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律师南山(1 / 2)

加入书签

scriptapp2();/script

scriptread2();/script“哈哈,葱烧海参!”

“徐大厨,我太爱你了,居然是葱烧海参!”

“话说,我感觉这玩意还是吃不起啊,海参好贵,呜呜……”

“可以啦,原价……啊呸,吉庆那授权价最低都是700,现在如果做的话,我估计能便宜到一两百之间。”

“不止,如果用次一等的海参,也能做到40左右的价格,跟那德……草庆菊花鸡一样。”

“不行,我得@一下我们当地的饭店,让他们都来看。”

“哈哈,我已经这么干了,徐大厨的牌面,那必须得安排上啊。”

徐来的微博下方,粉丝们热情地讨论着。

对于葱烧海参这道菜,大部分人其实是没吃过的。

一来这玩意食材和授权费用都比较贵。

再一个就是,这道菜对厨师的要求也不低,很多厨师压根就不会做。

那话怎么说来着。

某个才食材的价格,决定了这道菜的普及度。

食材价格越贵,这个菜的普及度也就越低。

因为食客吃不起,会做的厨子也少(练手的机会也少),那普及度可不就越来越低了吗?

但万事万物总有一些特例。

这葱烧海参便是其中之一。

哪怕它贵,哪怕它做法复杂,但历经这么多年,无数人在看到海参的时候,还是会想到这道菜。

这几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

因此,这道菜才能做到经久不衰。

“咦,徐大厨这个菜怎么没有改名字?”

“我靠,叫一样的名字,这难道不侵权吗?”

“有没有学法律的,赶紧出来科普一下,这到底侵权没有啊,可别让徐大厨吃亏啊。”

“我是学法律的,我刚刚特地去看了一下吉庆的做法,制作流程不一样,按理说,这是不侵权的。”

一般来说,判断菜品是否侵权有两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首先是名字的相似度。

其次是制作的流程。

前者摆在明面上,接受任何人的监督。

后者一般都不对外。

因此,在过去便有不少饭店投机取巧,在学会了葱烧海参的具体做法后,自己将这道菜改个名字,然后做好后厨的保密工作,悄悄地售卖。

这样不仅能省去吉庆资本的授权费,同时又能保证菜品的品质。

但这样做只能小打小闹,一旦体量起来了或者小有名气之后,麻烦就来了。

吉庆资本专门成立了一个【市场监督】部门。

这个部门的人分布全国各地,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菜谱。

比如说某个人负责葱烧海参。

他就在他所负责的区域内,将所有包含海参菜品的饭馆找出来,然后前去试吃。

一旦发现味道一样,但店家又没有授权,便会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找到侵权的证据然后起诉,就像吴记饭店一样。

早些年的时候,吉庆就靠着这样的手段,打了无数官司,因为获得的利润就高达几十亿。

被这样搞了一轮之后,再没多少人敢这样做了。

一直到徐来出现。

“呼,那就好,那就好。”

“我说嘛,徐大厨怎么可能这么不谨慎。”

“咱可得保护好徐大厨,不然以后吃鲁菜都得看吉庆的脸色。”

“一说这事儿老子就来气,妈的,老子花钱吃饭还特么要这么憋屈,受不了!”

“不行,我得去吉庆的微博下内涵一下,有一起的吗?”

“算我一个!”

“走!”

一小撮人很快就抱成了团,开始搞事。

吉庆资本也开通了官方微博账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