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课程(2 / 2)

加入书签

李想洋洋得意走开,当然只是心里乐,没表现出来。

重点在她知道自己虽是借题发挥,事却没办错,回家也不会被责怪。

新城研究院由于其人员来源,在疯子眼里很有分量,不是因为身世可怜,而是对整个袖珍王国而言要,重获自由的人比一般外族忠诚度更可靠。他希望以此为基础培养科研型人才,却并不希望因此把魔法从研究院里赶出去。

研究院的人学任何东西的前提,都是魔法不能放下,当然对于本身就不会魔法,主要在制造局这边做事的大部分人就没这要求。

卡洛琳现在能跟上短课,可她身为研究院里重要的天赋型法师选手,《工业链的形成与发展方向》学了有什么用?难道调她进宫殿任职,协调各官营企业?

这门课是为了培养重工厂领导团队的,只有知道了产业链怎么发展,他们才会自己判断研究与发展方向,以后就不需要王庭天天盯着了。其他人学了除了当长见识根本用不到具体内容,当然红石城的商人可能会喜欢,可惜他们暂时还没资格。

除了代授课程,李想在这边新增的任务,是整理魔法新人培养的量化分析流程。

之前有一批夜族送来进行学习,其中还有两名智力测验成绩比较好的利刃。

算一算也有三个月了。

三个月在学习魔法的过程占比中肯定微不足道,不过现在到处缺人才,一些确实不太适合学魔法的,还是不要长期占用师资力量比较好。加快初选流程,才能加快人才积累。

可能会遗漏一些大器晚成的人,不过既然都晚成了,到时候再来补课就是。

现阶段不管魔法理论,还是魔力量化都比较唯心,他们根本无从知道自身魔力是否真的被榨干了。

这不是李想跟着疯子玩了几天魔法得出的主观结果,而是用数学的先验性来证明的。

假设索拉里斯的粒子说为真,那么人类要完全监控和指挥体内含有的魔力粒子,脑神经节的数量级就不够处理这种规模的问题,大家只不过是遵守着某种自然规律或某种身体机能调动魔力施法。

假设粒子说为假,魔力真的是唯心能量,只需要历史中存在三位数的法师,就有足够大的概率开发出精确测量魔力水平的魔法。结果显然为不成立,事实是并没有这种魔法,大家都是看自己能放多少个什么样的法术,来估算魔力水平的,魔力容量的最小单位都是一环法师的全部魔力,能精确到哪去。

魔法新人的量化分析,也不是要精确测量魔力,而是通过固定流程,快速筛选学员,加快适格人员的堆叠速度。

而这个快速筛选主要是以学习能力为主,可以理解为魔法学“学力”。

因为疯子在第一批学员里掺了水,有几个的神秘或抗性比较高,李想这段时间也有注意观察两个类型的学习效率,要得出个比较靠得住的流程不算难,就是有点麻烦。

李想往返王城和新城多次,确保疯子知道足够的信息,才把流程定下,研究院开始实施学力制。

为避免攀比,魔法学学力只有适格和不适格两种,适格者里面也分两种,分别对应神秘优势和抗性优势。

通过之前授课之余的观察,和特意留在学员里的钉子做的工作汇报,可以得出结论:抗性本身不影响学习魔法,但影响魔法效果。

因为学习时间确实很短,甚至刚刚完成基础理论课,还没有一个学会魔法的,所以还没办法研究释放魔法效果差异,只能看到受魔法效果差别。

举例来说,夜族的抗性普遍在23到26,研究院的法师加持幻术系指定法术“幻影”时,幻影存在时间均值为50到100秒。针对抗性30的对象,幻影存在时间则急剧缩短到34至60秒。这种情况之前在洞穴时,阿基姆也体验过,抗性提高似乎能直接免疫掉一部分附魔类法术,不区分正面负面。

暂时还不知道受什么细节影响,同一法师对同一人的施法,也存在高于30%的差异性,这个只能留到后面研究。

抗性低能获得更高的增益时间当然好,但抗性高也会有优势区,所以被留下来作为学力判断的成分之一。

神秘的定量测量,则是通过一种由魔力凝结意识体的法术来评判,评分标准直接参考了王齐给的属性参数答桉。根据答桉看,神秘高的人很容易就凝结出意识体,达到二十左右,甚至能做出与本体不同的动作,研究院掌握的所有附魔与幻术魔法都上过,这个针对神秘的测量最直观。

但也有点奇葩,意识凝结法术本身是个很废的法术,三环法师才能顺利释放,可它凝结出的意识体,神秘值低的人并不能看到,感觉好像是为了偷传消息开发的。

在整个魔法学学力构成中,神秘和抗性都不是重点,仅占学力适格分数的30%,甚至不是必要分。如果有人能把卷面做到满分,哪怕神秘是零也不是不能考虑,反正也就是王齐忽悠两句的工夫。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