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准备养猪(2 / 2)

加入书签

技术人员都说行了,第二天一大早,孙少安立马信心百倍的去找老丈人田福堂商量,

准备让田福堂召集各大支委开会讨论,

没想到田福堂一听就连连摇头,推心置腹的跟孙少安说道:

“少安啊,

我不赞成你现在开猪场,这个开猪场可是一个大事情,那是有风险的,

这个猪场要是搞好了也就罢了,要是出事儿了呢?

你想想你是什么后果?大家伙儿能绕了你?

就算你是好心,也难保别人不会多想,

别忘了,金家湾的金俊山和金俊武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你现在还没有正式接我的班儿,一动不如一静,你明白吗?”

孙少安闻言先是一愣,然后明白了田福堂的意思,顿时有点儿哭笑不得,

他本来就对支书这个位置不是那么看重,只要想做一点儿事情,能帮助社员们摆脱平困,减轻负担就行了,于是笑道:

“爸,我现在不想这些,这个支书我当不当都无所谓,

我现在就想着一心一意的把咱们双水村的光景过好,

只要是能为社员谋福利,其他的我不在乎!”

“哎呀,你这碎娃,你不在乎我在乎啊,

你现在是我女子的男人,我能不为你着想?

听我一句劝,少安啊,这步子不能迈的太大了,

我都替你想好了,先安安稳稳的,等过两年你接了我的位置,

干上个两三年,咱们在好好运作一下,说不定你能和润叶一起去县城呢!”

看着田福堂说的这么直白,孙少安也知道田福堂是为了自己好,但是他并不想要去县城,想要在双水村的土地上凭借自己的努力干出一片天地,于是语气坚定的说道:

“爸,无论如何,我还是想试试,

咱们农民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我就想着能做点儿什么,让咱们农民能够抬起胸膛做人,哪怕失败了,我也不后悔!”

田福堂闻言稍微沉默了一下,他也是农民,咋能不知道农民的苦呢,不过他经历的多了,年龄也大了,没有那股冲劲儿了,再一想到失败的后果,他就忍不住摇头,又是开口劝了孙少安两句,

结果看孙少安还是一片的赤诚,田福堂只能是暂时的妥协,

勉强答应召集一下各大支委开会,看看大家伙儿的意见,

两人当即一起到了村部,打开大喇叭广播了一下,

等人到期了,孙少安就热情洋溢的把想法说了说,

孙少安话音刚落,金俊山就明确的表示反对,他是纯粹的不想让孙少安出这个风头,虽然听上去好像是个好主意,但是他觉得要是让孙少安再这么干下去,双水村就没他的立足之地了,于是立刻说道:

“不行,这不成,咱首先不说那个储备粮能不能动用,

咱就说这集中养猪,那么多头猪放到一起样,

万一有什么传染病呢,那么多头猪养在一起,一但得病可就不是一头猪了,

猪要是都死了,谁负责?谁能负的了这个责吧?”

孙少安闻言立马解释道:

“俊山叔,这个事情你不用担心,我都想好了,

咱们开始之前,先去县里的防疫站问一下,问问这个怎么防疫,

有必要的话,请人家来看看,尽量减少这个染病的机会,这个问题还是好解决的!”

金俊山闻言呆了一下,没想到孙少安还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马上反应过来说道:

“那也不行,这疾病哪有百分百能够防住的,

这风险还是太大,我绝对的反对!不赞成!”一边说一边是连连摇头。

旁边的金俊武闻言也略显担忧的说道:

“集体养猪到是个好事情,但是会不会太冒险了?”

金俊武到也没有什么坏心思,他这两年对孙少安的所作所为还是比较服气的,不过他是本身就是保守一点儿的人,所以听到这大动作,就有点犹豫,

田福堂本来就不怎么赞成,看金家湾的两个都反对,正好符合他的意思,忍不住微微点头,然后冲着孙玉亭使眼色,

孙玉亭收的了田福堂的信号也表示反对,大谈储备粮的重要性,他对于那些文件条例背的很是清楚,屋里哇啦的说一大堆,反正就是一个意思,也不赞成。

倒是会计田海明还年轻,思想上也有闯进儿,赞同了孙少安,

“干啥子事情哪有不冒风险的,少安也说了,会跟防疫站联系,那这个风险就没有那么大,

跟广大社员的福利比起来,我觉得这个事情可行!”

现在就算是三比二,就剩下田福堂没有发言了,只见田福堂先是干咳了一下润润嗓子,然后才开始慢条斯理的说道:

“这个大队集体养猪啊,肯定是个好事情,既能减轻社员的负担,还能增加集体的收入,

少安的这个主意还是不错的,为了社员着想嘛,这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俊山他们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既然形不成统一的意见,我看就暂时搁置吧!”

田福堂这么一说其实也就相当于反对,毕竟他是支书,他要是同意的话,是可以通过的,

说完田福堂又生怕孙少安在坚持,立马又说道:

“大家都挺忙的,没有什么事情,那就散会吧!”

金俊山一见田福堂是这个态度,马上明白了田福堂的想法,忍不住一阵懊恼,心想刚才真是失算了,

还不如刚才同意呢,没准孙少安这事儿干砸了,还是个机会呢。

不过这时候最怕别人说立场不坚定,所以他一时半会儿到也不好改口。

散会之后,孙少安还是不死心,开始游说田福堂和各个反对的支委,

见效果不大干脆发动了全体社员,一起向村委会施压,

群众社员自然是全员赞同的,不说别的,不用自己出粮食养猪,这就是最大的好处,

简直是一呼百应,连一个反对的都没有。

scriptapp2();/script

()

scriptchaptererror();/script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