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切磋武艺(2 / 2)

加入书签

“哎呀,别提那些乱七八糟的啦,

你俩赶紧开打啊,

看看到底是昊郢阿兄厉害,还是凌将军技高一筹!”

万萋萋这么一说,景昊郢也有技痒,在想到马上能教训凌不疑这小子,心里高兴,就笑道:

“好,走,

咱们去演武场,让萋萋你看看你阿兄的厉害!”

说完就带领众人,前往后院的演武场,

都是武将,对于相互教技,程始等人也是兴致勃勃,更别提景昊郢和凌不疑都是难得的青年高手,这样的高手过招可不多见啊,

景昊郢和凌不疑最开始都是师从一人,最开始都是学的枪法,据传是前朝霍骠骑传下来的梅花枪法,招式轻巧灵便,变幻莫测,但又势如游龙,气势磅礴,

后来,凌不疑感觉这枪法不适合自己,不知道从哪找了个师傅,又学了戟法,就改用戟,据说是楚霸王传下来的霸王戟法,用起来大开大合,无力无穷,到是颇为适合他,

以前两人多有切磋,景昊郢那时候没穿越,自然是胜少败多,也不低,是基本上没胜过……

这次就不一样了,

场中的两人,你来我往了几个回合,

凌不疑还是用的自己熟悉的赤凤擎天鎏金戟,是前几年皇帝命人打造的,长一丈零八寸,重达六十五斤,大开大合,威猛无比,招式以硬碰硬,犹如一头下山猛虎,让人望而生畏!

景昊郢用的也还是龙胆亮银枪,长九尺二寸,重四十九斤,虽然这抢不重,但是使起来正合适他的枪法路数,来去无踪,快如闪电,招式极为灵巧,就像一条出水蛟龙,让人防不胜防!

随着时间的推移,凌不疑的脸色渐渐的凝重的多了,他没想到这才区区3年没见,眼前之人武艺就提升这么大,招式还是过去一起学习的招式,梅花枪法,他也颇为熟悉,但是对方动作更加娴熟凛冽,虚实相间,衔接可怕,简直是无懈可击,自己现在依靠招式熟悉还可以勉励抗衡,要是换一种……

那边景昊郢也渐渐的摸清了凌不疑的大致实力,这小子果然天赋异禀,年纪轻轻的就有如此实力,换算成战斗力的话,也得90出头,比他虽然稍微差点儿,但也算顶级武将了,他要是没有系统,真不是人家的对手,

想到这里对凌不疑不由佩服了几分,决定用自己的‘自创’的绝招,七探盘蛇枪法,要不然还用凌不疑熟悉的梅花枪法,在打半天也赢不了,怎么让别人刮目相看的,想到这里枪式一变,

柔到极致、险到极致、诡到极致,也快到极致,就好像一条毒蛇伺机在旁随时出咬就是致命一击,

凌不疑面对景昊郢的招式很是难受,他的路数本来就是大开大合,要是招式步入化境,武艺在景昊郢之上还好说,本来就没有景昊郢的快,现在更是有些应接不暇,没招架几招就被景昊郢用枪头指在了咽喉,

凌不疑到也没有气馁,难得的脸上有了表情,感叹道:

“没想到几年不见,世子现在武艺如此厉害,不知道最后用的枪法是学自何人,叫何名字?”

景昊郢看凌不疑认输,哈哈大笑恬不知耻的说道:

“这乃在下自创的,可不是学自别人!”边说还边得意洋洋,估计是受原主影响比较深,这徒然一下子赢了凌不疑,身心从里到外都是舒爽。

凌不疑一听景昊郢自创,顿时一脸怀疑,他还是了解景昊郢的,要说他边关磨炼,生死关头武艺大进他信,要是自创一套如此厉害的枪法,打死他也不信。

景昊郢看凌不疑不信,也不解释,反正这个世界除了自己也没人会,就笑道:

“怎么样,凌不疑,是不是想学啊,想学你就拜师,没准为师心情好,可以教你呢!”

凌不疑现在又恢复了死鱼脸,面无表情的说道:

“免了,你这枪法和我路数不和,学了我也用不趁手!”

景昊郢闻言也点了点头,其实他也知道凌不疑不适合,就是想逗逗他而已。

旁边的几人也都是一脸感叹的走了过来,程始感叹道:

“两位果然不亏是少年英杰,我老程服了,服了!”心里不停的感叹,这两人随便一个自己上去都接不了几招,

万松柏和萧元漪也都是赞同的点头,感觉盛名下无虚士,那凌不疑也就罢了,经常听说如何如何厉害,没想到景昊郢也如此厉害。

万萋萋比他们几个可激动多了,尖叫一声跑到景昊郢身边,激动的说道:

“昊郢阿兄,你太厉害啦,

没想到凌将军都不是你对手,从此以后,我万萋萋宣布,就崇拜昊郢阿兄你一人!

要不是阿兄你长的挫了点儿,我立马嫁给你!”

本来景昊郢挺高兴的,一听后面差点连抢都把持不住,没好气的看了万萋萋一眼,

“后面那句话,咱能不说吗?”

其他几人闻言都是哈哈大笑,就是凌不疑嘴角都抽搐了好几下,好不容易才忍住不笑!

接下来几人都上场切磋了几下,毕竟都是武将,连万萋萋都有几分武艺,兴致勃勃的下了好几场!

然后切磋完事又下场喝了一会儿,凌不疑也很给面子的留下来吃了几杯酒,最终这场宴席算是主宾尽欢。

第二天,景昊郢就告辞众人,准备先到并州把虎豹骑交还给父亲,然后在回京都。

他走后没几天,朝廷的诏令也到了,除了命令王淳,凌不疑等班师回朝以外,也让万松柏和程始等几位留守多年的武将回京受赏另有重用。

到了并州,景昊郢除了交还虎豹骑之外,也简单的和老爹靖王聊了聊,主要是商量是否找个时机撤出封国,全家一起回京都,

毕竟景昊郢知道,虽然现在经历的王朝太少,还看不出来,但是往后几千年没几个异性诸侯王有权有势能得善终的,不如趁着现在急流勇退,没准还能捞点好处,比如说多点食邑什么的。

相信他的便宜舅舅会承这份情的。

老爹靖王听了景昊郢的话大吃一惊,要知道,这个时候距离春秋战国还没多少年呢,分封诸侯王是很正常的事儿,你像前朝,虽然异姓王很少,但是同性王多得是,而且基本都有封国军队,好像也没什么事儿,

不过他对于景昊郢的意见还是很重视的,虽然现在皇帝仁和宽厚,自家娘子也是皇帝亲妹,估计问题不大,

而且因为前朝诛杀武勋太多,现在的皇帝也怕落下一个刻薄的名声,但是难保后世几代帝王也都如此,想到这里,老爹靖王表示考虑考虑,但是目前这个状态还不宜变动,先静观其变比较好,

因为这不是一家就可以动作的,还有其他几个王爷,总得找个合适的时机再说,

景昊郢的意思是反正不想造反,还不如趁早还军政与中央,落个好名声,

有了好名声也相当于多一层保护伞,再加上自家也有皇族血脉,无官一身轻,有地位就行了,你看看我大清,那些王爷多自在啊。

scriptapp2();/script

()

scriptchaptererror();/script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