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薛延陀撤军(2 / 2)

加入书签

        吐迷度心里骂了一句,肃容道:“吾乃粗人,不识军略,只知以二王子马首是瞻!您说撤就撤,吾悉听遵命,您说打就打,回纥铁骑听候您的调遣,甘为先锋!”

        他早看透了大度设的脾性。

        志大才疏、好高骛远,且自私自利、残暴成性,最要命的是遇事犹豫难以决断,这等人岂有胆子彻底违抗可汗的命令,率领数万大军硬撼雁门关,挑起薛延陀与大唐的全面战争?

        之所以问自己,不过又是耍小聪明,意欲试探自己的忠诚度而已……

        听了吐迷度坚定的话语,大度设果然面容稍霁,温言道:“回纥亦乃铁勒一部,吾等祖上尽皆血脉相通,吾又岂能人心看着回纥铁骑以血肉之躯去强攻唐人之坚城?论起骑兵野战,唐人或许不是薛延陀的对手,但是论起固守坚城,薛延陀差距唐人远矣……”

        安抚了吐迷度几句,继而高声道:“唐人已然早有准备,若是强攻雁门关,定然损失惨重,无奈诸位之主帅,不仅仅要带领你们建功立业掠夺财富,更要将你们活着带回去!否则尔等之妻儿父母在草原之上日夜啼哭悲伤不已,吾又岂能心安?”

        环视一周,见到这番言语果然打动了不少人,心中略微得意,大声道:“听吾号令,即刻撤军!吾等返回定襄城,将其攻占,从此之后将整个白道川都纳入汗国版图之内,吾等子子孙孙,皆能在此温暖之地放羊牧马!”

        “二王子威武!”

        “吾等听二王子的!”

        ……

        没人愿意打仗,即便是习惯劫掠为生的薛延陀人,亦是如此。

        活着才能享受佳肴美酒、汉人女眷,而打仗就意味着死人,况且大唐覆灭東突厥之战就在十几年前,其纵横天下所向无敌之威势非但未曾减弱,反而愈发强横,谁愿意同这样的敌人作战?

        故而大度设的选择顿时得到拥戴,临阵后退乃是胡人为之耻辱之事,这时候反而为大度设获得了一个“爱兵如子”的好名声,很是收割了一波忠诚度……

        大度设冷冷看了一眼一箭之地意外列阵的唐军,那铮亮的盔甲雪亮的陌刀,令他无比艳羡。

        東突厥也不会冶铁,但是他们能够统治草原上最善于冶铁的部族,从而得到很多锋利的兵器甲具。然而薛延陀几乎完全继承了東突厥的疆域和部族,却那些擅于冶铁的部族却宁可西迁,也不愿意接受薛延陀的统治。

        反倒是回纥与其关系良好……

        这就导致薛延陀骑兵固然数量雄霸草原,但是论起兵器甲具,还不上自己的马仔回纥人……

        而大唐的冶铁水准,则又是另一个境界。

        收起脑袋里这些个不合时宜的念头,大度设再也不理唐军,调转马头,快马加鞭,沿着原路返回。

        在他身后,浩浩荡荡的数万薛延陀骑兵尽皆策马相随,犹如风卷残云,在大地上刮起一股凶猛的飓风,将地上的冰屑雪沫卷上半空,气势骇人。

        数万人的队伍并未因为撤退而混乱,薛延陀骑兵后阵变前阵,井井有条的缓缓后撤。

        大度设心情很是抑郁,此番未能可竞全功,只是消灭了突厥人的狗腿子栗特人,与想象相差甚远。若是不能攻占定襄城,此番回到牙帐之后,必然受到父汗极其严厉的惩罚。

        可那定襄城有唐军最精锐的十六卫当中两个卫把守,如何夺得下来?

        心情烦躁,干脆不再去多想,且等到返回大营,看看定襄城的形势再说。

        正自打马前行,倏地,一支冷箭从路旁陡峭的山岭之下直直射下来,猛地射中大度设的右肩。

        大度设狂吼一声:“敌袭!”

        然后一把拽去头顶的头盔,忍着剧痛抽出腰刀将箭杆斩断,又解去身后的披风,伏在马背上策骑冲进已然开始混乱的骑兵阵列之中。

        他可不想成为埋伏在暗处的敌人的活靶子。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