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2 / 2)

加入书签

铸币的事情有了进展,这让萧敬轩还是非常满意的。

随着日子的临近,科举也随之开始了。

虽然科举只是范阳一地,但是却吸引了不少范阳之外的寒门子弟。

虽然目前科举之后,成功的也只能担任八九品的佐官,可是,这毕竟是进入了仕途。

因为担心人数不足,各府县的考试非常的简单,只要对百家略有涉猎基本上都能通过考试。

只有萧敬轩亲自主持的营州科考才是遴选人才的最重要的关卡。

为了保证公平,所有的试卷萧敬轩都需要亲自过目一遍。

当然,这是因为试卷并不多有关。而且,萧敬轩也确实打算通过科举,找出一些合适的人才。

随着各府县的考试的结束,诸多参与下一场的仕子纷纷来到了营州。

为了保证这些仕子能够安心的参加应试,萧敬轩安排人手在营州租住了好几家大型的客栈专门安置这些学子。

同时,萧敬轩还将考试的地点放在了羽林书院,为了能够保持考场的安静,萧敬轩还打算在考试前后,给羽林书院的学子们放几天假期。

很快,考试的这天就到了。在羽林书院临时被征用的考场上,萧敬轩端坐在首位。

台阶下便是一个个的大案,这些学子们就伏在案上,开始答题。

考试的时间并不长,是从巳时开始,然后到申时三刻结束。

等到所有的学子交完考卷之后,萧敬轩便坐在首位开始阅卷。

五百多份考卷,说实话,还是蛮多的,不过,没办法,如今,整个范阳得政局有些畸形,萧敬轩暂时也不愿将遴选人才的权利交给手下。

不过,当萧敬轩花了一夜时间,看完了所有的试卷后,心中还是有些失望的。

因为整个试卷并没有出现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人才。而且,这五百多份试卷中,萧敬轩看完之后,就淘汰了差不多三百多人的试卷。

只剩下不到二百人录取了,为了能够鼓励这些人,萧敬轩还打算出皇榜,鼓励这些录取的学子。

什么跨马游街,什么高声恭贺,唱门,怎么虚荣怎么来。总之就是让这些读书人觉得值。

录取的这一百多名学生中,寒门子弟就占了一小半,大约有三十多人。虽然相对于录取的总人数来说,并不是很多。

但是,萧敬轩知道,只有这些寒门子弟才是自己未来最坚定的拥护者。

豪门子弟其实对于科举当官并没有太期待,因为他们本身便可以通过举荐进入仕途。

但是寒门不同,任你才华通天,如果没有豪门世家的举荐,他们最好的出路便是去当幕僚,有的人为了谋生,甚至不得不到商铺,当个账房之类的。

对于这些录取的学子,萧敬轩并没有急着委任这些人官职,而是先将这些人通通发往各房观政。等这些人熟悉了范阳官场的一些规矩之后,再下放到各府县担任佐官。

如今,科举已经结束,萧敬轩回京的时间便越来越临近。

至于回京,其实萧敬轩并不反感,以自己目前的功勋,那些门阀世家应该不敢过分的为难自己。

不过,仅仅限于政务上,私底下,不知道通神高手会不会出手灭杀自己。

自己如今不过是先天境,最多能与通神境的高手过过招,未必能够在他们手中逃的性命。

自己必须要做些准备,也不知道凉国公还有没有备下后手。

不过,到了通神境,一切阴谋诡计已经不管用了,任你诡计多端,敌人都会一力破之。

而且,自己这趟回京,短期内,恐怕无法返回范阳,还是要多做布置,不然的话,恐怕会有一些变数。

也许是远在京师的国公知道自己的难处,很快,国公府便从京师来信,给萧敬轩出谋划策来了。

打开书信,只见书信上说,萧敬轩又要联姻了,以萧敬轩的功勋,自然很受门阀世家的欣赏。

于是,一直有些联姻传统的独孤家便伸出了橄榄枝,要与萧敬轩联姻。

而且,这回独孤家还是很有诚意的,首先便是将家中长房嫡女许配给萧敬轩。

同时,愿意让家中的通神境老祖指导萧敬轩,尽早助萧敬轩踏入通神境。

除此之外,还破例允许萧敬轩与独孤家生的孩子拥有独孤家家主的继承权。

看到书信里独孤家的条件,不得不说,不管是真假,倒是非常有诱惑力。

到底如何,自己还是要多做思量。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