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录取通知书(1 / 2)

加入书签

“县一中的信,是录取通知书。”

邮递员笑着走进办公室。

“录取通知书?”值班老师走出办公室,疑惑道。

“是。在这里签个字吧。”

值班老师签完字后,看了一眼上面的名字。

夏清波?!

难道是……

京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值班老师颤颤巍巍地撕开,看到“京都大学”那几个字时,脑袋一阵晕眩。

“是……是京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安明县县一中的办公室内,值班的两个老师激动得相互拥抱。

“赶紧给闫老师打电话,快快快。”

另一个值班老师激动得语无伦次。

“喂,闫老师。是是是……夏清波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对……就在办公室。”

“是是是……好,我们明天就上夏家报喜,还有县电视台估计得要采访了。”

值班老师激动地说着。

虽然不是自己的学生,但出了一个京都大学的大学生,这是整个安明县人的骄傲呀。

挂了电话,值班老师还激动得无法自己。

但对于这一幕,夏家完全不知情。

此刻,夏幼之一家正在准备着下一周的卤肉。

矿厂和食品厂已经供应一周了。

过程很顺利,两个厂里职工一致好评。

都纷纷打听这是哪家大厨。

厂里职工工资都比较高。

但他们大多都是在饭堂吃饭,所以自己开伙的比较少。

现在知道夏幼之这个卤肉后,平时都买来打打牙祭。

这也让夏幼之在集市上的销量更好了。

“表姐,这肥肠我洗好了。”

马静兰把两大盆的肥肠搬进了厨房。

站起身时,累得有些直不起腰。

“嗯。”

夏幼之回头看了一眼盆里的肥肠,又转头专心配料。

“那我先出去帮三舅妈整猪肘。”马静兰道。

夏幼之应了一声“好”。

这一周,马静兰都住在夏家。

早上接货的,都是是夏母和马静兰。

那八块钱也没白给。

牛角村那路,到村口就变窄了,拖拉机没法进,只能靠着搬运。

小姑找的俩人也靠谱,八块钱含搬运。

只是……

这肉比较多,一天处理的量确实比较大,又是细致活,基本上处理完食材都下午了。

所以,还是得再找人手。

不然她妈跟静兰都太累了。

现在就连夏清霖都得帮着添火。

等假期过了,夏清霖也该上学了。

到时候家里人更少了。

锅也不够,都是临时叫了村里人在院子起了两个灶,这才勉强。

只是村里人都纷纷猜测夏家要做什么。

一切还是要重新规划下。

夏幼之沉思。

脑海中又浮现了那个想法。

晚饭过后,夏幼之便跟夏母提了自己的想法。

“请人?”夏母有些愣住了。

“嗯。现在工作量太大了,我都还没去谈五金厂呢,现在都已经忙成这样了。如果再加五金厂,肯定是不行的。”夏幼之冷静分析道。

夏母点点头。

确实,这一周她也有点腰酸背痛了。

只是想到有钱赚,便动力满满。

“妈,你留意下,看谁比较合适。”夏幼之道。

这事得未雨绸缪。

五金厂职工人数跟矿厂差不多,甚至还多一些,到时候体量就更大。

李叔叔那边已经答应,帮忙看看能不能拉上那边的线。

夏幼之知道,李光深这人轻易不许诺。

他说帮忙,那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所以拿下五金厂,那是迟早的事。

“这倒是没问题,只是同村的……就怕问题太多。”夏母叹了一口气。

夏幼之不解。

“唉,村里人都会相互眼红,就怕到时候嫉妒我们,做什么不干净的事,那就不好了。”夏母担忧道。

同村的婶子也找不到谁了。

刘婶年纪也大,不适合干这些。

而且现在村里对他们家的事有耳闻,但他们也只是以为自己家摆摊散卖罢了。

到时候糊弄不过去,指不定得多眼红呢。

“没关系,妈。先看看,估计也没这么快。”夏幼之宽慰道。

夏母点点头。

想了一会儿,夏母又有些犹豫道,“或许有人可以。”

“谁呢?”

“兰花。”夏母道。

夏幼之愣了一下,“你是说,二堂姐,夏兰花?”

夏母点头,“自从上次那事,你二堂姐在家也不好过。我每次经过你大伯家时,都听到黄连枝对她打骂。”

那些话都不堪入耳。

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也不知道黄连枝怎么就这么狠心。

夏幼之沉默了。

自从上次的事,大伯一家都自觉避开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