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洛阳的根本决策,承包责任制度!(2 / 2)

加入书签

毕竟是在皇宫的基础上改建的,单是面积,就比旁边关羽吕布两个将军府加起来都大上不少。

府宅保留了皇室特有的一片园林,整体改造大致成四合院模式,大厅及正房是二层阁楼式,作为郡主的方逸日常起居办公差事便在这里。

左侧则是秦良玉和武则天及其军团一众女眷居所,右侧偏房才住有家中手下和家仆侍卫等等。

说起武则天,那女人自从居住在郡主府后,整天什么事也不干,除了逛园林就是躺在椅子上晒太阳,或者吃方逸从商队获得的珍馐等等。

不过她倒是教方逸从府邸中央留有一水池,用来为城主令接引天水,滋润城池气运。

这也算帮了方逸一点小忙,毕竟这一个月来,方逸也深深明白了这城主令和气运的重要性。

气运好,则郡城风调雨顺,人民也干劲十足,精神焕发,实施任何政策也容易得到反馈;

气运差,郡城便容易多灾多难,百姓不兴,民怨俞积,盗贼与战乱四起。

可以说,气运好坏,就是一个城池的判定水准之一。

城池繁荣程度反馈于气运之上,气运负反馈于城池繁荣。

而在这个月以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整个洛阳郡的根本政策,是方逸所提出的多劳多得。

他汲取了上一世近代人的智慧,清楚地判断出了如何才能给一个百废俱兴的城市带来活力。

那就是所谓的承包责任制度。

让每个人劳有所获,才是让城池活起来的根本决策。

趁着洛阳郡大洗牌,很多当地富商豪绅还未在方逸开放贸易道路的冲击下缓过来时,就是这条政策实施的最佳时机。

举个栗子,比如洛阳城中的丝绸制作人员王小八,他在一个月内内做出了十条上好的丝绸,然后通过特定的销路平价卖出去后,所得应当是100两白银。

这其中抛去50两白银作为成本,然后再交出10两的个人税务给郡主府,那么他能到手的净利润就是40两白银。

若是在方逸这条政策实施之前,情况该是这样的。

王小八为某家大地主干活,一个月同样的产量,卖出去后,银子却看不见一星。

银子去哪了?都是到了地主豪绅的手中,然后那地主豪绅再发给你只够满足温饱的工钱或者食物,你还要对他感恩戴德,因为他给了你这份工作。

这行吗?这不行!

方逸很清楚一点,承包责任制度,是最符合改变洛阳城的现状的政策。

能不能赚钱,全靠自己的本事,你懒,你一个月做不出5条丝绸,那你就挨饿受冻,连统一建立的民居都住不起,给你活路,你自己不争气,那怪谁?老老实实去住临时搭建的户棚,喝混杂着泥沙的米粥得了!

而要是你肯干,肯付出,一个月赚得上百两白银,那你就活该吃香喝辣!

当一件事切身实地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后,很多人都会被调动起那种奋斗的精神。

更何况一直处于封建阶级的统治剥削下的农民百姓呢?

至于方逸,他是触及到当地士族豪绅的底线了,那有如何?

每日来来往往那么多商队,那个不强烈损害着他们的利益,牵动着他们的神经?

在他们为了所谓大的利益去争取的时候,却会发现,自己那本是小利益的一项,已经足以将他彻底颠覆。

等到他们不厌其烦,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手下的农民百姓都已经自力更生的时候,那已经不是他们能掌控的了。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洛阳正处于重建的情况下,即便这样,这其中蕴含的风险,也是不一般的大。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