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了了之(1 / 2)

加入书签

皇帝听得有点儿傻眼,顾不上让御史中丞平身。

李公公偷偷给陶大仁打了手势:起来吧,皇上没心思怪罪你。

皇帝瞪了胡恒秋一眼:你们密侦司都是戏精吗?

胡恒秋抱歉而恭谨地回以微笑: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两位宰相面面相觑:幸好这人官阶不高、进不了朝堂,看看,这就开始展露奸臣本色了。

陶大仁偷摸站起来后膝盖不疼了,看楚清的眼神里又带了欣赏之意:要不,还是把她弄到御史台?言之有物啊。

洪亮等一众武将:来给我们做教头吧,教说话就行;要是还能干点力气活,就再教教抬杠!

全体文臣:不但是女子,而且是小人!

这场所谓的“自辩”,在皇帝对御史台的告诫中不了了之。

没人因此获罪,只有几名言官被罚俸三个月。

大宣律例:诸诬告谋反及大逆者斩,从者绞。

动辄要掉脑袋的诬陷大罪,在言官那里,也就罚俸三月。

大意是没有正经去公堂递状,只是争吵一下而已,不算罪。

意思不是在公堂上吵的,在朝堂就不算数呗?那朝堂算个什么玩意儿!

楚清心里骂了几句,却也无可奈何。

皇帝是两边不得罪,朝堂上意思意思罚了俸禄,下了朝就招楚清和胡恒秋到御书房。

胡恒秋自是理解皇帝的心思,以上官的身份、用亲切的口吻,批评楚清“年轻人不要那么冲动”。

皇帝则是赏了楚清千两白银以及一些锦缎,还有几块做印章的寿山石和笔墨,说是送给楚清儿子的,让其奋发攻读,也好给她娘多教些学问。

楚清今年为了抗灾做出这么多努力,也投入大笔钱财,还差点儿被诬陷个“造反”的杀头罪名,最后就值这么点儿东西。

呸!老子当初的高炉图纸还值个宅子呢!

这倒好,言官罚俸那点儿钱补给老子了,皇帝倒是会算账,不用掏自己的钱。

小说、电视剧里的皇帝随便个赏赐都得黄金万两,比如武松不肯做官,皇帝就赏了十万贯钱,可楚清呢?

这事胡恒秋看得明白。

按说楚清确实值得褒奖和封赏,但是今年的灾情还没有完全度过,这时候就论功行赏为时过早。

再则,皇帝确有敲打楚清的意思,要让楚清知道,皇帝给她便利,但她必须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好好做事,别动歪心思。

三则,皇帝也是把楚清当枪使,借机给那帮老言官点儿颜色,让他们要么服管、要么滚蛋,帮助御史台逐渐换血。

当然,这里也不乏皇帝的疑心病,总得让皇帝看到楚清不过是个有点儿小聪明而无大野心的人才能放心。

皇帝这次对楚清有了新的认知:混不吝。

以往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中,皇帝起先认为她是个拘谨的人;后来,觉得她是个有趣的人;这次长见识了,能据理力争、能抬杠、能撒野、还能放挺儿。

前几项皇帝不在乎,最后这放挺儿可不成。

就凭她没事儿搞搞沃斯内乱、打压打压粮价、丝绸价、设计设计图纸,也不能让她放挺儿。

这人比工部好多人都好用呢。

楚清可不管皇帝怎么个看法,爱咋看咋看,把上半年的银票当着皇帝面分出来,拿了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带着赏赐直接出宫,连皇帝邀她一起午膳都拒绝了。

谁在你那儿吃?你家的饭好吃是咋地?吃别人家饭给钱就行,吃你家饭得给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