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288择字(2 / 2)

加入书签

        没有加冠就没加冠吧,把字取了也好,再说就算不到二十其实也可以加冠的,毕竟自己以后还要长期在外为官,到了二十岁也不可能又给嘉靖皇帝上奏请假,回家行加冠之礼。

        不过孙夫子听到魏老爹的话却是面带难色,他就是一个秀才,自己这个学生给自己长脸,已经是进士,还是传胪,自己能给取吗?

        “夫子,伱是广德的老师,就别推辞了。”

        一边的吴占魁看孙夫子面露犹豫之色,也猜出他的想法,这时候开口说道。

        至于桌上其他人,官职最大的剔除武将,就只有九江府知府,不过他那个品级,自家外甥说不好哪天就到了。

        魏广德的官升的实在有点快,别人都是几年一迁,他直接一年一迁,算起来明年又该升一级到六品,后年到从五品.好像用不了几年怕就赶上自己了。

        何况自己的还是武将品级,可没法给魏广德比。

        现在的吴占魁已经占魏广德便宜了,不管是卫指挥使,还是九江知府或者兵备道都要给他面子。

        还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听到吴占魁的话,孙夫子脸色稍缓微微点着头,不过也快速思考该给魏广德取个什么字合适。

        广德之名,当初魏勐送他来自己私塾的时候他就问过了,因为广德这个名字显得文绉绉的,他可不相信会是一个百户官想出来的。

        当得知是魏勐救助过的一位云游道人所赐,也就释然了。

        道士,最熟悉的自然就是《道德经》,“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不过要给魏广德取个什么字好呢?毕竟他已经是进士,是官场中人。

        古人取名和取字都是非常讲究的,《颜氏家训》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也就是说,男女都是幼年取名,成年择字。

        在择字之前,可以直呼取名,择字之后,除了师长可以呼名,同辈和属下等人,应该尊称其字,而名则只能是自称。

        比如在《论语》中,孔夫子可以自称丘,弟子记事都是称仲尼,孔丘孔仲尼嘛,至于称呼其为孔子,那是后世的尊称,在他那个时代可不会有人这么喊他。

        名与字之间,往往都是有一定的关联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系:一为同训,字为名的诠释,或者出自同一典故。

        比如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与之同样的是,诸葛瑾,字子瑜。两个人的名与字颠倒过来用。

        再有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也是同义。

        二为互补,即名与字互为反义,以期互补,平衡。

        比如韩愈字退之,愈为递进,退之形成互补。

        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是早晨的光线,明亮;晦是晚上的光线,不明亮。

        三为联义,字与名之间有联想,或者是字为名的延伸。

        如关羽,字云长,羽意为翅膀可以飞翔,云长代表天高云舒,连起来可理解为展翅翱翔。

        苏轼,字子瞻,轼,古代马车上前方的横木,《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瞻,向远处或高处看,登车可以远望。

        魏广德名广德,书中原意是“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

        “广德若不足,广德若不足”

        孙夫子嘴角轻松,默念着魏广德名字由来,有点不好补。

        想到这里,孙夫子又想起这段话的后半部分,“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做成器具;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善贷且成?”

        忽然孙夫子想到最后一句,唯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广德不足那就尽其所能,唯求善始善终吧。

        不过孙夫子也没有马上就说出口,而是思考其他释义。

        实际上对于这些古籍,不同人是有不同看法的,就是魏广德名字中广德二字,解释也略有差异。

        只是不管理解为“广大的德不够”,还是“广德不盈,廓然无形,不可满也”,或者“广大而不可复加,则止于此而已,非广也”,其实差异不大,都暗示广德不易,是很难做到的。

        既然难以做到,那就善始善终好了。

        夫唯道,善贷且成。

        贷,施与、给予的意思,在王弼《道德经注》中就有解释:

        “凡此诸善,皆是道之所成也。在象则为大象,而大象无形。在音则为大音,而大音希声。物以之成,而不见其成形,故隐而无名也。

        贷之非唯供其乏而已,一贷之则足以永终其德,故曰善贷也。之不加机匠之裁,无物而不济其形,故曰善成。”

        沉默良久,孙夫子终于说出一句其他人都没听明白的话来。

        “贷之非唯供其乏而已,一贷之则足以永终其德,故曰善贷。”

        说道这里,孙夫子看着正在外面挨桌敬酒的魏广德小声对魏老爹说道:“就叫‘善贷’吧,希望即便广德不足也能永终其德。”

        虽然魏广德没有在这里,也不是魏广德说的,可是取字这样的大事儿,魏广德不可能不知道。

        既然知道,魏家选择了相信自己,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孙夫子把自己的选择告诉他们就是了。

        具体的思考过程,孙夫子当然不会去解释,只需要让魏广德知道他念的那句话,想来以魏广德的聪明应该就明白“善贷”的意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