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不信谣不传谣(2 / 2)

加入书签

    特别是这烧酒,不能用粮食酿造,只能用各种果子酿,大大影响了产量。

    “咱们灵州不缺粮,你说弄点粮食在这边酿烧酒如何?”薛万彻胆挺大,不顾朝廷现在禁屠沽的禁令,想在灵武开锅酿酒,很明显,他是也想在这烧酒市场里插一脚,想跟武怀玉合伙。

    可武怀玉却顶多愿意分些酒给他经销,是不愿意公然违抗朝廷禁令用粮食酿酒的。

    “都督啊,灵州虽是塞上粮川,可如今要备战,这粮食虽有些积储,可不敢轻动啊,现如今连长安的禁酿令都没解除,我们边关哪敢乱来。”

    见武怀玉这态度,薛万彻也不好多说啥,他倒不认为武怀玉是遵纪守法,更多的还是认为武怀玉不想让他入伙罢了。

    这事不好强求。

    如今的武怀玉可不是能随便拿捏的,在这里是跟他平起平坐的。

    薛万彻转头提起私铸的事情,铸铜器和私铸铜钱、银钱,现在灵州很兴盛,有完整的产业链,制造、售卖、流通一条龙。

    灵州铸的波斯银币,甚至成为河西、西域一带商贾百姓们使用钱币的主要来源,高昌国等铸造的波斯银币都没灵州铸的多。

    不论成色还是数量,灵州铸的仿波斯萨珊银币都是又多又好。

    一文仿波斯银币,能兑三十二枚开元通宝,铸银币这业务,利润很可观,什么突厥、粟特等来贸易,带来的银子,最后基本上都会进入灵州的银币作坊,变成精美的仿波斯银币。

    而这些私铸作坊,也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早在李道宗手里时,就形成了规模和组织,从都督府的官吏到边军的将士,加上许多豪强商贾,在这里面都有一份。

    所以才能一直这么兴盛,因为上下都参与,给予方便。

    现在灵州私铸这块遇到点问题。

    银料不足,铜料也有些不足,而需求却反而更大了,边市和丝路的兴盛,需要更多的货币支持。

    “我建议把铜料都拿来铸铜钱,减少或停止铸铜器。”

    薛万彻的想法却恰相反,他打算停止私铸铜钱,而是铸铜器。

    甚至想销钱铸器。

    灵州的私铸钱,相对来说,还算精美,不算太恶,用料还是较足的,不过相比起朝廷的开元通宝来说,其实还是偷工减料了的,这也是私铸赚钱的关键。

    朝廷开元通宝钱,各地设立钱监,铸钱炉,主要就是设立在那些铜矿产地,以开采的铜料就近铸钱,然后再运调各地,因为全国统筹,用料足,加上运输成本等,还有管理等成本,所以铸钱成本挺高,往往铸造发行一千枚铜钱,最后成本也就达八九百钱,甚至有时还要亏本。

    而私铸往往是在那些交易兴盛的工商城市,用的是市场上的铜料,甚至直接用市面上的铜钱融化后重新改铸。

    有三百官钱融铸成五百私钱的,甚至有调整材料比例等,这使的私铸钱的利润很高。

    灵州这边的私铸铜钱,依托灵州这个大市场,利润能稳定在百分之八十左右。

    但是销钱铸器,把官钱销毁铸成铜器,利润却有百分之三百六。

    私铸钱和销钱铸器间利润相差很大。

    现在灵州铜料不足,甚至朝廷也明知灵州这边销钱铸器、私铸钱情况严重,所以如今有个潜规则,不让铜钱出塞,朝廷需要支出的地方,都用绢布代替钱拨给。

    朝廷这样做,目的就是不让灵州再薅朝廷羊毛,毕竟朝廷现在拼命,一年也只能铸钱三十万贯左右,铸币量实在太低,那边铸,这边销,谁吃的消。

    干脆让朔方陇右河西地区,不再输入官钱。

    要用钱怎么办?

    私钱或旧钱,兼以绢布。

    皇帝给武怀玉的秘信里,其实关于此事早有旨意,就是让他在灵州都督府,想办法先打击销钱铸器的行为,然后私铸钱要提高些质量,暂时让私铸钱接替官钱在塞外流通,以弥补官钱铸币不足的问题。

    这旨意,对朝廷当然是有利的。

    但对灵州私铸利益相关的所有人来说,这无疑是很大损失。

    销钱铸器的利润百分之三百六,这利润高到足够铤而走险。

    可武怀玉也清楚,灵盐现在工商兴盛,虽是占着丝路、边市之利,但如果朝廷停止输入钱币,本地又不能顶上,那货币严重不足,必然极大影响工商。

    货币不足会导致通货紧缩,可如果私铸太恶,又会货币贬值导致通货膨胀,这些都容易使的市场动荡混乱。

    皇帝是希望灵州打击销钱铸器行为,以地方铸钱代替朝廷铸币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维持私铸钱的币值,要保证一定的成色。

    其实这也是如今开国之初,朝廷无奈的一时权宜之计罢了。

    皇帝就算知晓灵州私铸、销钱这些问题,但也不敢贸然的一刀切禁止,否则后患无穷,必须得有个妥善的计划,一步步的软着陆。

    这是比较稳重的治国之法,皇帝也知道这样的行为,会让地方上的利益集团心生抵触,所以又给出了诸如放开铜矿开采等政策。

    如果灵州这边能够找到铜矿,加大开采量,获得更多铜料,那也能铸更多私钱,哪怕铸私钱的利润可能只有百分之八十,不及几倍利的销钱铸器,但毕竟也能比之前铸钱获得更多利,也算是一种补偿。

    “咱们灵州都督府境内是有铜矿的,还不少,只是欠缺开采,我觉得咱们可以请来工匠等,招商募工,开采铜矿。”

    “然后以铜铸币,”

    武怀玉对薛万彻和豆卢怀让也是直言,朝廷不可能一直让灵州这边搞私铸钱,更不会一直容忍他们销钱铸币,武德五年来,朝廷回收旧钱铸造开元钱,但铸币量一直较少。

    要是各地再这样疯狂销钱,那朝廷这钱都白铸了,全为私铸做了嫁衣。

    以前灵州这边因处前线,朝廷重心还是在平定天下,一时也顾不上私铸这些问题,甚至是有意睁只眼闭只眼。

    可现在贞观了,朝廷不可能还会一直容忍的。

    武怀玉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早点正视这些情况,趁现在时机,早点洗白上岸,等开矿采铜后,到时可以慢慢的把私铸,申请钱监,搞成官铸。

    铸币权和铸币利润慢慢交还给朝廷,但现在这些私铸利益相关的人,也可以转移到铜矿开采这块。

    虽说开矿采铜,可能利润不如私铸或铸器,但起码不犯法。

    再则,只要不销钱铸器,到时采铜铸器也是合法的,只不过利润没那么高罢了。

    还是那句话,有些钱可以赚上一票,但不能一直赚。

    薛万彻根本没想那么远,还只是盯着销钱铸器有几倍之利,私铸钱利远不及这点,武怀玉一席话,倒让他一时愣住。

    “朝廷要出手了?”薛万彻也不傻,一下子反应过来。

    “任城王镇灵州五年,如今在京做光禄卿,前长史司马可都被罢官,许多灵州官将都被贬降,咱们虽刚来,但也得吸引教训,总不能等朝廷来出手吧,那时就晚了,

    咱们自己不要体面,那朝廷也就不会给我们体面了。

    还是早做打算的好,现在从私铸这块,转移到开矿,虽说赚的可能没那么多,但合法且安全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