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厨艺比拼(1 / 2)

加入书签

此次比赛由3位村民来担任评委,赢得评委喜欢多的一方则胜。

评委一声令下,两人开始起锅生火,张泽贞先将之前切好的五花肉放进沸水当中,煮至几分钟后捞出。然后再将准备大葱切断、生姜切片,放到砂锅的地步。

一开始,两人的进度差不多。但在放配料的过程中,张泽贞不自觉地看向对方,只见王氏很自信地倒入各种调料,然后直接将肉放入锅中炖。

而张泽贞则由于片刻,她再次回忆父亲生前的做法,以及昨日尝试的结果,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了肉的口感。

看着桌子上的八角、酱油、黄酒、白糖和盐,总觉得哪里不对。

对面的王氏看到张泽贞迟迟不下肉,心里暗自窃喜:就这水平,还想和我比,哼。

张扬氏看到女儿有些迟疑,心里很是担忧。

“娘,老妹儿怎么了?”

“就是啊,娘,是不是老妹儿忘记怎么做了?”

“放屁!贞贞昨天尝试了这么多次,怎么可能出差错!”

张扬氏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是赞成儿子儿媳的说法的。

围观村民看到这一幕,也在小声嘀咕:“看来胜负已定了。”

“那也不一定,我瞧前两天,张家姑娘做的烤鱼就挺好,没准人家有更好的想法呢。”

“我看不见得,你想想,张泽贞才做几天饭,王氏可是南城的一流厨娘,普通人怎么能和她比?”

“嗯……”

沉静过后的张泽贞像是开了挂一般,突然清醒了,她迅速将五花肉放进装有调料的砂锅当中,并到下黄酒,刚好过肉的表面。

盖上盖子后,用大火煮滚,待煮沸之后,立刻调整为小火,整个过程不太像是炖肉,更像是熬中药。

对面的王氏看见张泽贞的操作,也是一头雾水,心中不仅嘲笑:这小丫头,竟搞这虚头巴脑的操作,浪费时间。

不出所料,王氏率先完成了东坡肉,已经开始装盘了,而张泽贞则不慌不忙,她要等肉汤熬制只剩一点。

王氏将做好的东坡肉端到五位评委面前,由他们进行品尝。

第一位评委是桃源村的里长:“不愧是南城一绝啊,这东坡肉简直太好吃了,肉肥而不腻,好,好,好。”

第二位评委是一位中年农民:“王氏好厨艺,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坡肉,我觉得胜负已分。”

第三位评委是一名书生,看上去比较瘦弱,他对这道菜的评价也很中肯:“王娘子这东坡肉肉嫩,调料甜口,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吃第一口陷入其中,可吃多了就有些腻了。”

王氏对于书生的这个评价非常不满意,怒怼道:“哼,一看就是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的人。”

三位评委评价完王氏的东坡肉之后,张泽贞这边也准备好了。

她将肉从砂锅中倒出,并在旁边摆放了一些提前做好的蔬菜和果子,整盘菜有一种大团圆的象征。

张扬氏看到女儿的肉终于做好了,心里的那块石头也就落地了,她非常期待女儿的成果。

张泽贞将做好的菜放到评委面前,并行了个礼说:“请给位评委品尝。”

三人一看,相互对视了一眼,点头而笑,显然非常满意这个创意。

他们先后品尝了这道菜,不仅吃了肉,还品尝了旁边的果子和蔬菜,纷纷赞不绝口。

里长率先发言:“张姑娘这道东坡肉十里飘香,味道鲜美,简直是人间绝味儿,还有这果子,搭配着肉一起入口,给人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中年农民却不以为然,“姑娘这道东坡肉虽然鲜嫩,味道不错,但口味是半甜口,这显然不符合传统东坡肉的做法。”

书生则表现得比较淡然,他并没有做过多的评价,只是淡淡地说:“本人读书多年,如今却找不到任何一个词来评价这道菜。我只能说,吃了你的菜,我突然感觉到一种快意人生。”

张扬氏他们听到评委,显然有些不满,特别是那个中年农民,老古董,没文化。

两道菜品尝完毕,三位评委要做出自己的最终选择了。

里正思索前后,站到了张泽贞这边,中年农民当然是选择王氏,就剩下书生了,他的选择将决定今日胜利将花落谁家。

书生思索前后,不知该如何选择,论味道,两人各有千秋,不分伯仲。但论食物体验和摆盘美观而言……

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到了张泽贞那边。

张泽贞看胜负已定,对两位评委行了一个礼,“感谢两位先生的认可。”

众人拍手叫好,张扬氏上前鼓励女儿:“贞贞,我就知道你能行!”

“凭什么她能胜利?”王氏非常不服,对其他两位评委加以指责。

“因为她的摆盘和搭配更胜一筹。”书生解释说。

“笑话!今天比的是东坡肉,不是果子和蔬菜,一把归一码,你们懂不懂?”

“娘子此言差矣,任何菜系本身讲究的就是色香味俱全。张姑娘这道菜这三项标准全都符合,而你只符合其中的两项,她获胜是理所当然的。”

张泽贞听这声音有些耳熟,转身一看,竟然是许悦,她不禁心里一阵:这位高傲的许公子,怎么也替自己说话了,难不成和自己一样,也穿越了?

许悦虽不喜欢张泽贞,但却是一个十分公正之人,赏罚分明,既然自己路过于此,自然要客观评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