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入夜前(2 / 2)

加入书签

        宋生贵快步上前,到了王府长史跟前:“长史言重,我太原府亦是在晋王藩国之内,太原府诸多地方都要仰仗长史在王爷面前美言帮衬。”

        王府长史脸上笑吟吟的,瞧了一眼脸色有些不太对劲的阳曲县县令岳兴会:“王爷已经在正殿,二位快些过去吧,我还得在此等着三司衙门的上官过来。”

        宋生贵点点头:“长史今日操劳,待年关前太原府做东,请了长史和王府司诸位一同庆贺年关。”

        虽然知晓今夜定然会有大事发生,但晋王府长史仍然是满脸的笑容,点着头答应了宋生贵的邀请。

        待宋生贵两人进了王府。

        不久后,山西道晋商魁首,李府大院掌舵人李文相也已经是带着李本干下了马车,走上王府门前。

        “问长史安,老朽今日携子而来,略备薄礼,特为王爷生辰贺。”

        说着话,李文相已经是回头示意家中的仆役,将一份礼单送到了王府门前负责记录的文书面前。

        若是放在过往,或是别处,这些负责记录礼单的人,定然是要将礼单上的贺礼给高声报出来的。

        只是今日乃是晋王生辰,有些规矩还是要守的。

        那负责记录的文书看了一眼李家送来的礼单,只是一眼,脸上便露出一抹诧异,不禁抬头看向长史。

        晋王府长史只是淡淡的看了文书一眼,便重新笑容满面的看向李文相:“李先生一家这么多年劳心边关,又为太原府赋税贡献良多,该是王爷酬谢李先生才是的。快请进,请进。”

        长史侧身颔首,引着李文相进了王府偏门,这才转身回到门外。

        而那负责记录的文书,却已经是脸上带着一些不安的,视线一直不曾离开过长史半分。

        晋王府长史心生疑惑,到了跟前,低声道:“怎么了?”

        文书面有难色,想了想还是将李府送来的礼单推到了长史面前。

        王府长史低头一看,脸上同样露出意外之色。

        只见李文相带来的礼单上,非是那琳琅满目的贺礼,仅仅只有几段字。

        值不得多少钱的福禄寿米糕,一方寿山石雕塑摆件,蜀锦一十八匹,苏绣一十八匹。

        这等礼单若是旁人,可能算得上是大手笔。

        可放在李家头上,那就是九牛一毛。

        或者可以说,今年晋王生辰,李家是全然没有放在心上的,属于是应付了事。

        “其心昭然若揭啊!”

        王府长史低语了两声,收敛神色看向文书:“将礼单收起来,莫要被传出去了!”

        文书不敢吱声,连连点头小心的将李家的礼单塞进自己怀中。

        王府长史这才重新回到门前。

        也正是这是,山西道三司衙门主官的车轿已经是同时出现在晋王府门前。

        长孙贡、周云坤、柳良、郭玉闯四人像是约定好的一样,同时出现在王府门前。

        四人联袂登上台阶,到了长史面前。

        “今日是大喜的日子,晋王爷生辰,太原满城贺之。我等今夜,前来叨扰,讨要几杯酒水。”

        长孙贡身为山西道藩台,当先开口,说着一番客套话。

        王府长史躬身弯腰:“藩台客气,眼下王爷可就等着几位过来了。下官这就引诸位入府,稍晚些一同迎接太孙入城。”

        长孙贡点点头。

        放在往年,晋王生辰,等他们几人到场之后,这席也就可以开始了。

        但是今年不一样。

        朱允熥是大明朝的监国皇太孙,出京之后便是如皇帝亲临的权威。今夜,只有等朱允熥进了太原城,包括晋王都得要走出王府,大开王府正门,迎接朱允熥进府,然后才能开席。

        几人进了王府。

        王府里头早就热闹不已,鼓乐不歇。

        甚至是前些日子在太原城外,为了迎接朱允熥北行行在,而准备的太原锣鼓,晋王府里头今天也准备了好几班。

        更遑论是那应天皇城里凡遇宫宴,必备的戏班子。

        晋王府没有养戏班子,但这太原城里那些个晋商家里头,哪一家是没有养着一支戏班子的。

        王府正殿前的广场上,好几个戏班子同台上映。

        一张张八仙桌从宫门一直排到了正殿前的台阶下。

        王宫正殿。

        今日里换上了一身大红衣裳的晋王朱棡,正一手插在腰间玉带上,一手不断的招呼着眼前过来祝贺的人。

        当长孙贡几人在王府长史的恭迎下走进大殿,所有人都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朱棡张开双手,哈哈大笑:“可算是等到你们几个了!快快过来,今晚本王定要让你们不醉不归。”

        长孙贡几人赶忙上前。

        柳良目光扫过大殿内的环境,在一旁说道:“王爷的海量,山西上下谁人不知?便是我等几人加起来,也比不得王爷半分的。”

        周云坤在一旁噗的笑出声,指着柳良便调侃道:“我可还记得去年,军门你是头一个在王爷面前败下阵来的。”

        柳良脸上一红:“我那是未曾有准备。”

        长孙贡笑而不语。

        朱棡则是一把拉住柳良:“今天再比一比,先给咱们的臬台干倒再说。”

        柳良立马附和着:“下官定为王爷前驱,干倒周臬台!”

        周云坤脸色一愣:“今天不是说好了要将王爷给灌倒,怎地你个柳良现在临阵叛变了?”

        “谁让你翻旧账?”

        柳良挪挪嘴,白了周云坤一眼。

        气氛在这一刻好到了极致。

        长孙贡却是转头看向殿外:“想来,太孙殿下应当也快要过来了吧。”

        朱棡立马哈哈道:“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正事,咱们还是一同去外头等着吧。”

        说罢,他便当先迈出脚。

        殿内太原城有司衙门官员、晋商缙绅翘楚纷纷跟随。

        太原城外,镇远门下。

        朱允熥身着明黄常服御马慢行,左右有兵马护卫。

        守卫在城门外的行在大营官兵,以及城门内的太原守备卫所官兵,早已将路给清理了出来。

        “末将恭迎皇太孙殿下入城!”

        太原城镇远门守卫卫所千户官,领着一干麾下,站在镇远门下,高声呼吼着。

        朱允熥面不改色,沉默不语,打马从这些人眼前走过。

        穿过城门。

        眼前骤然放亮,入眼处皆是一盏盏的大红灯笼。

        前头街面上,有官府差役和王府护卫远远的看到朱允熥的队伍进了城,便立马转身往晋王府方向赶过去通报消息。

        朱允熥笑看着此刻的太原城。

        “殿下,行在大营官兵,此刻已经开始陆续进入地道,最前头的会在炆废人那处小院等候。

        只要一声令下,大军便可冲入城中,依照炆废人给出的名单和位置,前往捉拿一干反贼。”

        景川侯曹震身披重甲,腰佩战刀,目光阴沉的扫向周围角落里的巷道。

        朱允熥点点头。

        “那咱们就借三王叔的生辰,给太原城上演一出好戏吧。”

        ………………

        月票推荐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