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夜照九州明 八十二:揭开的秘密(2 / 2)

加入书签

此时邱少鹄也是心中别有所想,就没在意李异玄的情况,拿着那张画卷与那封信,立刻朝着潮门城内的方向飞快赶去。

等邱少鹄走远了,李异玄才松了口气,像是怕被人发现似的,从怀中也拿出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在她找到的一本书里夹着的。

那本书原来也是阳斋寒客寄来的手稿,其中就附带有这封信。当时她自己本来想着去看这封信的内容,过后却因为别的事情就一直放在了那里,再之后就彻底忘记了。

直到这次重新找到。

刚刚在邱少鹄没注意的时候,她已经把这封信看了一遍。

此时她又一次打开,看着上面的内容,心事重重。

信的开头写:

“李异玄——或许你还是叫这个名字。

许久不见。

这么多年,我一直遵守着自己的承诺。

不知你自己又是否回想起了过往,或者依旧浑浑噩噩。

但对于你我,遗忘掉过去,似乎才是对彼此最好的保护……”

李异玄神色复杂。

……

天刚亮,又是新的一天。

港口工地附近,很快有人发现了昨晚的痕迹,继而官府的人迅速赶来调查。

不过现在已经人去楼空,他们自然也什么都查不到。哪怕那一口枯井看着可疑,但从一口毫无气息的井里,也找不出什么。

整个场面看着乱作一团。

成庭栋路过这里,看了一眼那些吵吵闹闹的官差,没有在意。

他此时没有穿官服,而是一身贴身短衣,拿着烟袋出门,看上去就和一个清晨遛弯的中年人无异。

烟袋头里被他塞满了干烈的烟草,捎带着加着几颗花椒增加辣味,点燃后在烟嘴上深吸了一口,浓烈的烟气呛得他也不由得咳嗽了起来,然后想起这次花椒又加多了。

乘着清晨的微风,他活动了下自己有些劳累的肩膀,感觉自己的身体没有以前灵活了。

成庭栋不止一次觉得自己还是老了,虽然他不过不惑之年,按理来说正是仕途最佳的时期,即便被从京城赶了出来,但一身五品武将的武艺还是实打实的,他日未必没有机会官复原职、甚至更上一层。

但问题也就在于,他是一个武官。自从二十多年前昭国被一路赶到了南方一隅,就几乎再也没有大的战争。朝廷这么多年每每“北伐复疆”的口号喊出,最终无一不是不了了之。

在这种偏安的氛围下,他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前线,也不可能再去收归故土、回自己的故乡看一看。就这么成了“鸟未尽、弓已藏”的局面,任由自己在江南的官场上随波沉浮。

人未老,心已衰。过分安逸,对一个武将的消磨,要超过战场的厮杀。所以他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唤起自己身上久违的血性。

哪怕这种刺激,是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在烟草中加入辣椒、花椒等重口味调料。

街边两旁,已有行人无数。人多了,说书先生也支起了自己的摊位,开始招揽自己的听众。

成庭栋听到那先生所说的故事,正是昭国前代大将陆承昭的事迹。这个一生都堪称传奇的将领,他的名字就足以作为一个历史的分界。

在陆承昭还活着的时候,昭国还称得上蒸蒸日上,从他之后,江河日下。

对于这么一个名将,成庭栋带着一种特殊的崇敬。

“……当时天下大乱,百姓纷纷逃荒,逃荒路上,每饿死一个人,亲人们都顾不上悲伤,因为多死一个人,就能多留出一份口粮……”

说书人用形象的语气,将曾经的动荡,以故事的形式告诉给了今天路边对于这段历史已经不甚了解的人。

听到说书人这么说,成庭栋却忍不住笑了下,因为说书人其实说错了。

逃荒路上,每死一个人,可不止能节约出一份的口粮——

逃荒者一列,每少一人,可多行两百里,充饥三日。

这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的事实。

仅仅节约一个人的口粮,可走不了这么远。

那多出来的食物,是什么?

死去的人,依然能帮助剩下的亲人,继续在那段残酷的路程中走得更远一点。

但那灭绝人伦的惨剧,是谁也不愿再回想起来的。

这时,成庭栋已经到了自己的目的地,于是敲响了眼前的门。

开门的是江付,在蒙尘的治疗后,他们这些人果然不再被噩梦困扰。

成庭栋此番就是为此而来,他用自己的方法查到了这里,并想知道,震康神宫当初接触这些人,到底想要做什么。

据他了解,这些人,都曾是参与港口扩建的工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