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危机(2 / 2)

加入书签

在这一片混乱当中,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前来许平营帐求见。

“草民袁锋,叩见大将军。”

“中原大侠?!”许平听到来人的姓名后颇为惊奇,以前多次劝降,此人都油盐不进,但这次他却带着自己的一些徒弟一直赶来襄城这里投军:“袁大侠请起。”

匍匐在地的中原大侠叫道:“草民有眼无珠,不识抬举,好叫大将军得知,草民在河南还有很多武林朋友,若是大将军不弃,草民这便写信给他们,让他们出来为闯王效力。”

这些大侠们不但有走私盐、铁、军火的渠道,而且个个都是地头蛇,若是有这些人相助,许平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地方情报,并相应地遏制明廷探子的活动,许平见袁锋趴在地上不肯起来,连忙过去相扶。

许平见中原大侠情绪十分激动,就想让中原大侠坐下说话,但中原大侠始终重复着他已经说了无数遍的话——就是要把官兵杀个干干净净。在连续重复这话七八遍之后,中原大侠这个硬汉子突然哭出声来。原来,包括袁锋在内,一共有七兄弟结义,在开封大水中,他的六个结义兄弟全都淹死了。

……

数日后,许平再次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善后问题。

营房扩建等工作进展得都不十分顺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物资,各营指挥官都希望把有限的力量放在收集粮草这项工作上:“大人,我们的粮食是肯定不够吃的。”

“和辎重比起来,我们损失的兵力都是小事了。”周洞天向许平报告问题比预想的还要严重,苦心经营的开封府根据地已经毁于一旦,本来有大量的粮食分散储存在各县,现在这些储备都毁于洪灾;此外还有难民问题,数以万计的难民逃出黄泛区,看到闯营各部收拢散兵的告示后,这些难民就纷纷向闯营所在涌来,表示他们想当兵吃粮:“本来这些都是我们治下的百姓,要是没有这洪水,我们还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衣食,现在却都来吃我们了。”

“有多少人?”

“这几天已经有了五万之多,末将估计很快就会超过十万,”周洞天一脸的难色,虽然他从来不负责内政问题,但基本的了解还是有——那就是许平没有足够的库存,也无法像往年那样从百姓中征收物资了:“这么多张嘴,不要说现在,就是去年大人您也养不起。”

“是啊,我养不起这么多人。”

“还有一个问题,大人,是我们的军纪问题。”紧跟着周洞天,陈哲又报上另外一个更坏的消息:“我们军队中已经出现了掠夺问题。”

“掠夺?”许平叫了一声。

“是的。”

“掠夺难民?”

“是的。”陈哲再次确认,他向许平报告说在洪水过后,闯营的军纪普遍开始出现问题,曹营等同盟军已经开始明目张胆地抢夺民财补充自己,而李自成显得束手无策。

“如果只是其他各营,我们装看不见也就罢了,可是现在大人您的手下也有这种行径,而且绝不是少数。”陈哲拿出一张单子给许平过目,一些近卫营的人名也列在这个名单之上,这些许平的嫡系部下看到友军的行为没人管后,他们也出现明偷暗抢的行径:“我们的军官本来一贯严守军纪,但现在他们对此都态度暧昧。”军官们对此事的反应和他们要求许平优先考虑粮草问题是一致的,对此陈哲忧心忡忡地汇报道:“各营军官都知道我们已经没有多少库存了,他们都想竭力收集过冬的粮草。”

河南西部和南部远远没有经营起来,数万闯军猬集在一地,根本不可能收集到足够的过东物资。

“我手下数营,之所以能严守军纪,靠得是我能保证他们吃饱穿暖。若无法给士兵们足够的衣食,谁都别想维持军纪,就是岳爷爷也做不到。”许平记得岳飞自己就经营多种生意以供军需,所以虽然军纪严格士兵仍可以没有怨言,何况岳飞还是官兵,而闯营更类似土匪。

“如果大人不严禁掠夺的话,我们的军纪就会毁于一旦!”陈哲听到许平的话还以为他是想纵容,作为从不参与内政和后勤的军官,陈哲考虑问题从来都是单纯的军事角度:“大人,军纪是我们的根本,如果没有了军纪,将来我们用什么和新军交战?”

“我当然不会同意掠夺民财,”许平并非不知道陈哲所说,自从他创建近卫营以来,保持战斗力靠的就是严格的军纪:“更不用说正是因为我军的军纪远在官兵甚至新军之上,我们从来不曾祸害河南百姓,他们才会不支持官兵而支持我们这些闯贼。”

没有河南百姓的支持,许平估计自己前两次都没有可能以弱胜强,把新军一而再、再而三地击败,要是河南人视明军、闯军为一丘之貉的话,那下次作战许平就连主场作战的优势都没有了。

“大人英明。”陈哲见许平赞同他的看法心中一宽,连忙问道:“大人有何打算?”

“打算?”许平苦笑一声:“看看孙将军有没有个能变出棉衣、粮食的聚宝盆吧。”

[记住网址.三五中文网]

99mk.infowap.99mk.inf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