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伏牛山破敌(2 / 2)

加入书签

萧敬轩威严看着左右一眼,左右骁卫的四名游击赶紧挥马向前。

骑兵的将领在骑兵队伍中来回游走,大声的喊着“传将军令,作战不前者,斩,不战而退者,斩。”

随着几位骑兵将领的军令,所有的骑兵开始掏出战刀,随时准备对着不长眼的步兵开刀。

也许是督战队的作用,也许是敢死队的偷袭发挥了效果。

第一道关卡很快便被攻破。随后,大军继续向着第二道关卡攻去。

不过,由于山路崎岖,此时,骑兵便不能上山了。

见此情况,萧敬轩对着身旁的徐策说道:“徐将军,本将令你带着亲卫营所有人,前去督战。记住,亲卫营不得参与到战斗中去,只负责督战。”

徐策领命后,便带着亲卫营出发了,看着出发的亲卫,萧敬轩又吩咐起骑兵开始准备庆功宴。

此战,再无悬念。

果然,卯时三刻左右,雷奔便开始率领大军回营了。

看着大军押送的俘虏,萧敬轩微微有些诧异。老弱妇孺不少啊。

对于蛮族,萧敬轩虽有不忍,但不会迟疑,手中的佩刀不会因为老弱妇孺停滞一分。

但是,面前的都是大魏百姓,萧敬轩有些不知该如何处理了。

这时,雷奔上前开始说了一下战况。

当大军攻破四道关卡,来到敌人主寨时,面对大军的围攻。山贼只坚持了两轮,便直接投降了。

听到雷奔如此说,萧敬轩有些好奇,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寨子里的大部分都是同乡,为了家人。土匪首领无奈才投降的。

萧敬轩了解过后,对于这些俘虏便有了打算。

萧敬轩下令,将整个山寨焚毁,同时,派人到昌黎县,命令昌黎县县令即刻来见。

在见过山寨的首领以及其他头目后,萧敬轩发现,这些人虽然为匪,却也没有太过伤天害理。这是时代的悲哀而已。

萧敬轩告诉土匪的几位头目,老弱妇孺,自己都会有所安排,至于土匪中的青壮,萧敬轩将这些人全部编入辅兵。

只要剿匪得力,皆免死罪。甚至允许他们戴罪立功。

等到昌黎县令到了之后,萧敬轩便将土匪中的三百多老弱妇孺交给了县令。

看着跪在地上的县令,萧敬轩严词告诫,要其一定要妥善安置这些人。

虽然文武有别,可是,区区一个七品县令,萧敬轩还是能够随意拿捏的。

安排好这些后,萧敬轩便开始和将士们举办庆功宴。

虽然在萧敬轩看来,这只是这微末之功,但是,面对手下的这群兵油子,也是要安抚一二的。

大帐外的喧嚣没有影响到萧敬轩,看着手中的名单,萧敬轩还是有所满意的。

敢死队的伤亡不小,四十人的敢死队,死了十九个,剩余的多多少少都有些伤势。

看完手中的名单后,萧敬轩又看起了缴获名单。伏牛山的财物还是比较多的,除了缴获的部分兵器,还有不少的布匹,粮食和金银。

将其中一小部分用于安置伏牛山的老弱妇孺之外,其余的,萧敬轩便可以自行处理了。

凡是敢死队的,活着的一律赏银二十两,死了的一律五十两。

至于步兵其他几个营头的,除了几个作战勇猛的,重赏了之外,对于死于督战队刀下的一律没有抚恤。

此战,步兵战死了一百十多人,其中死于督战队刀下的,就多达三十余人,这不得不让萧敬轩愤怒。

关键这三十多人中,什长就有六人,还有一名队正。

萧敬轩在安排好抚恤事宜后,便打算将手下的这些步兵进行调整。

首先便是提拔敢死队活下来的人,一律提拔成什长。并将这些人补入亲卫营。

与此同时,从亲卫营中挑选了二十多人下放到各部任职。

亲卫营本就规格比较高,而且各个在军功簿上都积攒着军功。什长便是亲卫营中最低的存在。

庆功宴结束后,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摆在了面前,不过,第二火土匪可就不好消灭了。

新昌县盘踞了一伙马匪,据了解,这些马匪都是燕国那边逃过来的溃兵。

这些人各个都是骑兵,没有固定的据点,整只马匪队伍没有老弱病残,都是精兵。

这些人倒也算是侠盗,只对地主老财动手,对于平民,那是秋毫不犯。

而且就算是地主老财,只要不是为富不仁,为非作歹的,一般也只取财务,不伤性命。

但是,往往地方豪强对这种侠盗最是厌恶。据说萧敬轩还没有到平洲就任时,新昌县衙和平洲郡城就组织了好几次围剿这伙马匪。

不过由于这伙马匪的机动能力太强大了,所以几次都无功而返。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