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要借白马先找托娅(1 / 2)

加入书签

烧火棍子、笤帚疙瘩、鞋底子,这是淘气孩子的“三大噩梦”,是父母手中的“三大酷刑”。然而,如果这些“刑具”真的管用,那该多好啊……

董静没有明说,话里隐含的意思小山和小岭心知肚明,那种痛入骨头的感受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小山曾想到要把那根烧火棍子扔掉,思前想后还是没敢动弹。于是,这根木棍儿就成了沈家的“家法”。

小岭赶紧乖乖地回答:妈妈,你去吧,我们保准儿不闹。

小山给阿斯根夹了一块肉,阿斯根乐呵呵地吃着,嘴角都是油。

董静笑了:这才有个当哥的样儿,你们就得团结才行。

董静刚要往外走,就看到大门外有手电光束照射进来,随即红霞进了屋,说:正在吃饭呢?

董静:红霞来了。

阿斯根喊:大姨。

小山和小岭一起喊:姑姑。

红霞:真懂事儿。阿斯根在这儿都吃上了?

阿斯根笑着不回答。

董静:我正要去告诉托娅呢,怕她惦记。孩子赶上饭时了,他们三个愿意在一起,而且好几天没见,就在这儿吃吧。沈福在牧点,我一个人走不开,这不,刚给他们盛上饭想着过去说一声儿呢。

红霞笑着说:家里要吃饭呢阿斯根却不回去,我来看看。

董静:没事儿,吃完饭我给他送回去。

红霞:不用,一会儿我再来接他。我先回去了,家里等着我吃饭呢。阿斯根,在这儿听话啊,不许胡闹。

阿斯根:知道了。大姨再见。

小山、小岭也学着说:姑姑,再见。

红霞:再见。这俩孩子,越来越懂礼貌了。经历一点儿事儿,感觉长大了不少。

董静笑了。

是啊,经历是一种成长,特别是经历了痛。可这一生中,哪个人会愿意主动经历痛呢?可又有哪个人能完全避免痛的经历呢?

…………

马红霞固执地认为沈小山和沈小岭如此听话,是源于“勇闯草原”后的成长,她哪里知道这是董静早晨“棍棒教育”的效果显现——因为疼痛,所以惧怕。

从董静家回来红霞说了情况,额尔德木图笑了,说:这个阿斯根,真不拿自己当外人。行啦,咱们开饭吧。

托娅有些生气,说:这孩子,太没礼貌了,我还以为他去去就能回来呢。走了好几天,到家不说看看他姥爷姥姥,倒跑人家吃上了,不像话。

额尔德木图:小孩子哪有那么多规矩,吃饭吃饭。

一家人开始吃晚饭,红霞趁机便把小山和小岭要去牧点找阿斯根的事儿说了一遍,托娅听了后怕不已,说:这俩孩子,主意太正啦!亏得他爸赶得及时,不然让“野鸡脖子”咬喽,那荒郊野外的可咋整啊?

额尔德木图说:“被奶茶烫过嘴的人,喝凉水也要吹一吹”,但愿这两个孩子长长记性啊。别议论人家了,咱家的阿斯根该好好管管啦,论淘气不在沈家那俩孩子之下。

托娅:就是。爸,那刚才我说他没礼貌你还护着他呢。

“你这孩子——”额尔德木图说不下去了,托娅却呵呵地笑了起来。

红霞笑着说:托娅啊,也就你敢和爸爸顶嘴吧。

托娅刚要解释,院内传来狗叫声,一男子喝斥道:“西日”!

大黄狗“西日”不叫了。

额尔德木图说:来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