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池变幻 河中鬼女(2 / 2)

加入书签

“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老人被吃完之后,中年人当中,必然会有反对的声音出现。”

“届时,这个祭祀,就玩不下去了。”

“甚至,如果祭祀的真实面目被曝光,还有可能引起民变。”

曼铃君也附和道:

“再说慧心师,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说,就目前来看,人面蛇到底是不是她制作出来的,还不好说。”

“但是……为何她要如此麻烦的,在碎叶城弄这种邪教?”

“就目前而言,这对她,似乎也并无太多益处。”

冬暝摇了摇头,他也是有些郁闷。

现在整个白雾,都将城池吞噬了。

想要一探究竟,就必须等到白雾消散。

可刚才,他们也看到了那些老百姓的下场。

这城池……恐怕已经成为一座死城了!

忽然,城池之内,似乎传来一阵说不清的呜咽之声。

隐隐约约的,仿佛有许多人在哭诉。又有许多人再咆哮。

虽然很模糊,可从这呜咽声中,冬暝三人还是听出了一阵满怀怨恨的毛骨悚然。

紧接着,滚滚白雾,竟开始鼓动起来。

这让冬暝三人不由地有些紧张。

难道……这白雾还要继续扩散吗?

下一刻,惊疑一幕发生了!

随着一阵没来由的冷风吹过的刹那,滚滚白雾,竟不断的鼓动,然后消退。

可当映入眼帘的城池出现在三人面前之时,他们愣住了。

只因为,此时的碎叶城,和他们所看到的碎叶城,有了很大的不同。

不论是城墙,还是建筑的风格,简直就像是一座完全不相干的城池!

“这……这是碎叶城?”曼铃君有些困惑:“还是说……这是慧心师的仪式,所产生的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的护城河畔,又开始出现一阵异动了!

浑浊的河水,开始“咕嘟咕嘟”冒起了水泡。

紧接着,一阵哭诉之声,由近至远,徐徐传入三人耳畔当中。

“哗啦……”

“哗啦……”

随着护城河内升起道道涟漪之下,竟是出现了一个个身着青色服饰的女子,缓缓从河中走出。

粗略看去,至少上百之数!

她们一个个头戴华丽的金丝冠冕,还有身上的青绿色服饰,也颇为华贵。

一双染红指甲的青灰色双手,则是握着一把油纸伞。纸伞满面猩红,如滴血一般。

而伞面之下,她们每个人的眼睛,竟然都是闭着的,而且从眼角处,还隐隐流出道道血泪!

这一幕,看的三人愕然无比。

“这……这不是我唐朝士族女子的婚服吗?”曼铃君不由说道。

冬暝眉头紧锁,不禁道:“的确,这是我唐朝女子婚嫁时,会穿的衣服。只是……怎会从护城河当中出现了呢?”

裴亮却说道:

“不,不一样。”

“这不是婚嫁的服装,而是一些士族、官员的女子,在特殊时节之时,才会取出的朝服。”

冬暝不禁问道:

“这……莫非有什么区别?”

裴亮点点头:

“婚嫁之时,女子虽也以青色服装为主,但要根据户籍、地位,搭配不同的配饰和妆容,服装的奢华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而且,若是婚服,她们也没有盖头和团扇,这不符合规矩。”

“不过,细细看去,她们的服装,又几乎是统一的。”

“这种情况,我只在一种地方见过。”

“就是……在军中嫁娶的娘子!”

冬暝露出恍然之色。

不错,士兵只要到了一定的职级,他们的家眷也会得到相应的封赏。服装上,便是最大的体现。

所以,眼前这些女子,若不是身穿婚服,那就是一些军官的妻子,才会被发放的朝服。

裴亮却又仿佛想到了什么:“仔细看来,这城池整体的建筑风格,有点……像是王方毅

将军修筑的碎叶城?”

“什么?!”

冬暝和曼铃君顿时看向裴亮。

裴亮却仿佛确定了一样:

“不错,肯定是这样的!我们现在站在高坡之上,你们看,这进入城池的路线,是不是和刚才变化了不少。”

冬暝和曼铃君这才发现,刚才他们跳入护城河当中以后,便直接走到了高坡之上。

但是现在看去,整个出入口的位置,虽然依旧在在那里,但却无端多了不少密林,蜿蜒曲折的,如同迷障一般!

若是按照这样的路径走到城门口,至少要比刚才慢上双倍的时间!

顺着裴亮的指引,冬暝也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地方。

那就是,护城河畔,那城池的青砖,似乎……崭新了不少?没有了一些仿佛被岁月侵蚀的腐朽痕迹了。

显然,就眼前城池所展现的情况来看,这城池修建好的时间,应该不算很长。

就在这时,这些身穿军营朝服的女子,竟又转身,仿佛从河中采摘着什么。

片刻之下,当她们的手,从河中伸出之后。

定睛一看,那竟是……一株株猩红的鬼面曼陀罗!

【作者题外话】:小贴士:

本文当中提到的王方翼,是唐初时期的大将军。也是他,真正意义上,修建了碎叶城。

根据《新唐书》记载:“方翼筑碎叶城,面三门,纡还多趣以诡出入,五旬毕。西域胡纵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

也就是说,这位将军修建的碎叶城,入口太过迂回曲折,以至于那些胡人进入之后,都晕头转向。

无奈之下,胡人们也只有老老实实,带着礼物来拜见。

也正是这位将军将碎叶城修筑妥当之后,碎叶城便顶替了“安西四镇”当中的“焉耆”。成为了新的西域重镇之一。

后来,此处经过战火、叛乱、于武周时期重新收回,又于玄宗皇帝时期割让,因此在城池的布局上,自然会有很大的区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