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茶篇:第六十三章 佛诞节(2 / 2)

加入书签

上了马车之后,看着自家二哥准备的满满当当的香烛、水果、鲜花,冬暝摇了摇头:

“也难怪你和大哥俸禄那么多,却一直攒不了什么钱。”

“你们的血汗钱,都拿取共计那些道士和尚了,这年头,那道士和尚,有农田有钱财,还不用服徭役,我也去出家算了。”

朱云幽幽说道:“三弟若是有这份心,那更好。常伴青灯也好过在镇魂司打打杀杀。”

“二哥可为你找寻一位有修行的师长,让他亲自为你剃度。”

“……”冬暝张了张口:“谢谢二哥好意了,我就随口一说。”

……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两人来到了西明寺。

冬暝看着眼前热闹的几乎要将寺门都挤破的香客,不由地啧啧称奇:

“啧啧,太宗时期魏王的宅邸,如今成了寺庙,倒是也有趣的很。”

朱云羽扇轻轻拍了下冬暝的脑袋:“不得无礼,这可是高宗皇帝下旨修建成的佛寺。”

“走,跟我进去吧。”

此时,人来人往的香客,正将自己带来的瓜果供品都放到和尚的手中。

冬暝看着那些和尚一个个满面红光的,不由撇了撇嘴。他自然是知道,寺里也是有真正高修为的僧侣在的,不然镇魂司内也不会有经受佛法加持过的兵器。

只是看着这些笑的一脸贪婪的和尚,冬暝总觉得还是有些跟寺里的庄严宏伟,有些格格不入。

“这不是朱云施主吗?您也来了?”

忽然,迎面走来一名看上去年过中旬的高瘦和尚。

“原来是玄心监院。”朱云双手合十,破天荒地竟露出一丝笑容:“我所带来的瓜果供品就在马车之上,数量太多,我拿不过来。”

“烦请慈心监院,安排僧侣亲取一下。”

玄心监院连忙笑道:“多谢朱云施主慈悲,里面请吧。”

说着,便亲自带着朱云和冬暝进入主殿之内。

朱云瞥了冬暝一眼:“怎么了?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冬暝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你竟然会笑!”

“?”朱云略带困惑地打量了冬暝一眼:“你是不是觉得,你现在年纪大了,我收拾不了你了?”

冬暝顿时缩了缩脖子,老老实实地跟在朱云后面。

看着朱云颇为虔诚的三跪九叩,冬暝摇了摇头。

因为爹娘的惨死,冬暝一贯是不信这些漫天神佛的。

每次看着那些恢弘的神像,冬暝都忍不住想,如果这漫天神佛真的存在,亦或者真的显灵的话,自己的爹娘本本分分了一生,怎会落的那般下场?

每每想到此处,冬暝便觉得,自己的大哥二哥是做无用功一般。

朱云似乎也知道,冬暝从来不信这些,所以只是每年的时候带他过来看一看,倒也没有强迫冬暝一起行礼。

忽然:

“呜呜……呜呜……”

一阵仿佛是孩童的哭泣声传入耳中。

冬暝一愣,心里不由困惑,这寺庙之中,怎会有孩童啼哭?难不成,是跟爹娘走丢了吗?

他下意识的看向四周,却不见落单的孩童。

可耳边传来的那阵哭声却越来越刺耳,越来越激烈。

一时间,冬暝只感觉头疼欲裂,他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又感觉仿佛有什么东西堵在嘴巴里一样。

渐渐的,天旋地转之下,冬暝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绿油油的田地。

这些田地很模糊,冬暝眯着双眼,却看不清种了什么。

却隐隐的,闻到了一股血腥味。

“冬暝……冬暝……”

耳边又再度传来呼唤之声。

冬暝猛地一惊,回过神来之时,却见自己一头冷汗地站在那里。

朱云眉心微皱:“你怎么了?”

冬暝回想着刚才看到的,不由地摇了摇头:“说不好,也有可能是我这段时间累着了,梦魇吧。”

朱云点点头:“既然身体无碍,就跟我进去吧。今日佛诞节,寺里会有素斋。”

“之后便是听闻住持讲法,等晚上佛灯会结束之后,我们就能离开了。”

冬暝嘴角抽抽:“二哥啊,你……真是给我安排的明明白白。”

朱云却道:“你接连处理了几件大案,心神俱疲。听听佛经,也许能让你静静心呢?”

“二哥知道,你不信佛,也不信道。不过修身修心之法,和宗教无关。”

“横竖听听,也是好的。”

说着,朱云便带着冬暝跨入内院之中。

行走在布局精妙的石子小径之上,冬暝忽然看到,不远处有几个和尚匆匆跑过。那些和尚看上去一脸惊慌和恐惧的样子,嘴里似乎念叨着什么。

只是,距离太远,有些听不清楚了……

【作者题外话】:小科普:

唐朝本身是有一些特定的节日存在的。

本文当中,出现了佛诞节和降圣节。

所谓佛诞节,就和现在的浴佛节有些类似,只是唐朝的叫法。

唐朝的佛诞节,一般是农历四月初八。之所以会有佛门兴盛,主要还是在于玄奘西行取经回归之后,对佛教文化的普及。

不过,李唐王室本身是崇尚道教的,所以在佛教兴盛之前,道教才是国教。

但是武则天上位的时候,为了向老百姓宣扬,自己乃是上天注定的皇帝,便宣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

因此,这两件事情,无意间促成了佛教在唐朝时期的昌盛。

后来唐玄宗时期,佛教地位稍有回落,但总的来说,已经彻底发展开来。

西明寺本身是唐朝时期很有名的寺庙。最初乃是隋朝杨素的宅子,后来唐太宗时期赐给了《括地志》的编撰者,魏王李泰作为府邸。

于唐高宗时期,修建成了西明寺。

而道教方面,玄宗时期,很多的公主,到了一定的年岁,非常热衷于去观里清修,封号真人。

因而那段时间,也算是佛道文化开始相融的初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