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爹地 安扣,情况不对劲啊?(2 / 2)

加入书签

        阿珍把咖啡放在赵东淮面前,才帮赵导开始揉肩,“那可不,我现在是开平最大的企业家了,而且(穿五千年的女王),内地也轰下来3亿多票房,人气爆棚啊。”

        “这是无数人都追求不来的心灵满足感。”

        下一刻,阿珍把大良心贴在赵东淮肩头,好奇看向阿敏,“阿敏你有点奇怪啊,你怎么会回去开箱袋厂?这和咱们新世界客运不搭啊。”

        阿敏也是参考邱淑珍模式,回老家上沪开的旅行袋、旅行拉杆箱工厂,起步3000人的大企业,职工月薪300元,比开平那边高多了。

        不过开平和上沪……底子不一样。

        但谈福利待遇,也是每周休两天,八小时工作制,包吃饭不包住,起步朝着东亚东南亚一流品牌去运作的,把属于她这个大老板95%的利润规模,让利45%给管理层和职工团。

        话语下章敏也翻了个白眼,“怎么就不搭了?客运集团不管路上运输还是海运船运,那么多游客,旅行袋拉杆箱之类,不是正好顺手推荐的么。”

        “再说,港岛旅游人次越来越多,今年有机会破两三千万人次,随着回归只会越来越多,这生意挺好的啊?”

        阿珍吐槽,“总感觉你在离我越来越远,我搞坐垫你可以搞地毯、窗帘之类的嘛,那才是好姐妹,齐心协力。”

        章敏哭笑不得,也不理她了,走来看向赵东淮,“老板,(通缉令2)剧组遇到麻烦了,为了飙车戏展现的更刺激,精彩,设计的时候,那边搞了一些大场面……”

        “真的开拍了,发现玩不转。”

        赵东淮愕然道,“给我看看。”

        等章敏递来一些分镜头剧本,才发现是元标开着车追逐大反派念动力超人时,是开着跑车追,然后大反派念动力者控制路上的其他车辆翻滚着撞击元标,元标躲。

        念动力者在控制巴士翻滚撞元标的跑车,元标继续惊险刺激的躲,嗯,只看分镜头,刺激,刺激,很刺激!

        也符合念动力超人的战力,能力,无非是拍摄难度太大了。

        “让他们重新设计吧,或者考虑一下分拆拍摄,比如阿标开车在无实物的路上追逐,拍一遍。”

        “然后同一条路,拍汽车翻车、大巴翻车的戏份,最后利用电脑特效渲染,把两段电影融合成一段。”

        通缉令第二部,赵东淮就没出太多力,大纲定了,和超体联动制造念动力超人大boss,元标、徐锦江等成长打boss的传统路线。

        各种细节都是那边在做,这类比较“普通”的飙车镜头,你就是让车神阿伟上,意义也不大,实拍翻车撞击,车神阿伟可以控制自己的车,但他没法预知前方翻车撞车的其他道具车路线啊。

        公路上其他车子突然翻车乱滚,向你砸过来,还有大巴那种冲击?这就是模拟器现场模拟,都不好把握路线。

        通缉令1里,大巴翻车在道路上滑行,法拉利跑车飞起来,把侧翻的大巴一面车身当道路继续行驶,那些镜头他开的马甲车神阿伟,都和大巴司机配合了几次才成功。

        那种配合,难度低。

        首先大巴司机开歪了,你原本打算控方向盘飞向滑行大巴的路线,可以拐方向盘飞另一个位置,另一个方向。

        这里呢?同向行驶的道路上,也不算太宽,太宽了没有紧张刺激感,三车道的路上,前方疾驰的大巴突然飞起来,翻滚着向后方的你撞过来??

        配合不好,车神阿伟也得跪。

        速度与激情系列第四部第五部,都有类似的飙车片段,速激5开篇就是几辆小跑车劫囚车,靠着小车撞翻大巴,让大巴翻滚来翻滚去的大场面。

        特效做的很好,但那是靠电脑特效,不是实拍!

        他也不清楚分段拍摄,一段只有元标的车,一段是其他车陆续翻车向后撞击,现阶段的特效能否给渲染成一组镜头,这种镜头,若应付电视机荧幕,肯定能做好。

        大电影荧幕还是不一样的。

        时间进入8月中旬,电视剧(封神榜)都热播起来,掀起来很强的收视率,谭永麟的(神的传说)也进入千家万户了,但(通缉令2)真不急,那才开拍20多天。

        ………………

        两天后。

        诺华亚太分舵,当CEO和药剂师、药师们再次收购到一份来自联合医馆的中汤药。

        这次,他们没有被搞药的二道贩子敲诈了,对方虽然还是开口说,不给五万就倒掉,但前线做事的盯梢人已经不上当了。

        最终这几十毫升的药,是被五千港币拿下的。

        等比较了解中药的白人药剂师仔细分辨研究一下,才一拍大腿,“boss,这款药和咱们拿到的第一份汤药,成分基本是一样的。”

        诺华CEO愣了,“和第一份,那个来自明报记者送来的一模一样?”

        药剂师点头,“大致是这样,不过还要更进一步化验,确认。”

        这已经是他们诺华从联合医馆搞到的第五份成品汤药了,前四份各有不同,已经百分百确定他们被骗了。

        但就算是被骗,也要继续搞药啊,你没看到辉瑞总部的比尔先生都什么样了?比尔都那样了,他们还敢用歪招打商战么?比尔的奉献真的太大了。

        他用自己的血泪教训,向诺华、拜耳等医疗巨头证明,玩商战,要正规合法,不能乱来。

        所以通过开高价,用二道贩子搞成品药,在正经化验研究,推测治高血压的汤药配方,就是为数不多的路了,前后也只是被骗了几十万港币,这对诺华算什么?

        对于高血压市场一年上千亿美刀的销售额,又算什么?

        诺华CEO是没想到,今天搞到的第五份药,竟然会和第一份一模一样?这么说,他错怪那个明报的记者了?

        那个明报记者才是第一次就拿到了真汤药,他们诺华加拜耳,其实是被后续的假药误导了?

        他兴奋的搓着手,浮想联翩时,一个小秘书从外面冲来,快速道,“boss,出事了,快看亚视播出的特别新闻报道。”

        诺华CEO一愣,跑着出了化验室。

        回到办公室,就见亚视的直播新闻上,是一个20来岁的小年轻,正在尖沙咀联合医馆附近一个广场,举着横幅高呼,“诺华不要脸,说好的我能从联合医馆带出来成品的治疗高血压汤药,不止给我报销之前的花费,还奖励一万。”

        “结果不止报销费没有,还只给我五千块,他们的人还打我,我冤不冤枉啊……”

        这个家伙虽然没鼻青脸肿,但头发杂乱,染了不少尘土,衣服也挺脏的。

        诺华CEO直接喷了,“王德发克?”

        他们一次次安排联系二道贩子,说的就是你们先代付款,事后报销你花的钱,额外奖励一万港币。

        这就是想办法从医馆里搞点其他病人喝剩下的,或者你自己当病人混进去,你让父母长辈亲属去看病,自己陪着一起去,偷偷带几十毫升出来。

        有这样的利益许诺,当二道贩子带药的人才会那么多。

        现在有人做到了带药出来,但承诺的报销不给报销,一万缩水成五千块,还被揍了??

        那以后安排新的二道贩子倒药时??随便拉路人,拉普通市民去做事,人家还愿意相信么??

        不相信你,怎么办??先给定金?那路人二手贩子党,领了定金直接跑路怎么办?你总不能报警吧,报警……说来说去这种方式搞二手药,不算违法。

        但他也是摆明了不道德,在打法律擦边球。

        你报警也没什么用!

        下一刻,诺华CEO身上大哥大响了,等他接通,才发现是拜耳CEO打来的,“鞋特,你们那边怎么回事?”

        “这是一下子要把事情闹大?这间医馆能根治高血压的舆论宣传度,不算大,关汕刊登过一次花边新闻,才让越来越多人逐渐知道这件事。”

        “既然华人那边没有打大宣发,我们也在默契的低调做事,你怎么能让他上新闻??”

        “新闻热度暴起来,大众关注度关注过来,那一下子就会让港濠弯市民得知,这里可以根治高血压,以后谁还会每年花上千港币买我们的药??”

        诺华亚太CEO烦躁的抓着头发,“事发突然,是意外,Fuck,我马上公关安排。”

        医疗巨头们被港濠弯土大哥们的连环套闹得鸡飞狗跳。

        ………………

        深水湾。

        李抄人、王得辉等人齐聚一堂,阿巨抱怨着吐槽,“爹地,王安扣,情况不对劲啊……”

        “我拍完(空姐溶尸案),想着总算进圈了,众多大明星们集群去内地开工厂……我问了下,赵生也没按着不让我回去开厂,他是同意了的。”

        “说的就是不管我进入哪个领域,就按正常消费品上万家、百家姓之类零售渠道那样赚钱。”

        “可现在,那些大明星的工厂开起来,给管理团队和职工让利那么多??虽然谈不上万家商超的让利90%加。”

        “但邱淑珍、章敏那些让了45%,周闰发、梁嘉辉那些家伙也让利20%以上?我们按照那个规矩来?这也太坑了吧,利润都让出去了,我们还白忙一场做什么?”

        上个月某种潮流刚卷起来,李抄人就吩咐阿巨去问问,他能不能学周闰发、梁嘉辉等些人那样回家办工厂?

        阿巨问了,得到的答案是可以。

        赵东淮在这方面没拒绝,拒绝了也没多大意义,就说常规操作,内地各地方为了吸引富豪投资,为了招商引资,真就是对李抄人这类知名富商,白菜价送地皮给你,让你开发建设。

        想趁着你带出来的发展潮流,带动地方发展。

        然后抄人是合同我签了,地皮我捡到手了……按在手里等他一二十年,城市经济发展了,地皮值钱了,我转手卖掉。

        就算赵东淮拒绝阿巨,不让他跟着明星潮流回去开厂,阿巨只要有钱,李抄人愿意支持他,他可以随时跑内地开厂,无非是上不去万家和百家姓连锁。

        但李家只要愿意拿到怡和在星马泰等地的惠康连锁,也能继续卖钱,同样是帮内地赚外汇。

        这个拒绝意义不大,赵东淮才没拒绝。

        不过等阿巨欢天喜地的招兵买马,还研究好了该进入哪个领域发财了……就突然的被邱淑珍、章敏、周闰发、胡慧中、梁嘉辉乃至张帼荣等明星们开厂模式,给淦懵了。

        哪有你们这样做生意的?直接给管理层和职工让利20%多,40%多?那他们还发什么财?

        不是说李家照抄着让出去,他们就真的不赚一分钱。

        而是,这一股全明星回内地建厂大潮里,咸鱼派如阿发、张智坚、刘义君等人,包括胡慧中、林清霞,梦想是顺势躺赢,当个90年代内地一县一区的首富。

        阿巨照抄?艹,那才几个钱,他们李家就算落魄了,也看不上啊!他堂堂李公子回去当个一县首富?闹着玩呢。

        有野心的如程龙、洪琻宝等抱团的师兄弟们,想成为行业霸主,那是要打商战的!只要是打商战,阿巨想崛起,要不要给背后的英资上供百分之三四十利润?

        和竞争对手打战争,要不要各种骚操作套路不断?商战也是很费人力物力的,然后再让利给管理层和职工?

        就算他在某个百货民生行业称霸了,上供、让利一连套下来,最后落你手里的才剩下几个了??

        这是阿巨崩溃的原因,奔着某民生百货龙头行业去拼,他就算打赢了,最后落手里的还没让利给管理层、职工们的多,他要额外给英资上供的嘛。

        那当个一县之地的咸鱼?我何苦趟这摊浑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