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欲买桂花同载酒108(2 / 2)

加入书签

    安正九年正月,礼部尚书联合朝中多名御史,弹劾刑部尚书唐今卖官鬻爵,收受贿赂。

    后经三司查明,此乃故意诬告。

    故意诬告者——礼部尚书及多名御史皆遭到降职。

    六月,各部官员推举刑部尚书唐今兼任礼部尚书之职。皇帝应允。

    八月,民间有传言,金银不缺者,皆可与朝中某位大人买官。

    十月,有武将于午门前与刑部尚书唐今发生口角。三日后,该名武将因殿前无状,被问罪,贬职西南。

    十一月,大将军薛忱于金殿之上质疑刑部尚书唐今党同伐异,构陷忠良。

    十二月,有礼部官员上告大将军薛忱居功自傲,意图谋反。薛府上下皆被彻查,满府仆从被尽数下狱,在刑部大牢中关押了多日后,方才被放回。

    唐薛二人交恶之事,传遍京城。

    ……

    安正十年三月,孔太师因年老力竭,暂卸丞相一职,于府中休养。

    其弟子唐今与薛忱上门看望,于府中遭遇。

    据孔府下人所言,二人相看两厌,坐于一室却未曾与对方有过半句交流。

    六月,因孔太师身体迟迟未好,朝中诸多官员推举唐今接任丞相之职。此举招致兵部、户部、御史台及一众武将极力反对。

    七月,皇帝命兵部尚书接任丞相之职。三日后,兵部尚书自马上跌落,身受重伤。

    八月,多部官员联名上书推举唐今升任丞相。反对之声众多。

    然而没过多久,朝中反对者皆接连遭遇大大小小诸多意外。

    其中,大将军薛忱府上更是意外走水,若非老天有眼降下雨水扑灭了大火,只怕满府都要毁于这一把火中。

    次日,薛忱于金殿前与唐今爆发冲突,险些动手。

    后二人皆遭到皇帝训斥。

    九月,朝中反对之声相对减小,但针对唐今的弹劾越来越多,在众部官员的推举之下,皇帝最终取了折中之法。

    皇帝下令,丞相之职暂留与孔太师,若他身体好转,则由他继续担任丞相之职。

    但在孔太师身体好转之前,就由唐今代行丞相之权。

    名义之上,唐今依旧只是刑部、礼部尚书。

    可谁都知晓,如今真正的丞相,就是唐今。

    安正十年十月,就在唐今代行丞相之权一月后,朝中曾弹劾过唐今的多名官员接连被查,其中近一半的官员因各种理由遭到贬职。

    一时之间,朝中人人自危。

    京城有人编造歌谣,唱骂奸相误国。

    ……

    安正十一年正月,皇帝感念薛家多年功绩,欲升大将军薛忱为正二品大将军,遭唐今等多名官员反对,后不了了之。

    二月、三月、四月,朝中针对唐今的弹劾连续不断,然最后遭到问罪的,却都是弹劾者。

    七月,商国边境的几座城池遭到边夏士兵小队多次骚扰。半月后,逐渐演变成小规模战役。

    经过长达七年的休养,夏军此次来势汹汹,大有要将七年前割让给商国的土地尽数拿回的意思。

    八月,在经过百官商议之后,将军薛忱于金殿之上立下军令状,誓于一年之内击破夏军,若不能做到,则以人头谢罪。

    十日后,大军出发。

    大军出发当日,还发生了另一件让京城中人津津乐道的事情。

    那多年来不知为何,始终不曾与奸相决裂的孔太师,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退还了奸相的拜师礼,将那奸相,逐出了师门。

    ……

    “唐大人,陛下想见一见您。”

    熟悉的话语,这么些年唐今都已经快听腻了。

    不过相比于从前,这道声音中的恭敬似乎要真实了许多,那往日的“召见”也变成了如今的“想见一见”。

    唐今刚好处理完手上的一份公文,她放下毛笔,却依旧稳稳坐在位置上并没有起身。

    她托着下巴语调松懒,带这些无奈的模样:

    “陛下若有什么事情,托公公传个口谕不就好了?公公也瞧见了,这么多弹劾本相的折子都还等着本相一封一封地打回去呢,本相实在忙得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