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机缘(2 / 2)

加入书签

一步迈出,少年只觉得一阵宏大气机扑面而来,如渊似海,深不可测,无穷无尽,顿时瞳孔紧缩,全身僵硬,急忙躬身行礼,口中高呼:“不知前辈在此清修,如有冒犯,万望海涵。”

随即便听一个低哑女声传来:“不知者无罪,起来吧。”

元清闻言心中微微一松,但仍不敢怠慢,起身束手而立,神态恭敬。

洞府内陈设极为简单,当中一尊三足两耳圆鼎,半人来高,通体紫金,鼎身绘有山水草木,花鸟虫鱼,上悬一团圆盘大小的光团,白光熠熠,照的满室皆明。

圆鼎右侧一道人盘膝高坐石台,身着淡紫长衫,三十岁许,双目微闭,面容温润如玉。石台右侧尚有一门洞,不知通向何处。

先前二人先入为主地认为洞府主人已经仙逝,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须知随着修为精进,修士寿元也会大幅延长。

寻常百姓岁不过甲子,练气入道,寿延百载;筑基有成,增至二百余;金丹入腹,得享五百光阴;碎丹结婴,更有千年时光;倘若得天地眷顾,化婴为神,则有无穷岁月,非外劫不能殒之。

候了片刻,未听道人说话,元清心中忐忑,忽然脑中灵光一现,随即回想起低哑女声,再看向石台道人,不由哑然失笑。

一甩衣袖,少年漫步向前,停至道人身前数尺,只见其无动于衷,竟只是一具遗蜕。

“灵儿,出来吧。”

“咯咯咯,”一阵清泉般的笑声传来,朱灵儿从门洞内走出,脸上满是狡黠笑意。

“元大剑仙也有如此害怕的时候。”

元清头一扬,轻哼一声:“我这是对前辈高人的尊敬,”随即话锋一转,问道:“你都发现什么了?”

朱灵儿看他这幅样子笑意更盛,不过未再出言调笑,轻快的说道:“后面是个小型药园,如今已经废弃了,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沉吟片刻,二人不约而同地看向身后圆鼎。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元清淡淡一笑,围着圆鼎转了两圈,随后打出一道法诀。一声嗡鸣,鼎盖凌空飞起,顿时一股浓郁的芬芳扑鼻而来。

元清心念一动,身前浮现一层银色光罩,朱灵儿反应慢了一线,随即升起一层水蓝护罩。饶是如此,也有一丝药香入体,少年五脏之火大盛,中间剑胚也有融化之势。

再看朱灵儿,身上蓝光莹莹,一副大受裨益的样子。

“唉,日后还要多加谨慎才是……”少年暗暗想道。

确认无害,二人撤去护罩,不过药香也已散尽。上前细看,只见定中静静躺着一枚丹丸,通体青紫,状如水晶,周身铭有一圈淡金色符文,神秘异常。

“灵儿……”

“我也不知道……”

半晌,元清合上鼎盖,二人决定将丹药封在鼎内,由朱灵儿带回去,交由师尊辨认定夺。

朱灵儿收起圆鼎,其上光团也随之一黯,落在手上。竟是一个巴掌大小的银镜,镜周龙凤相衔,栩栩如生。

反复看了两眼,将其一并收起,少女走到道人身前,盈盈一拜。

元清也打算一拜而下,忽见道人睁开双眼,面容带笑,待朱灵儿起身,抬手凭虚一点,一道紫光一闪而逝,直入少女眉心。随后身形渐渐虚化,消散于虚空,唯留玉筒一枚,静静躺在石台之上。

元清见状浑身银芒暴涨,剑意冲霄,试图上前。奈何道人睁眼的一瞬间,便有无形巨力将其牢牢定在原地,任凭如何挣扎,也难移寸步。

紫光入体,朱灵儿一声轻呼,随即笼罩在一层柔和紫光中,一动不动。接着,一个温润如玉的道人在其脑中浮现,一身紫袍,看不清五官,唯有中正平和的声音传出,令人不由心神安宁。

……

海上有仙洲,遍生紫竹,楼阁林立,往来者皆素袍白鞋,婷婷袅袅,衣袂飘飘。

当中一汪清潭,荷叶遍布,两朵紫莲随风摇曳。

清潭边上修有一座典雅竹楼,两层高,清风徐徐,珠帘铃铃。

二层有一女子,三十岁许,面如美玉,气若幽兰。身穿道袍,上绣紫竹,半挽道髻,青丝任意散落。云气结榻,双目微闭,身形虚浮其上。下方桌案上有一凤纹紫檀香炉,青烟袅袅,檀香幽幽。

忽然,道姑睁开双眼,怀中一个紫珠蓦然升起,莹光闪闪,震动不已,直欲破空飞去。

将之拿捏在手,道姑走下云床,白光一闪,一柄拂尘凭空出现在其手中,轻轻一拂,瞬间消失不见。

竹林深处,紫光一闪,道姑出现在一座三层竹楼前。两名素衣女子急忙躬身行礼,口称“师祖”。

道姑微微颔首,随即走入竹楼。楼内陈列着一盏盏青玉油灯,灯火有强有弱,灯光或明或暗。

脚步不停,道姑直上三层。三层一小型书案,上摆三盏圆灯;两侧灯火旺盛,明光煌煌;当中灯光微弱,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啵”的一声轻响,灯火终于坚持不住,彻底熄灭。

女子随之发出一声长叹,随即放开手中紫珠。

紫珠如离弦之箭,“嗖”的一声直冲天际;道姑身形微动,化作一道淡紫光华紧随其后,二者转眼间就消失在天边。

微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云雾渐生,大洲缓缓隐于世间。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