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整顿朝纲 第四十四章 军器司(1 / 2)

加入书签

弘治元年五月二十四日,马文升入京。

他一只脚刚刚迈进京城,便有来自宫内的公公传旨,召他觐见。

马文升只好马不停蹄,再拖着年迈的身体,赶往乾清宫面圣。

与此同时,朱佑樘叉开众人,准备进行召唤。

金手指?出来侍寝吧。”

叮咚…【听到宿主召唤,宿主已经达到召唤条件二次,拥有使用机会二次,是否使用?】

“是”,朱佑樘确认道。

叮咚…【奖励一:强身健体+3】

【奖励二:驭马术+3】

【奖励三:白银十万两】请宿主三个奖励中任选一个。”

“叮咚…【友情提示,系统在召唤完这次后,已经达到升级条件,宿主是否升级?】

之前朱佑樘都叫自己这个系统为铜手指,今天却出奇意料的改名为金手指,那是他已经提前知道自己的系统终于要升级了。为了升级后能有好的奖励,所以朱佑樘特意客气的称呼为“金手指。”

“是”朱佑樘确认道,如果这个玩意儿升级后,奖励变好,自己就是以后都叫它“金手指”也行。

不过在此之前,自己得先将这次的奖励选完,朱佑樘想了想,还是决定要白银十万两,因为自己准备有新的打算。

选三,白银十万两!”

叮咚…【宿主已经获得白银十万两,请宿主次直接从内帑里查看就好。】

叮咚…【本次使用结束,系统即将关闭,准备升级,谢谢使用。】

过了一会儿,系统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叮咚…【系统已经升级完毕,奖励库在原有的基础上已经更新,宿主达到召唤条件一次,拥有使用机会一次,是否使用?】

“使用。金手指宝宝一定给朕来些宝贝啊!”

叮咚…【奖励一:火绳枪图纸一份】

【奖励二:快速阅览今日的政务】

【奖励三:白银十五万两】请宿主三个奖励中任选一个。”

朱佑樘听完顿时眼睛冒光,这三个奖励都是爽歪歪啊,白银从十万两直接涨至十五万两。至于快速阅览今日政务,他想了想还是算了,毕竟自己现在有晏海这个小太监给自己读。而第一个火绳枪图纸是真的很诱惑人,如果大明有了这个玩意,那么在火器方面怕是要领先世界一百多年,整个军队战斗力要翻好几倍。

选一,火绳枪图纸一份!”

叮咚…【宿主已经获得火绳枪图纸一份。】

叮咚…【本次使用结束,系统即将关闭,谢谢使用】

系统话音刚落,朱佑樘朝龙案上望了一眼,果然已经有一份图纸在上面。

朱佑樘将火绳枪图纸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大喜喃喃道:“如果能将这个宝贝普遍应用,我大明何愁不能征服世界?”

这张图纸上关于火绳枪的改良、制造以及所需材料都介绍的很清楚,只要找一个制造火器的专家一看立马便能明白。

火绳枪的结构是,枪上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燃烧的火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

由于火绳是一根麻绳或捻紧的布条,放在硝酸钾或其他盐类溶液中浸泡后晾干的,能缓慢燃烧,燃速大约每小时80毫米~120毫米,这样,士兵将金属弯钩压进火门后,便可单手或双手持枪,眼睛始终盯准目标。

据史料记载,训练有素的射手每分钟可发射2至3发子弹,长管枪射程大约100米~200米。

虽然火绳枪还是不能跟它的进阶版燧发枪相比,但是在目前这个时代已经是很不错了。中国的火绳枪又称为鸟统,最早是在嘉靖元年,明军在广东新会西草湾之战中,从缴获的2艘葡萄牙舰船中得到西洋火绳枪。

1548年,又从侵扰我国沿海双屿的倭寇手里缴获了,日本的火绳枪。

明朝人范景文撰的《师律》中提到:“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名鸟嘴铳,因其点火结构在点火时如鸟嘴啄水。

朱佑樘看完是爱不释手,当即下令道:“晏海,召王恕进宫。”

就在这时,李广小跑进来说道:“皇爷,马文升求见。”

朱佑樘扔下火绳枪图纸,大喜道:“快传!”

马文升,字负图。景泰二年,马文升登进士第,历经五朝,为官五十六年,一生功勋显著。

马文升熟谙兵事,由他负责京营新军再配上火绳枪,战斗力跟永乐老爷子时期比起来定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让他训练一段时间,京营定然能焕然一新。朱佑樘摩拳擦掌,恨不得自己现在就能亲率大军远征漠北,平定草原。

须臾,已经六十有二的马文升穿着一身文官衣服,进门后不曾抬头见自己一眼,就直接半跪道:“臣马文升,参见陛下!”

“免礼,赐坐。”朱佑樘话声刚落,晏海和李广赶忙端着椅子过来,放在了马文升身后。

马文升之前一直担任辽东巡抚,还未见朱佑樘龙颜,此刻坐在椅子上方才打量这位少年天子,见其英气勃勃、身材伟岸,不禁心中赞道:“陛下真有洪武、永乐之风也!”

朱佑樘见马文升打量自己,心下也是暗暗窃喜,自己靠着系统,强身健体已经升为3级,现在身材自然不用说,毕竟当皇帝的前提必须先有个好身体嘛!

“朕京营裁军一事,爱卿想比早已听说。如今从各地又新征调过来一批新军,朕意欲让你去主持他们训练。朝廷锐士虽然众多,但无看可堪大任之才,王宗贯曾向朕提议,说当今天下主持京营新军唯有爱卿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