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金融(二)(1 / 2)

加入书签

金本位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

就拿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美元来讲,美元之后与黄金挂钩,一美元约等于一盎司的黄金,大家可以拿着美元直接去银行兑换黄金,因此美元的别称又叫做美金。

银本位是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两种类型:

银两本位是以白银重量“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银币本位则是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

复本位就是同时规定黄金和白银为货币单位基础的本位。实行复本位实际上是同时实行金本位和银本位。

不兑现本位是指不把贵金属作为货币单位的基础,并且规定纸币不兑换贵金属的本位,它又称为信用本位。按照这种本位制,人们可以用一种纸币兑换另一种纸币,但不能兑换贵金属。

这种货币本位的存在是因为后世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金本位或银本位制条件下,一国的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它的贵金属存量,而贵金属存量又取决于贵金属的勘探和开采情况,所以货币供给量不能适应经济变化和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不兑换本位制条件下,政府可以决定货币供给量。因此,不兑现本位制更有利于政府对经济的调节。这种本位在这个时代还没出来,姜元还不认为解放党这边现在有能够让全国信任的本钱,所以这种本位不适合现在的阶段。

最后一种纸币本位,亦称“自由本位制”,是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它的特点是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国家也发行少量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与用以铸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无关。

由于发行纸币是国家的特权,在中央银行国有化之后,国家便委托中央银行发行纸币。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的方式是通过信贷程序进行的,所以纸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货币。这种货币的发行量完全由中央银行控制,发行多了或者少了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

五种本位制度各有优劣,正所谓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本位则是依靠贵金属作为优势,具有很强的信用,但是往往随着贵金属市值的涨跌也会造成货币价值的贬损

纸币本位和不兑现本位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信用,货币的价值和国家信用相绑定。

解放币使用银本位有两大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大方面的原因是中国的历史问题,中国自古就将白银作为自己的本币,拥有悠久的历史,民间接受度高;第二个大方面,目前解放党的信用还不至于让全国人都接受解放党的信用,所以采取非金银本位在本阶段绝对不适合。

采用银本位能够很快就让百姓接受,有利于货币的流通,使用其他本位的货币或许时间长了会有人用,但是最开始绝对会引起大家的不信任,在现阶段最好还是使用金银本位。

这时,一名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问到:“主席,为什么是银本位呢?金子不是更值钱吗?”

姜元解答道:“金本位虽然会使货币更坚挺,但是我们选择货币本位更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现状就是银多金少。

若是我们采用金本位,我们印出一元的钞票,那么我们就要准备一盎司的黄金,而我国金储量本身就少,若是发生挤兑那可会危及到社会稳定,危及到百姓的钱袋子。

还有一个原因,目前我们的生活商品大多是用银子衡量,金贵银贱,若是使用金本位,那么我们一标准单位的货币岂不是无用武之地?印出来的钱百姓却用不上这有何用?”

众人听了解释这才了然,张世钊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年《辛丑条约》规定了我们国家要向十一国(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支付总计四万万两白银,意思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向十一国赔款一两。

这四万万两白银只是表面上的赔款,实际上我们要支付的款项可不止这么点。”

讲到这里,姜元也提起兴趣了,认真看着张世钊,这个里面的事情自己还真的不是很清楚。

张世钊接着说:“与我们签订条约的十一国都是采取的金本位,所以,《辛丑条约》规定,赔款数目虽按银两计算,但须按照白银市价折合为金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