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纳妃(2 / 2)

加入书签

赵国的诸多州府之中,唯有幽并两州最为富裕,是赵国的粮仓。

如今幽州被萧敬轩夺走,并州也暴露在萧敬轩的兵峰之下。可以说是实力大减。

而得到幽州的燕国实力一下子就强大了起来。幽州不光有着肥沃的土地,还有着大量的人口。

特别是人口,这位萧敬轩解决了兵源的问题,同时也为萧敬轩带来了大量的税收。

如今,萧敬轩让王治易巡抚幽蓟二州,同时派出了阁臣张思铭坐镇恒易两州,不可谓不重视。

不过这些地方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首先便是豪族林立,税收繁重。

在这些地方的几乎没有多少平民,大部分百姓都是佃户之类的。

这也是萧敬轩派出两大重臣的原因,对于那些世家门阀,萧敬轩只有一个策略,那就是打压。

这些豪族在地方上根深蒂固,手里有着不少的家丁护院。

萧敬轩的第一条命令便是收缴豪族手中的武器。特别是铠甲,弩箭,战刀。

萧敬轩规定,燕国境内,允许百姓们配剑,但是,其余的武器一律上交,胆敢私自收藏着,严惩不贷。

第二条便是便是税收,萧敬轩规定所有的田税一律是三十税一,违者严惩不贷。

同时对于境内的青楼楚馆,赌坊酒楼施以重税,十税二,其余的行当则是十税一。

第三便是人口,如今燕,卫两地百姓的数量并不多。

萧敬轩下令,从幽蓟等地招收大量的流民迁往这些地方。

同时,从卫地抽调了不少土著青壮发往这些地方修桥铺路,修筑城墙。

为了保证幽蓟等地能够很好的执行新政,萧敬轩派出了了大量的暗卫协助王治易,张思铭。

正好,萧敬轩也打算趁此机会,对两人好好的观察一番。看看到底谁更符合自己的心意。

这次伐赵,耗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如今秋收在即,萧敬轩又开始对都城附近明查暗访。

萧敬轩带着三位侄子一起来到了营州郊外的一处山村闲逛。

三人中,最大的是自己大哥萧敬业的儿子萧睿轲。如今已经十二岁了。

排行老二的则是自己的便宜大哥,魏国当今皇帝的儿子,安陵王杨郯。如今十一岁。

最小的老三则是萧敬棠的儿子萧睿平,如今才六岁。

对于自己的这三位侄子,萧敬轩有时也挺无奈的。因为常年在外,萧敬轩见他们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三位侄子对于萧敬轩都比较的畏惧。

之前,萧敬轩都是安排玄阴宫的高手保护三人的安全,现如今,赵婉儿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侧妃,双方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于是这些高手也就返回山门去了。

找到一处阴凉的地方,萧敬轩带着三人静静地靠着大树,坐在阴凉处,看着远处忙着收割粮食的百姓。

萧敬轩指着这些百姓说道:“这便是被世家门阀,富豪权贵们视为蝼蚁的百姓,有朝一日,你们掌权之后,一定要善待他们。”

“谨遵叔父教诲。”

看到三人恭敬的样子,萧敬轩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你们不用这么小心翼翼,你们的长辈将你们托付给我,是为了让我善待你们,在乱世能够保住你们的性命,并不是作为人质之类的。”

“那我还能见到父皇吗?”

看到安陵王那希翼的目光,萧敬轩并没有直接回答。

“郯儿,你知道你父皇为了让我收留你,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吗?差不多有十几万担粮草,数万流民才让我同意的。如果他给我来信,希望你回去,我不会阻拦。”

紧接着,萧敬轩又看向萧睿平,萧睿轲两人。

“你们也一样,如果你们祖父来信,让你们回去的话,我也同样不会阻拦。你们三个记住,我是你们的叔父,不是你们的仇人,这就够了。”

当天晚上,萧敬轩带着三位侄子,好好体验了一番农家土菜的风味。并且当天晚上,还带着三人露宿野外。

就这样,叔侄四人在乡村里待了三天,之后,四人才返回了营州。

经过几天的相处,四人的关系也终于亲近了不少,三位侄子看向萧敬轩的目光也终于少了一些畏惧,多了一些尊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