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 发动机集合(2 / 2)

加入书签

但蓝天重工的理由很好,他们现在的发动机部生产能力不够,只够做水冷机,所以要把风冷机委托给汽车厂造,并且说了,如果红石、风谷的民用飞行器厂愿意买,也可以卖。

水冷发动机的,是由狂风三的双发螺旋桨型的翼面负载能力不足引出的。

狂风三使用的发动机,单发功率400千瓦,两台一起才能把它拉到4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这种发动机一圈九个缸,第二圈错开位置还是九个缸,加起来18缸才凑出400千瓦,实际单缸动力还不如汽车厂直列四的水平。只要暴力堆缸数就能爬功率,不会精细的打磨单缸出力也很正常。

蓝天重工也不是真的就放弃了双发方案,说到底双发都带来了更好的战场可靠度。

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还出了个14缸的方案,也就是每圈7个,些微增大的气缸大小,在保证出力不变的同时,把发动机稍微缩小了一圈。

通过这种改变,加上发动机舱的造型变化,可以直接从机翼结构梁里,连出一个发动机下挂接点。

……没有实用,直接论证阶段就毙了。

因为根据飞行员们的反馈,发动机舱里如果有额外空间,应该试着把起落架集成进去,以减轻折叠在翼下的起落架带来的额外阻力,而且这东西还影响高速动作。

一顿折腾下来,最现实的办法,还是做水冷,至于起落架问题,把翼根部分做厚一点就能塞进去。

两圈气缸,那是风冷的极限,改成水冷,三圈、五圈也不在话下。

水冷的纸面、试制十分顺利,只叠了三个样品,功率就从750千瓦爬到1050千瓦。

又经过几个样品的优化,最终决定的版本是1080千瓦。

这台机器一圈也是7缸,总共4圈,28缸!

放在机头的机器比翼下的更粗,所以能在缸数提高一倍的基础上,把功率提高1.5倍,水冷本身只是让缸体减轻热衰减,顺带防止过热爆炸,并不能变出额外功率。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安装最新版。】

把风冷发动机交给汽车厂的时候,蓝天重工的狂风三单发版改进型已经拿到了军方订单。

这台战斗机没有同步机枪,所以还是只能像双发版一样下挂机炮,但它的翼下完全空出来,给了四个500千克的挂装点,加上近三百千瓦的功率提升,完全可以带着三吨武器上天。

可惜,1080千瓦水冷刚刚出就马上要落伍了。

因为蓝天重工正在弄更好玩的玩具,涡轮螺旋桨!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应该是v型、星型、喷气、涡轮喷气,所谓涡轮螺旋桨,实际是在涡轮喷气出现之后才有的一种亚音速降级省油版。

喷气式的效率出其的低,可以说是航空发动机历代里最拉的,百公里耗油三百升那都不叫事,如果说有什么优点,肯定是结构特别简单,两个金属筒一套插根喷油嘴就完事。

正因为烧油烧得太厉害,严重影响了航程、载弹比,才不得不投巨资去开发涡喷。

最后真正结合了载荷比和省油优势的,落到了涡浆上,勉强算缺点的是没办法超音速,连高亚音速都差点意思,不过仍然比现有的星型发动机螺旋桨都快,突破七百公里每小时就靠它了。

有人开挂,所以蓝天重工根本没去碰喷气,直接就往中间插队。

当然跨越一代,虽然还不是真正的涡喷,研究起来难度也不小,甚至从研究院里调了法师帮忙,寻求法术上的捷径。.

酒杯中的胖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