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郑和(2 / 2)

加入书签

“刚才我急着赶路,看见山道上横着一截枯枝,当时也没有留意,经过时只觉得小腿一麻,似乎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现在我是明白了,那不是枯枝而是毒蛇。我们原本就要去拜见张真人,刚好可以一起上山。”

“你的伤刚好,不宜剧烈运动。”铁塔俯下身子,“都坐到我背上来,我驮你们上去。”

几个人嬉笑着爬到铁塔背上,他们都是军人出身,几乎天天都在骑马,这骑牛倒还是第一次,心中竟然有些期待。牛背很是宽敞,五个人坐上去一点也不觉得拥挤,当先一人用手紧紧地搂住铁塔的脖子,后面的人就抱住前面一人的腰。

“各位坐稳了。”铁塔甩开四蹄风驰电掣般往山上奔去,速度虽快却异常平稳。

这几位都是弓马娴熟的高手,可再神勇的战马也没有这么快的速度,吓得他们闭上眼睛不敢再看,只觉得身子腾云驾雾般在山上飞行,“呼呼”的风声拼命的往耳朵里灌,不一会儿便停了下来。

“下来吧!到了。”铁塔笑道。

大伙睁开眼睛一看,已经到了紫霄大殿之中,几个人面面相觑,惊骇不已。

忽见人影一闪,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人出现在众人面前,“郑公公,多年未见,风采依旧啊!”来的正是张真人!

郑和赶紧上前行礼,毕恭毕敬地说:“武当山人杰地灵,张真人神通广大,果然名不虚传。刚才若不是这条神牛相助,我只怕再也没有机会聆听您的教诲了。”随即将受伤的经过说了一遍。

“他可不是外人,和你颇有渊源啊!”张真人哈哈大笑。

“颇有渊源?”郑和冥思苦想,可惜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这时铁塔将两样东西送到他面前,左掌托着一颗解毒丸,右手握着一把宝剑,“这把剑你应该认识吧?”

“这把剑怎么在你手里?”郑和大吃一惊,马上又是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你是老白的徒弟,难怪张真人说你和我颇有渊源。”老白是郑和对白马的尊称,两人既是战友,又是兄弟,他的离去至今还让自己耿耿于怀。无数个漫漫长夜,郑和不止一次梦见和老白并肩作战,奋勇杀敌,只可惜今生再也没有机会了,这是多么的遗憾啊!此刻看着这把熟悉的剑,他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可歌可泣的大航海时代。

张真人陪同郑和来到厢房,铁塔泡了一壶武当山的野山茶送了进去。三道茶过后,张真人笑呵呵地问:“郑公公,这次来有何贵干?”

“这次来有两件事,第一是表彰上次江夏水灾武当派的侠义之举,第二就是……”郑和喝了口茶,兴奋地说:“皇上又重启航海计划了,我这次来就是请张真人派遣武当弟子一同出海,向世界传播道教。”

铁塔在一旁斟茶递水,从他们的谈话中也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大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海外有很多附属国,为了宣扬中华仁德,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联系,皇上曾多次派遣郑和率领舰队巡视海外各国。武当派作为华夏第一大派,向世界传播中国本土宗教,弘扬道教思想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每次航海都有几名优秀的弟子一同前往。

“皇上有此宏图大志,真乃中华之幸也。”张真人笑道,“铁塔,你一直有个游历天下增长见识的梦想,现在机会来了,想不想和郑大人一起出海?”

“一切听从师公的吩咐。”这么好的建议铁塔当然不会拒绝,师父当年也是跟随郑和出海,后来才辗转来到马赛马拉草原的。“环游世界的同时还可以顺路回家,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来的时候有小金陪伴,回去的时候有郑和同行,连盘缠都省了,我的运气怎么就这么好呢?”如果不是张真人在这里,铁塔真想尽情地放声大笑。

“嗯!既然你没有意见,那我就替你作主了。郑公公,铁塔虽然只是一条水牛,但他的修为在武当弟子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况且他还与你有缘,这次我就推荐他去。”

郑和得铁塔救命之恩,又亲眼见识到他出神入化的本事,早已心生仰慕,一听张真人如此力荐,心里也是一万个高兴。

“铁塔,虽然你的身体里没有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液,但你接受的是华夏思想的教育,与生俱来就有我们华夏民族的优良品德,所以我从来没有把你当做外人……”

听到这里铁塔大为感动,能得到张真人的肯定,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华夏人,这是对自己最好的奖赏。

“每次武当弟子出海我都会送他们一句话,现在我又把这句话送给你,‘国家利益至高无上,同胞利益至高无上’,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光靠嘴皮子说是行不通的,必要时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武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凡事只要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记住!除恶就是行善。”张真人不是迂腐之人,年少时也曾仗剑走天涯,十步杀一人,如今虽已年迈,但豪兴不减。

铁塔点了点头,师公的这番话他明白。

“真人,您还有什么吩咐?皇上问起来我也好回答。”郑和一脸期盼。

当今皇上对张真人非常崇拜,可惜老神仙神龙见首不见尾,总是缘悭一面,这次郑和来武当山公干,皇上希望张真人能捎几句话带回京城,这样也就心满意足了。

“牛王相助,马到功成。”张真人说完便起身送客。

铁塔跪下给张真人磕了三个响头,含着热泪说:“师公请放心,我一定牢记你的教诲,做出一番事业。”

出了紫霄大殿,铁塔停下了脚步,“郑大人,我去和师父道一声别。”这次走了之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重回武当山,师父对自己恩重如山,岂能不打招呼就一走了之呢?

“幸亏你提醒了我。”郑和说道,“走!我也去给老朋友鞠个躬。”老马是郑和最亲密的战友,为国家立下了不朽的战功,于公于私都要给他上炷香敬杯酒才行。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