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天下第一太子(2 / 2)

加入书签

        <div  class="contentadv">        若不然,高仰止也不可能回京之日,就一步入阁。

        最后,四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上方的太子爷。

        皇帝在京师的时候,朝廷里大多数的事情都已经是由太子爷决定的了。

        而现在,皇帝不在京师。

        朝廷里的事情,更是全都由太子一人决断。

        人人都知道,皇帝对于太子做出的每一条决定,从来都没有表达过不满。

        甚至在所有人心中都坚信,只要太子爷愿意,皇帝陛下就会美滋滋的彻底甩手政务,躲到一处僻静优美的地方,含饴弄孙。

        不可不说,这一次皇帝偷偷离京,有很大的可能,就包含了这个因素。

        高仰止有些疑惑。

        自己提出的建议,已经可以说严厉到极点了。

        但很明显的是,太子似乎并不满意这样的提议。

        在众人疑惑的等待中。

        朱标却是淡淡一笑,缓缓开口:“这几年,朝廷的日子好过了些,天下人的日子也过的更好了。百姓能吃饱了,官绅商贾比过去更加有钱。

        这是好事,但也不是好事。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天下承平不过三十年,前有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后有革新除旧之事。

        但这些似乎已经忘记了,我大明律法之森严。”

        四人一阵沉默。

        太子说的并没有错,这几年朝野上下的日子确实过的更好了。

        但人心也开始浮躁起来。

        大都督府给出的那个空前的西域计划,就是一个明证。

        “该是时候让大家都紧一紧了。”朱标淡淡开口,目光坚定:“法办吧,锦衣卫拿人,三法司定罪,税署清查。吏部行文,申斥直隶一十七府之府县官员,三年之内不得晋升。

        凡与此次缺考吏员有关之人,皆由锦衣卫严办。该杀的杀了,该贬的贬掉,该流放的就挑着远一些苦一些的地方送去。”

        太子要起大案了!

        一瞬间,文华殿内的四人,心头一震。

        要是按照太子爷说的这番话去办,直隶道一十七府这一次怕是要有数万人被牵连其中,数千人要被问罪处斩。

        任亨泰今天被提点了一次,这时候哪敢反对。

        高仰止则是有些意外,对太子爷的决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而解缙和邹学玉这对师徒,则是对视了一眼。

        两人没打算开口。

        在他们面前的,是大明建国之后的第一位太子,拥有着皇帝的权柄。

        南直隶吏员考核缺考案,将会以皇太子的意志执行下去。

        四人在短暂的思考之后,便立马躬身领命。

        朱标点点头:“都去吧,接下来有的忙了,孤会叫太医院开些滋补的汤药,命御膳房烹调出来送往内阁。”

        四人有些恍惚的走出文华殿。

        在他们的认识里,大明似乎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再起大案了。

        或许每天都有人被查出来处斩,就如一直在执行摊丁入亩的秦王殿下那样,时不时就会杀上几个反对的人。

        但集中的,一次性数万人被归于一个案子的事情,好像真的是很多很多年没有发生过了。

        当任亨泰四人走出文华殿不久。

        几名身着飞鱼服的男人,就从他们身边急步而过。

        四人同时停下脚步,看着这些锦衣卫的人离去。

        “看来殿下的决心很重。”任亨泰淡淡的笑着。

        解缙看了一眼首辅,默默说道:“想来殿下是要快刀斩乱麻,如此的话,内阁也要快些动作起来了。”

        任亨泰点点头。

        锦衣卫一旦行动起来,那必然是行动如火,快速无比。

        这帮人可不会带着大明律,和每个人解释一番,他们都犯了什么事情。

        锦衣卫只要确认对方是自己要找的人,就会直接上去将其拿下,然后带回京师,扔进昭狱里面。

        高仰止却是皱着眉头,有些不解道:“只是……殿下这一次为何要如此大动干戈。”

        南直隶这一次到底会死多少人,又有多少人要倒霉,并不在高仰止的考虑之中。

        这些人不论结果如何,都是自找的。

        他只是有些不理解,明明可以一步步温水煮青蛙的将南直隶的问题解决,为何太子会选择要起大案。

        原本还面色平静的邹学玉,闻言之后也皱起眉头。

        经由高仰止的提醒,任亨泰和解缙两人,同样是陷入思考。

        太子为何要这样做。

        忽然之间,就成了在场这四位执掌帝国大权的重臣心中难解的问题。

        但不论他们如何思考。

        锦衣卫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

        这几年,锦衣卫得到了一定的扩充,只是除了锦衣卫内部的核心文档,没人知道现在的锦衣卫到底掌握着多大的力量。

        只是成批的锦衣卫从应天城各座城门疾驰而出。

        都察院从上到下,每个人都疯狂的运转起来。

        大明律已经快要被这些早就熟背于心的监察御史们翻烂了,就为了能将这一次太子爷亲自拍板的大案里每个人定上一个合适的罪名。

        而在所有人都忙碌的时候。

        皇城之内,朱标却显得很轻松。

        事情交代下去了,他只要看到最后的结果是附和自己预期的就好。

        至于下面的人如何做,这个过程又是怎样的,就不是他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在宫外忙忙碌碌的时候。

        宫中,却是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

        ………………

        月票推荐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