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895蒙古的条件(2 / 2)

加入书签

        虽然是王妃,但见到俺答汗时,三娘子还是要先行礼。

        <div  class="contentadv">        其实在汉人的礼仪中,三纲五常也被视为最基本的人伦关系。

        三纲五常其实是三纲和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

        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

        这即是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

        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制度下,在一个父系夫权社会里,这种理论是正常的。

        即使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也总得有主从关系,有上下关系,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是自然的原则。

        等到三娘子行礼完毕,俺答汗才面无表情让她起身。

        三娘子这次来,其实也是因为听说大营里来了明国的使者,所以想要在俺答汗这里打听把汉那吉的消息。

        虽然和他没有缘分,但论辈分他也是她的孙子。

        “他在大同过的很好,明国人没有为难他。”

        对于三娘子的问题,俺答汗直接给出了答案,并没有遮遮掩掩的。

        实际上,关于该如何处理和明国的关系,俺答汗不仅咨询了自己掌权的儿子和大部族首领,即便是自己两个妻子他也都是问过的。

        只不过,他并没有把此事告诉三娘子,因为他觉得实在难以开口道出实情。

        “那明国人是为释放把汉那吉设置了什么条件吗?为什么他没有自己回来,而是明国派出使者前来。”

        三娘子不笨,相反在大草原上,部族之间虽然名义上归属在俺答汗账下,但为了各自利益明争暗斗也不会少,只是没有了以前动辄兵戎相见的场面,而是来大汗这里调停。

        总归是家人,三娘子问起,俺答汗也不会隐瞒,当即把明国总督开出的条件说了出来。

        听完俺答汗说出明国人给出的条件,良久,三娘子才开口问道:“大汗以为我们蒙古是否还有光复大都的可能?”

        “除非明人内乱,否则很难。”

        俺答汗对两国力量对比心里是有数的,所以也不会傻不拉几以为蒙古人在战场上可以击败明军,就意味着他们还有势力问鼎中原。

        蒙古人真有那么强大,当初也不会被汉人打回草原。

        也是因为看明白了两国国力的差距,所以他才会收留白莲教那些人,因为貌似也只有他们才有可能引发明国内乱。

        只是可惜,这么多年了,他的支持貌似没有什么用。

        白莲教在山西、山东等地组织的多次暴乱很轻易就被明国官府镇压,根本没有达到削弱明国国力的目的。

        “可我们草原上需要明国的粮食帮助我们过冬,需要他们的棉花、布料制作衣物避寒,需要盐巴、茶叶提高大家的生活。”

        三娘子开口说道,“这些,都需要和大明交易才能达成。

        我们,也才能够在这片大草原上时代生活下去。

        这些年的冬季,实在太冷了,牛羊都抵抗不住这样的严寒。

        若是可以和大明达成和解,冬季来临的时候,我们的部族就可以向南边,迁徙到明国边境上,抵御寒冷。

        甚至在我们缺少过冬粮食的时候,向大明寻求帮助,这样部族里不知道会少死多少人。”

        三娘子是有很强的政治敏感度的,她刚才说的这些,在以前是绝对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因为一旦他们靠近长城,就会引来明军的戒备。

        明国会为此调集大军准备迎战,他们自然就没办法安心在那里生活。

        “你的意思是,本汗应该向那个明国皇帝称臣?”

        说出这话时,俺答汗发白的眉毛微微动了动,显示出他此刻不平静的心情。

        “称臣,当然也不是那么便宜的事儿,至少明国应该给出足够的诚意。”

        三娘子此时却是嫣然一笑,娇媚的面容如同鲜花盛开般绚烂。

        俺答汗只是片刻失神,就镇定下来。

        毕竟他已经不是少年,早已食髓知味,更何况再美又如何,还不是任他摆布而已。

        “伱是什么意思?”

        俺答汗迟疑着问道。

        “大汗现在的心态应该和明国皇帝一样,所以他们应该也是不想继续打下去了。”

        三娘子开始分析起来,俺答汗则是听得不住点头。

        这样的场面,也就是当初赵全等人找到草原时才发生的一幕,此时在大帐中再次发生。

        “你的意思是,我们不打仗,也让明国每年给银子?”

        俺答汗此刻听到三娘子的话,当即心动。

        “打仗要花银子,不打仗,那就是省下银子,省下来的银子,难道不该分我大蒙古一份吗?

        何况,这些所谓的赏银,我们也要拿出购买需要的粮食、布匹和铁锅,否则我们哪来那么多银子买明人的东西。

        如果只是让我们出售牛羊和马匹,汉人压价太狠,说不得我们还要吃大亏。”

        三娘子当即就解释道,“有了这些银子,那些和我们做生意的商人一定会发动他们的关系,帮我们说服他们的朝廷答应下来。

        毕竟这些银子,可都会最后落入他们的口袋,若是谈不成,这生意也就没法做了。”

        “有道理。”

        俺答汗听了三娘子的分析,又是点头,显然他已经认可了她的话。

        “明国的宣大总督既然可以提条件,大汗自然也可以,条件狠一点,让明使带话回去,可以谈。

        顺便派人跟着去看看,王子在大同的生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