。

        再说原轨迹里王景执导的(赌场大亨之新哥传奇),也是涉及到了抗战,港岛沦陷的大背景,映射何赌王和霍大亨两人,但那部电影里把何赌王美化的也太夸张了。

        摆明了捧何踩霍。

        你说原轨迹里为什么没有王生这样的传记片?那不还是……港方打压,老麦也没资格随便拒绝项老十和项十三的永盛发约么?

        所以麦珰雄包括现在和他一起来的徒弟黎大为,都只能拍江湖情两部曲、跛豪、五亿探长、岁月风云上沪皇帝等等各种美化社团大佬的电影。

        这一堆堆的美化社团大哥的电影,几乎全是出自新记、联乐等社团资本,最多是院线发行时和嘉禾、金公主之类院线合作。

        没有赵东淮这样刷BUG的现实影响力,老麦就算拍出来(王宽城传),回归前也找不到院线上映的,港濠弯都不会上映。

        但以麦珰雄和黎大为等人的实力,真要取得了传记片的拍摄版权,也能开机做事,好好拍,他们拍出来的绝对不会比(五亿探长雷洛传)或(岁月风云之上沪皇帝)差。

        黎大为就是原版雷洛两部曲的副导演,还是麦珰雄爱徒。

        再如老麦的巅峰作(黑金),即便被原版桦仔的演技给拖累了,依旧是难以绕开的经典。

        这剧本,还真是照着老王生的人生履历抄一波,就是一个超级成功的好片本子了啊。

        ………………

        10月26,当赵东淮和邵奕夫、麦珰雄等人从京城某医院走出。

        邵大亨都皱眉叹息道,“没想到啊没想到,6月份我们还说替王生贺80大寿,他嫌麻烦直接说80不做,90在做……”

        “最好等到97做寿。”

        “8月份他还带队在内地西北诸省考察,希望能发挥一定作用帮那些地方推动发展……”

        “怎么就癌症了……”

        大前天晚上麦珰雄拿出剧本构思,赵东淮就想联系邵奕夫前去拜访,不过跟着就得知,老王生住院了,肝癌。

        他8月份在内地西北奔波20多天,9月回港暂停几天,就飞去上沪搞教育基金的事,在超级大佬的接待晚宴上身体不适,一查,确诊肝癌晚期。

        然后被送来京城医治,一直持续到现在,情况并不好。

        赵东淮等人赶来拜访的时候,老先生状态??

        癌症晚期懂得都懂,更何况80岁高龄?

        拜访中,对于赵东淮想拍对方的传记电影一事,老先生直接尴尬的摆手,各种不想,还是邵奕夫说了不少好话,他才勉强同意了。

        当然,邵奕夫其实没那么大面子,是老先生尴尬归尴尬,觉得拍他的传记太飘了,可赵东淮本身面子真的不小,对王生那样的人,是超级欣赏赵生这种同类的。

        不过他依旧不想让电影用(王宽城传)的本名,而是用他曾经的化名别名(王文侠)来命名。

        化名或者笔名这种事,民国那个年代可是遍地都是。

        按籍贯算,王宽城和邵奕夫都是浙省宁市人,但是在港地位,1945年王生就在港岛叱咤风云、入股汇丰了,邵奕夫都算是来港的后辈了,邵氏影业在港的初期发展,都是邵奕夫二哥带出来的。

        皱眉感慨几句,邵奕夫擦着眼镜片道,“其实我当初想去内地建学校,还是学的王生,他50年代向内地捐飞机捐物资,抢先认购公债等等,60年代回内地捐学校……”

        “不过60年代的学校并没有用他的名字,去年才建成了一栋宽城楼,而不是像我这样,直接上奕夫楼。”

        赵东淮也有点感慨,一时间,他只能盯着麦珰雄,“老先生的事迹越了解越让人尊敬,电影你好好拍,不怕资金不足……”

        “若是战争戏需要大场面,咱们可以在内地取景的。”

        在这个时代,要想拍大场面,还真是内地有最强最好的选择。

        抗战之前王生是在浙省和上沪发展,小学毕业开始当学徒,靠精明才干一路发展成大型面粉厂采购主任、公司经理类比CEO,不断带公司开分厂,备受面粉厂大老板器重信任。

        正经的面粉厂之外,开贸易公司经营罐头食品、呢绒、木材等生意,搞地产、轮船、钟厂。

        从抗战爆发就抢先认购公债,再到50年代抢购公债等等。

        上沪沦陷后转移山城、港岛发展,一直是走的堂堂正正,和上沪三大亨那种靠鸦片发家的,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这样的传奇大亨,别说(岁月风云上沪皇帝)(跛豪)(雷洛)和他差了十万八千里,(叶问)之类传记电影,也没得比啊。

        黄飞鸿那个不一样,徐珂版的黄飞鸿系列的确是性质不一样。

        麦珰雄激动的点头,“我一定拍好这部(王文侠传),只要演员演技跟得上,剧本原型都精彩的令人瞠目结舌,我感觉,一部王文侠也可以扩充成上下两集模式了?”

        赵生发了话,根本不在意剧组资金问题,只要用心拍、拍好片就行。

        那不管是王生崛起爆发的两次港币战争可以拍好,王生从小学毕业后加入纸厂、面粉厂当学徒,一步步崛起当主任、经理CEO再到实业上大爆发的早年人生,也可以拍的多一些啊。

        宁市、上沪发展、山城、港岛发展……

        赵东淮点头,“我会给相关方面打电话,你尽量拍快点,不过尽力吧,看情况。”

        癌症晚期,谁都能看得出来。

        王生两个留学麻大拿的后人急急回京城探病,老先生都是让他们赶紧回去,别耽搁了学业。

        他的原话,“活到80岁,年岁大了,除了想为国家民族多做点贡献,其他已经别无牵挂。”

        赵东淮都不太确定那位老先生,能否撑到电影杀青上映。

        邵奕夫再次感慨,“王生对比霍生、李加诚、王得辉乃至郭秉湘等人,的确很低调,声名不显,不过他在内地的影响力,怕是比霍生都强。”

        “那是49年的时候,和北美司徒先生站一起的,那时候我才什么层次?普通电影人而已。”

        老邵没少骑墙才能有今天,不如王生、霍生硬气有力,霍生什么牌面不多说了,王生这边住院……

        在医院呆了一阵子,探望名单都能吓晕无数人,你能想到的名字几乎全都有。

        赵东淮走向医院外座驾时,再次开口,“演员用梁嘉辉吧,全港能上,尽快拍摄的,不管三毛、阿瑛还是桦仔,你随便发约。”

        “这一版电影可能会拍的不太完美,但先拍出来试试,以后可以做一个大传记电视剧!”

        麦珰雄点头,“明白。”

        若是全港影坛人才凑在一起,不是没希望一个月就搞定一部精彩电影,大不了24小时连轴转嘛,多找几个副导演分成不同的小组拍摄就行。

        其他的电影项目包括侏罗纪公园剧组,都可以暂停一段时间,这也不是拍谁马屁,以赵东淮目前格局根本没那个必要。

        他就是旁观得知老先生一生履历,真心尊敬那样的人,再说侏罗纪公园是两三年制作周期,从1985年4月开始计算的话,模型道具包括特效CGI技术,已经筹备18个月了。

        再到特效出最终成品,那都是1987暑期档或贺岁档的。

        主要演员暂停几十天,几乎没什么影响。

        ………………

        10月26号晚。

        梁嘉辉正在九龙塘自己买的千尺豪宅里,和一个靓女下五子棋,杀来杀去终于快要落败,阿辉才遗憾的一拍腿,搅乱了棋盘,“不玩了,不玩了。”

        “嘉年,你这是趁我精神不好偷袭了!”

        江嘉年一脸哭笑不得,“不玩了,我去做饭,外面谁会想到你这样的大明星,还会耍赖皮?”

        原轨迹里1983年阿辉拍完(火烧圆明园)被弯封杀,落魄的要去铜锣湾摆地摊,就是港岛电台当制作人的江嘉年听了他的故事,很佩服他,主动向他发出工作邀约。

        这样认识,走在一起。

        这个位面……就算1984年春节后,赵东淮就请了阿辉参加黑侠剧本,封杀期远没那么长,但阿辉依旧经历过几个月的封杀。

        也没影响江嘉年和他认识。

        现在的阿辉,也的确是大明星了啊,不谈火烧圆明园,就说(生死时速)大男主,(永不妥协)男二号。

        这是火爆全球的新星。

        只靠片酬和带货收入,阿辉也已经是千万富豪了,买房子之类都是基操。

        无非是原轨迹里他是因为穷,没钱出门逛街,只能和江嘉年经常在家里下棋娱乐,现阶段是大明星出街容易被堵。

        在阿辉偷乐着想放松下时,敲门声响了,等他走去开门,才发现是黎大为,阿辉惊讶道,“大为哥?这么晚了还来啊,快请进。”

        黎大为是麦珰雄的徒弟,但1982年就执导(靓妹仔),提名过港岛金像奖最佳导演了。

        黎大为笑着进屋,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堆剧本,“我师父雄哥想到了个好本子,赵生也很看好,主角就是你了,听说你拍戏喜欢写人物小传。”

        “哈哈,这个剧本,哪需要你写人物小传啊,丰富的传记片阅历,你看完了尽情表演就行。”

        “赵生希望尽快在一个月内搞定,赵氏乃至赵氏子公司,包括去外面嘉禾、金公主拉人,都可以加快处理。”

        23号赵东淮得知了(王文侠传)的本子和原型来源,虽然今天才去拜访了王生拿到了拍摄权,但这几天,麦珰雄和黎大为也没闲着,拜访一些王生的亲朋。

        多了解一下那位的更多事迹,还是能做到的。

        他拿出来的剧本,全剧本包括主角剧本,都是厚厚的一沓子纸张了,都1986了,赵氏全面电脑化办公,打字印刷很快的。

        一个打字员不行,就多来一群嘛。

        梁嘉辉大喜,“有新片便宜我啊……拍完黑·社会我正闲着无聊呢。”

        6月份杜琪锋开拍黑·社会,大D惨死在阿乐钓鱼阴影下那部,他的戏份早杀青了,但黑·社会剧组没杀青,F4的演技还在熬磨。

        到现在也算搞了4个多月了。

        等他惊喜的抓起剧本观看,看着看着越看越激动,各种震惊夸赞的话,根本停不下来,王生的人生传记,本来就真的太精彩了。

        一个多小时后,匆匆看完剧本,梁嘉辉才拍着有点疼的大腿道,“我能演,这样的大片用我,是我的荣幸啊,真想找机会去拜访下王生。”

        “不是看了剧本,我都不知道本港还有王生这样的大亨啊。”

        李大为笑着摇头,“拜访什么的暂时不用了,你只要好好演就行,争取一个月杀青。”

        梁嘉辉点头,“我可以试试,只要……算了,我们一定行。”

        这种传记片不缺大场面,比如上沪沦陷、山城大基地发展、港岛沦陷等等。

        但内地取景支持的话,拍的并不会慢。

        其他的,只要演员们精彩表演,都来一群演技派,真不算太难的事。

        鼎鼎大名的(豪门夜宴),一二百位明星出演,才特么拍了四天就杀青了。

        家有喜事拍了13天,原轨迹票房4899万。

        港岛影坛的速度和效率,真不是只有肥仔景才是快枪手代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