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轨道马车见闻(2 / 2)

加入书签

不过,轨道铺设还是和水泥路有差距的。目前关内各个大城之间,基本上都连通了水泥路,可轨道马车才堪堪铺设了三四条。

拿眼下李智云走的这条来说,只是长安—万年—新丰—渭南,并没有直接连通到华阴。

不过李智云也不是很在意,因为轨道马车铺设完成后,将来能走这条路的,要么是自己,要么是负责前往地方办公的大臣,最后则是有紧急军情,需要调遣的军队。

一般人,只能走水泥路。

为了避免浪费轨道马车,李智云决定以后经常乘坐轨道马车在关内各地巡视。

速度极快。

跟着皇帝一起去华阴巡视的杜如晦看着外面飞速消逝的景致,整个人着实愣神好一会儿。

“克明,你知道我在想什么么?”温彦博自问自答,不待杜如晦回答,他便说道:“若是有朝一日,水泥路和轨道马车在整个天下铺设而成,到时候,朝起长安,暮宿洛阳,不再是一句空谈。”

“若是如此,恐怕要死很多人。”杜如晦苦笑道:“不瞒你说,每次工部上报修路死掉的奴隶,我都觉得触目惊心。这道路之下,只怕遍地骸骨。”

“确实如此。”温彦博颔首,转而道:“不过,这难道不是好事情么,以往我们总是头疼不知道怎么处理那些草原人为好,这下子,可简单多了。”

“倒也是。”杜如晦失笑,旋即扶了扶眼镜,伸手摸了摸窗户玻璃,赞叹道:“这就是玻璃么,果真巧夺天工。我听说,这一块玻璃要卖出去几十吊钱。”

“你不知道,在长安,这东西只有渭河工坊能造出来,陛下给货牌的商家,才能负责给人订做,一般人想买都买不到。”温彦博有些垂涎的说。

这玻璃,他也喜欢的很呐。

“哦,这次拿到货牌的是谁?”

“听说是李靖。”

“他呀。”杜如晦也不奇怪,李靖攻灭突厥的功劳摆在那里,皇帝对其素来赏赐颇多。

温彦博小声道:“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宣纸的货牌。你知道么,宣纸在南方,一张纸竟要十吊,简直就是抢钱!”

杜如晦暗忖,这不是废话么,若非如此值钱,皇帝陛下的内帑怎么会永远不见空。

“此事,还得看陛下的意思。”杜如晦说。

他们能赚钱,都是皇帝陛下给面子。若非如此,谁能拿到货物出来卖呢。

这几年,有不少人暗中研制蜂窝煤等商品,结果被抓住之后,直接枭首处死,家族也被抄没。

由此可见,最大的利润都被谁吃了。

不过嘛,这话他才不会说出来呢。因为皇帝陛下的内帑是皇帝的私产,只要皇帝不从民部拿钱享受,他才不管呢。

“我知道,只是对那宣纸爱的紧。”说完,他看了一眼杜如晦的眼镜,“还有眼镜。”

闻言,杜如晦失笑。

“温公,此物可不好造出来,陛下至今也没有售卖的打算。”

他是知道的,目前皇帝陛下弄出来的眼镜,只赏赐给了一些人。并非人人都能有,这也让他有些优越感。

因为,他是第一批拿到眼镜的。

这小东西,可太别致了。

温彦博羡慕的点点头,旋即道:“咱们这位陛下,可真是开创一个时代了。”

“是啊。”杜如晦赞成这句话。

搁在前隋的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他,有一天,从长安到洛阳的官道将会变成又硬又平坦的大道,他一定觉得那人在痴人说梦。

可这短短十几年功夫,关内已然发生大变样,那从未见过的道路从长安出发,连通了关内各个大城,将来连通洛阳、太原等地,大有可能!

文学网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