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葬礼(2 / 2)

加入书签

        “这相片的衣服款式,民国时流行一段时间,上面的白点,是梅花。我记得在沪上的姑娘有段时间特别喜欢穿这个。”

        “再说这人,女性,身高150-160之间,当时体重在80-90斤左右。”

        “年纪吗,这年纪35岁左右。”

        “裹脚。但右脚要比左脚要大,应该是右脚是着力点,走的多了造成了结果。”

        “这种情况,在她这个年纪,我估计应该是左腿受过伤,心理暗示下造成的。”

        “若是能够找到脚印的图片就好了。”

        老人一句句说着,余组长没想到,一小片照片上竟然能看出这么多东西。

        “黄老,那您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会有改变吗?”

        黄老端起杯子润润嗓子,“体重不好说,但身高不会差太多。”

        “对了,这人若是没去世,那左脚受过伤,这么多年了,走路不方便,肯定会有所依仗。”

        “你可以注意下,谁拄拐杖,然后走路的时候,先迈右腿的,可以重点查查。”

        黄老说出自己的建议,余组长立马会意,这可是关键线索啊。

        “谢谢黄老,您休息,告辞了。”

        “去吧,去吧,一会儿我去找老邢下棋去.”

        余组长快步离开,来到办公室里。

        小波已经赶回来,手上拿着文件袋,里面是照相馆放大修复后的图片。

        “组长,这是按你要求整理出来的图片。”

        余组长看了一遍,点头,“分给街道办、派出所跟各个大队部,让他们发动群众去找找。”

        “发动群众,那会不会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哼,咱们当初就是顾虑太多了,这次就是要让他们见识下,什么叫人民战争,什么叫人民力量。”

        小波立刻点头,他早就想这么干了。

        以前地下活动时候,他们就怕被发现。

        现在角色转换,该轮到他们大张旗鼓的出手了。

        “另外,探查所有年纪60-70岁的女性老人,这项任务要秘密进行。”

        “是!”

        小波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做,但想来应该是有什么线索吧。

        “对了,小刘怎样了?”

        “在医院躺着,身体恢复的不错,就是不能下床,快急死了。”

        小波说着,“他还要吵着,明天去参加葬礼。”

        余组长沉默。

        第二天,杨小涛穿好衣服,推开门,离开病房。

        门口,娄晓娥站在一旁,一起来的还有王浩。

        两人都穿着素色衣服,左臂上都缠着黑纱。

        伸手接过娄晓娥递过来黑纱,杨小涛套在左臂上,三人简单交流,往外面走去。

        走廊尽头,同样有人等待。

        “汪厂长。”

        杨小涛上前打招呼。

        汪厂长面色不错,其实昨天他就觉得没啥事了,还想着过来看看杨小涛,只是被保卫阻止,只好等今天了。

        “你咋样?好了没?”

        “好了。”

        两人说着简单的话,双手却是紧紧握在一起。

        “咱们一起去吧。”

        汪厂长接过王浩递过来的黑纱,心里对这位没见过的‘战士’都是敬意。

        若说杨小涛救了他,那这名战士就是救了大家。

        没有他的奋不顾身,今天他们俩人也不能站在这里。

        四人一起,走出大门,抬头看着天空,又阴天了。

        就是不知道,雨水能不能落下。

        坐着轧钢厂派出的车,来到大杂院前。

        下车,杨小涛看到了门口的杜排长,他穿着一身军装,手臂上帮着黑纱,虽然看不到,但每一个来的人都会上去问候。

        他,是郝仁最亲近的人了。

        在他身旁,是同样穿着庄重的李青。

        见杨小涛来了,李青在杜排长耳边轻语,杜排长抬头向这边看来。

        杨小涛收拾心情,快步走到杜排长跟前,握着他有些冰冷的手。

        “杜排长!”

        声音,有些颤抖。

        杜排长拍着杨小涛的手,“你没事,就好。”

        “你能来,就好。”

        杨小涛点头,随后走进大杂院。

        身后汪厂长也跟上来,一旁娄晓娥介绍着,两人见过,手掌握的更紧。

        杨小涛几人来到院子里,看到了刘书记跟徐远山,赵传军,还看到了王主任,派出所的张所长,还有轧钢厂的那些老兵

        杨小涛的出现,众人看在眼里,只是点头。

        随后走到屋子里,那里摆着一口棺材,案桌上摆放在水果,还有一张黑白照片。

        上面郝仁一身军装,带着帽子,微笑着

        杨小涛郑重鞠躬,然后走到一旁,站在徐远山身边。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其中不少穿着旧军装的,他们对着郝仁敬了军礼,然后走到一旁,如同标杆,站在那里,送老同志最后一程。

        “徐叔,郝班长去哪?”

        “烈士陵园。”

        杨小涛点头。

        那里,是他最好的归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