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村中俊彦梁文达(3)(2 / 2)

加入书签

经过半年的筹建期后,一个集农、工、贸、商于一体,年产值2亿多元的肉鸡一条龙企业运营投产。

投产以来,集团公司把握市场导向,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生产布局、生产规模、生产方式、品牌战略上均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到2000年,公司已发展养鸡专业户30000多个,直接参与养鸡人数10万余人;向消费者提供放心鸡肉90万吨,创造工业增加值达5亿元、为国家创税1亿多元。

一时之间,轰动四野,各路新闻媒体慕名而来采访。

那天梁文达心情特别好,盛情招待,《岭南农村报》记者赵书荣乘着酒兴,一篇《山沟沟飞出了金凤凰》一挥而就,在《岭南农村报》上一经刊登出来,迅速被省内外各大报刊所转载。

……

2001年春天,岭南梁文达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史上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

这天,凤山村后背大山山色斑斓,原野泛绿,天空呈现出洁净透阴的“蔚蓝”,在集团公司,梁文董事长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优内拓外,把养鸡产业拓展到大江南北,拓展到京都,创造和实现跨区域、跨省跨地区发展”的宏伟画卷。

岭南梁文达集团京都分公司开业不久,在全国各地政要、全国500强工商巨子云集的京都国际会议中心会场上,应邀前来参会的梁文达,在阵阵热烈掌声中泪光闪闪,激动自豪之情在胸中荡漾。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养鸡产业化经营创新发展”……

如何破解区域经济合作碎片化风险?如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养鸡产业化经营创新发展,谋求新的增长动力?如何实现联动式发展?……

梁文达在会上道出了自己的观点: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血脉。经济兴旺,禽业有责。经济发达,国家昌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实行全国养鸡业一体化”,为全国经济一体化注入新的血液……

梁文达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企业家的赞同。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大经济需要大规模……

2002年深秋的一天,梁文达应农业部之约,就实行全国养鸡业一体化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从农业部办公大楼出来已是傍晚,宽阔的街道晚风习习,华灯初放。坐在轿车里在车流中穿行的梁文达,望着车窗外掠过的那一幢幢庄严雄伟灯火辉煌的陌生建筑,依然心潮澎湃,思绪难平。

此时此刻,那几个不知多少次叩击心房的自问又一次在他耳边回响:究竟是什么因素或动力让他这几年“衣带渐宽终不悔”,孜孜不倦地专注在全国养鸡业一体化这一领域苦苦探索与奋斗?

是什么样的因素使鹰岩山的养鸡业无中生有并有所建树?是什么因素使他的公司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发展壮大、高歌猛进分公司开到了京都?他的养鸡业一体化的航母究竟驶向何方?

……

京都分公司开业之初,为了满足当地市民对优质凤山肉鸡的需求,梁文达专门用了比饲养费用还要高许多的集装箱进行发运。

在京都分公司拓展业务的征程中,梁文达经常告诫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一定要有责任心。有了责任心,有了思考,有了行动,就一定能做好事情。

每当梁文达回眸过去,许多激情燃烧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机遇来自一次梁文达在接待从省里来的农业专家组一行。

酒过三巡,人更兴奋。当专家们了解到梁文达养鸡有限公司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取得显著成效,拥有挂钩养鸡户10万户,年上市销售三黄鸡100万只,建立起其鹰岩山养鸡王国时,来自华农大的博士生导师陈日远借着酒兴,站起来说:“梁总,你现在可算是运筹帷幄于百万大鸡之中,决胜于千里市场之外的集团鸡司令了。哈哈!有点意思。”陈日远边说边向梁文达这边走过来敬酒。。

“梁总,今天借您的酒,我敬您三杯。第一杯,为您的事业干得红红火火;第二杯,为凤山优质黄鸡销遍大江南北;第三杯,愿梁总的分公司设到京都去。”陈日远一说完,一口气把满满三大杯酒倒下了肚。

陈日远的这番话,让梁文达怦然心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