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亵渎女娲,准提施法(2 / 2)

加入书签

题完这诗,纣王便觉心中畅快无比,又端详品读了几遍,越读越是得意。

他倒是满足了,可一旁的商朝文武却是个个惊恐不已,特别是商容,他赶紧上前谏言。

“启禀大王,女娲娘娘乃是上古正神,人族之圣母,福佑我殷商,大王为人君,岂可作诗猥亵圣母神明,此举毫无虔诚之意,实为大不敬也,若是获罪于神明,恐怕不是我朝之福,请大王赶紧命人擦去印记,否则被祭拜百姓所见,怕会影响大王之仁德啊。”

听到商容的话,纣王很是不以为然,甚至非常恼怒,他冷然说道。

“寡人看女娲之容貌,有绝世之姿,因此作诗赞美,岂有他意?你休要多言,何况寡人乃是人皇之尊,尚且赞美女娲,有百姓见到,也会夸赞女娲年年的美貌,更可让大家一睹寡人的文采,有何不可。”

说完这些,纣王也不愿再听别人的意见,直接转身就走。

文武百官都目瞪口呆,却没有人敢去阻拦,只得跟着离开,而走出女娲庙之后,商容只能偷偷地交代下人,等众人走完后,将墙上纣王的题诗擦去。

下人依言,等女娲庙净空后,用清水将那墙壁清洗干净。

做完这些后,那下人也离开了,庙中空无一人,而这时,有一人凭空出现在上空。

他来到女娲庙之中,看了看女娲塑像,又转身面对被清水浸得还有些湿润的墙壁,露出一丝莫名的笑容。

接着伸手一点,只见原本纣王所题,原本已经消失的诗句又清晰无比,原原本本地出现在了那墙壁之上。

“天道之下,商汤改灭,也怪不得贫僧了,封神之劫将起,于我佛门来说是危机亦是我西方之机遇。”

思量一番后,他便又直接消失了。

消失没多久,又一道人影出现,却正是东王公。

“有意思,有意思,果然和传闻的一样,此事乃是准提作怪。”

先前将纣王题诗显形的,正是原来的西方教圣人,现在的佛门准提佛母,前世传闻,准提作怪才使得纣王被女娲记恨,从而使商汤灭亡。

东王公一直好奇,便隐身在这女娲庙上空,以他混元大罗金仙中期的修为,就算是圣人之尊的准提佛母也丝毫没有察觉,算计被看得真真切切。

不过,就算知道了是准提作怪,东王公也不会去干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天道的因果,纣王和殷商也合该灭亡。

于是没有停留,他也离开了。

且说女娲一直在混沌娲皇宫之中静修,参悟圣人之法,这一日突然心中一动,元神之中若有感应。

她吃了一惊,圣人元神何其圆满,能让其震动想到必是大事。

于是停下修炼,掐指算了起来,这一算,很快便皱起了眉头,感应洪荒人族之中竟有与她相关之事发生。

沉吟片刻后,他便元神离开道宫,朝着洪荒而去。

循着感应,她来到朝歌城外的,发现心生感应之地,竟然是自己的神庙,她有些惊奇,便进到庙中。

附身于自己的塑像之上,一抬头,突然看到被准提显化的纣王的题诗。

顿时勃然大怒。

“好你个无道的昏君,不思勤修德行,保境安民不说,竟还不畏上天,不敬圣人,胆敢作诗亵渎于我,实在是可恶至极,想你成汤气数已尽,若不给你个报应,岂不是让我丢尽面皮。”

说话间,她元神便朝着朝歌王宫而去。

以女娲圣人之能,找到纣王显然却是轻而易举,只是见到那轻薄之人,她却是停了下来。皆因纣王身上有红光缠绕,乃是人族气运,女娲虽能随手诛杀于他,却会因此染上因果,人王因果也非等闲,她贵为圣母,自然是不想沾染。

纣王人皇气运还未尽,他又是封神之劫的重要人物,想来天道也不会允许他提前身亡,此乃天数,女娲也不想违背,想了想,便转身离开了。

元神回到娲皇宫自己的道体之中,女娲却是越想越气,正在气头之时,却闻东海三仙岛阴阳道尊到访。

东王公作为洪荒最神秘的混元大罗金仙,可是稀客,早年又有恩于她,两人乃是旧识,女娲自不会怠慢,赶紧迎出。

将东王公带进道宫之后。

两人便各自坐下。

女娲还没问清来意,东王公便首先开口。

“道友可是从洪荒人族朝歌女娲庙回来?”

听这一问,女娲大吃一惊,果不愧是道祖之下第一人,她自觉行动隐秘,没有惊动任何人,却不想还是逃不过这阴阳道尊的眼睛。

既然东王公已经知晓,女娲也不隐瞒,点头便道:“正是。”

东王公微微一笑:“道友应是见了那庙墙上的诗句了吧?”

女娲面色深沉,点了点头:“这帝辛实在该死,竟然亵渎于我。”

“纣王确实大胆,不过,这事却还有些道友不知道的隐情。”

听他这么一说。女娲怔了一下,疑惑到:“道友这是何意?莫非这诗句不是那帝辛所题?”

“非也!”

“这诗句确为纣王所作,不过事后又有变故,纣王走后,商汤大臣商容已命人洗净,不过庙堂净空之后,却又有人暗中施法,将诗句显行了。”

女娲面色一紧,赶紧问道:“敢问道友,是何人?”

东王公没有隐瞒,开口:“不是别人,正式那佛门准提佛母是也。”

“准提!岂有此理,他竟敢如此辱我,真当我女娲好欺负不成。”

女娲勃然大怒,甚至已经想杀上佛门灵山,去找准提讨个公道。

东王公出言相劝。

“道友息怒,不必如此,准提此举虽是无礼至极,但也算是天意,是以借道友之手行天命,那成汤确实该亡。”

在东王公的劝说之下,女娲也息了去找准提理论的念头,而说完这些,他也告辞离开了,最后留下了让女娲仇视准提的种子,这是他想要的。

带着不甘和怨气,女娲坐于道宫之中,思量一阵后,她还是决定遵从天意,取出一个先天葫芦来,正是先前采自不周山的那宝葫芦。

葫芦早就已经被她练成灵宝,为妖族至宝,名为招妖幡。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