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中心冷却塔(2 / 2)

加入书签

汽车厂正在弄载重卡车,丁基橡胶实在赶不上,多换几条轮子也能用。

还需要解决的部分是吊车。

吊塔满足不了铺设管线的施工需要,只能是可以自己跑的吊车。

这东西已经有雏形。

王国暂时没对车辆改装做规范,一部分人主动给一些蒸汽货车加装了吊具,是手动的葫芦吊,就是滑轮组吊臂。

不过要吊起铸铁加水泥层的水管,还得继续努力。

说是在说水管,但很多工作都落在汽车厂。

新城汽车厂自建立起来,只推出过一款车型,轮子倒是有两种。

在官方的重卡相关资料送到前,他们除了找机车总长蹭六缸发动机的技术,自己也有在尝试制作单缸柴油发动机。

造出来了,但没有造单缸拖拉机。

单缸拖拉机和发电机,灾二代们在废土上经常能看到,当然知道大概什么样,汽车厂虽然主要是新城人多少也有几个夜族和利刃。只是汽车厂的厂长嫌弃这东西没技术含量,太容易彷制,所以没出成品车直接卖去风谷,由那边的私营企业去做拖拉机、抽水机、工地临时发电机等。

而且果然如厂长所料,因为结构过分简单,很快黑水都出现了生产单缸发动机的作坊。

汽车厂专门派人去买了一台回来。

非常粗糙,缸壳表面都坑坑洼洼的,但奈何这结构就是简单到极端耐造,这个样子一样能发动起来,启动测试动力也接近八马力,就是声音和功率相比有点大。

按这个趋势下去,要不了两年这东西就没什么赚头了。

汽车厂在这个时候获得了六缸发动机军用轻装甲车的大部分图纸,当场就对单缸没有爱了,直接找自家上级工业部新城办公室,提交申请后,把单缸生产技术给卖掉了。

没想到在研发吊车的过程中,单缸发动机又有机会用!

要吊起二十吨甚至更重的水管,无论什么滑轮形式都没办法用人力了,不然后端链条拖动一百米,前端才起来一厘米,一天能完成一根管子的吊装吗?

三个可选方案。

电机,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最后还是不够自信,选了单缸。

按工业部提出的要求,吊车要能吊起至少十米长的水管。

水管的长度,决定了吊臂必须用伸缩式,首先吊臂伸缩就需要一个动力,加上吊机本身需要能在车上转动,还有吊装本身的动力,要整合到一套动力源里一时半会还搞不太明白。

干脆点,上多台单缸,各干各的,把它们做成便于拆卸的形式,如果吊机力不够,就把伸缩的动力源拆出来并在吊机动力上。

有点奇葩,但图纸送上去居然批了。

官方送回来的意见表示,单缸发动机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维修门槛,但多机协同在操作上仍然过于复杂,需要再接再厉。

意思就是批了生产许可,但未来还是得上大发动机。

汽车厂这时候却没空管这要求,因为样机在自家院子里吊装的时候,吊臂折了。

358中心冷却塔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