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刘协的躺平生活(2 / 2)

加入书签

虽然曹老板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他却清楚,孙策绝对要比孙权难缠。

毕竟,孙策的实力,已经得到了验证,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凭借一开始的几千士卒,就能打下江东六郡八十一县。

这不比孙权那个没有上过战场的菜鸟厉害?

而且听说,孙策很能打,比关羽,张飞差不了多少。

如此一来,阳平那边,夏侯惇的压力可就大了。

所以,曹老板打算带人去支援一下夏侯惇和陈宫,去回一回孙策,还有他视为一生之敌的刘备。

不过曹老板可能不知道,他在兖州跟人打生打死的,而有的人却在洛阳,吃着火锅,喝着美酒,通过系统看着这一切。

刘协这一段时间过得很爽,有事内阁做,而他需要做的,就是把控内阁就行了。

各地方逞上来的奏章,都是内阁先批,写上处理的意见,而后刘协审核。

他觉得不错的,就直接写上同意,然后转交内阁,让内阁发出去。

不同意,或者觉得内阁处理不得当的,他也会在奏章上,写上自己的意见,让内阁照办。

如此一来,他就省去了筛选奏章的过程,不用去看那些拍马屁,或者屁大点事,就给你写奏章的屁话。

效率提高了不说,也大大减少了他每天办公的时间。

用刘协的话来说,自己就是来当皇帝享福的,谁愿意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十八个小时,都投入到工作当中?

后世的996福报都没有这么剥削人的,难道要想始皇帝跟雍正一样,活活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工伤一说。

把奏章交给内阁过一遍,不但能够过滤掉那些写屁话的奏章,也能看得出自己选择的内阁是否可以合理的处理整个帝国的民生问题。

这样一来,他需要做的,就是管好内阁的那几个人就可以了。

这叫什么?这就叫高效。当然了,每三天一次的朝会,刘协还是必须要去的,不然的话,时间一久,朝臣只知有内阁,不知有他这个皇帝也是不行的。

不过,采用内阁制,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怎么确认内阁成员的忠心度。

刘协有系统,他不怕,他只需要扫一眼,就能通过系统,看出来那些人对自己是忠心的,那些人不是。

但是,他的后代子孙,却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刘协为了防止内阁成员权利过盛,他规定内阁成员每四年需要更换一次,进行朝堂内部不记名投票。

同时,也规定了,内阁成员最多只能连续担任两届。也就是最多八年任期。

同样的,为了防止朝臣被内阁成员裹挟,压迫他们投自己,刘协还暗中组建了执武卫。

这执武卫明面上刘协给自己组建的亲兵,仪仗队,但实际上却类似于锦衣卫那样的特殊机构。

同样的,为了防止执武卫腐化,他又建立了内侍处,专门去监督执武卫。内侍处只能监督执武卫,并且没有抓人的权利。真正负责抓人的是司隶校尉的人。

司隶校尉属于大臣,所以,这样一来就行了一个闭环,三方互相监督。

刘协觉得,这就是穿越的好处,他有足够多的桉例可以借鉴。

倘若,这样都能被人钻了空子,他只能高呼一声牛皮,顺便再给对方鼓鼓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