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诗刊《晨星》(2 / 2)

加入书签

晚上躺在炕上,老两口还不禁感叹:“小宁真是找了个好对象啊!”

结婚后,孙小宁仍旧在博览书店上班,还是临时工,但心态早已和以前不同,有了婆家和丈夫给的底气,她不再看重出版社的那个编制,但工作上仍是尽心尽力。

这天她正在店里上班,几个学生推门而入,孙小宁并未在意。

可几个学生却走到了她面前,喊了一声:“姐姐!”

孙小宁这才认出来,眼前这几个人好像是去年暑假的时候来过店里。

见她认出了他们,学生们很高兴,从书包中掏出了一个小册子交给孙小宁。

小册子的封皮很简朴,封装也很粗糙,一看就是自己印的,封皮上写着“晨星”两个字。

“这是……”

“姐姐,这本小册子叫《晨星》,是我们燕师大诗社出版的。我们诗社实在是太喜欢去年你写的那首诗歌,就私自做主把那首小诗印了上去。”

孙小宁闻言翻开小册子,只见丈夫那首小诗被放在了第一页,署名是“书店里的人”,有些不伦不类,跟西川、海子这种笔名比起来毫无诗意。

孙小宁并没有介怀,看到丈夫写的诗被刊登在杂志上,尽管只是个学生们自发印制的刊物,但人家说了,是燕师大的学生,那可都是天之骄子,能得到这些人的认可,足以证明丈夫的才华。

孙小宁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神色,学生们观察着她的脸色放下了心。

他们并没有说实话,去年他们在书店央求孙小宁抄诗之后,这首诗并没有第一时间在学校里流传开。

年初燕京大学的诗社推出一本诗歌刊物《雨花石》,受到了燕京地区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和追捧,这种趋势甚至在向国内其他省份的大学扩张。

这让一向自诩以文科见长的燕师大觉得很没有面子,诗社咱们学校也有,诗歌爱好者咱们学校更多,凭什么让你燕京大学专美于前?于是燕师大诗社便雷厉风行的搞出了这本《晨星》。

可《晨星》问世之后并没有获得燕京大学《雨花石》那般的热烈追捧。

诗社成员们几番探究,最终确定,还是第一期刊物作品的质量与《雨花石》有一定差距。

于是他们痛定思痛,把约稿范围扩大范围,并不局限于诗社成员以及学校的诗歌爱好者中。

这诗有人想起了在老家书店遇到的那首小诗,便把这首诗给刊委会过目,大家都觉得这是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再加上当时第二期刊物急于印刷,便自作主张把这首诗放到了《晨星》上。

第二期《晨星》发表之后,成绩确实比第一期强了不少,影响力也逐渐向燕京各大高校扩张。

尤其是开篇的第一首小诗《门前》,以其清新、童稚而又唯美的气质,打动了无数诗歌爱好者的心弦。

而这次这帮学生们来到书店,除了要为先斩后奏的事情道个歉,也抱着别的心思。

“姐姐,实在是不好意思。杂志当时实在是太缺稿件,所以就贸然用了您的诗。”

孙小宁摩挲着粗糙的封面,笑着说道:“没关系,挺好的。”

见她面带喜悦,学生们觉得自己要提的那件事有门了。

“姐姐,其实……我们还有一件事想麻烦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