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乐善好施(2 / 2)

加入书签

    今天还请了杂耍班了、乐班等一起助兴,为武柳氏添福添寿。

    龙桥现在本来就是热闹集镇,这次武家要摆宴,消息早放出去,许多商贩也都是早早过来赶这大集,

    站在武家圆堡的楼顶上,能看到今日龙桥两岸,那真是热闹无比,到处都是人,

    “阿义,你让厨房把做好的铡面,还有臊子装桶,挑到外面去,沿大路几十步设一个点,给大家分面,”

    人太多,武家堡前都水泄不通了,外面的人根本挤不过来,要是不到外面去多设点分餐,估计今天这顿饭容易出乱子,搞不好还要踩踏。

    比庙会可热闹太多了。

    县令赵仁本今天也是忙个不停,这位正六品的畿县令,今天一早就已经带着县丞主簿和两个县尉两个录事,以及五曹的诸佐、史们,分别带队,负责维持秩序。

    甚至为了应对今天的大场面,还特意把清河的乡团都召集起来,又临时征召了不少壮丁,

    三步一人,五步一岗,特别是龙桥的两边桥头上,各派了一队人守着,以免把桥堵了。

    隔壁李家庄,今天也是早早派人来帮忙。

    临近中午,依然还有源源不断的乡人赶来,甚至有从那塬上赶来的,大家真就当来赶大集,顺便来瞧热闹,吃碗晋国公家的肉臊子铡面,都是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来的。

    将来还能当成一件吹嘘的谈资,我当年可是吃过武相公家的席。

    那场面,真是相当惊人。

    好在早有准备,要不然今天还真是难以收场。

    “阿义,准备的面和肉够吗?不够就赶紧再现宰杀一些,面不够就赶紧让人和面擀面铡面,”

    赵义也没料到今天的场面如此之大,“可能还真不够,我估计一会还有很多人来,我马上就让人再宰些猪,面粉咱家磨坊那倒有许多现成的,这就安排人和面擀面再铡一些,”

    “嗯,乡亲们特意前来贺寿,咱不能慢待了,多设些打面点,让大家都能尽快吃上面,还有,每个人给两文喜钱。”

    “记住,不收大家的礼,送礼的都退回,记得再回两文喜钱。”

    两文钱虽不多,可如果一家五六口人来,一人两文,也有十来文钱,现在粮价,都能买二斗米。

    武怀玉倒不心疼这点钱,难得办一次这样的喜宴,既然要办就办热闹点。

    反正就算来几万人,也就几万钱。

    武家这边壮丁仆妇们挑着一担担的铡面,沿路摆开,二三十步一个点,乡人们排起队,一人一碗铡面,再来大勺肉臊子,

    端着大碗面条,路边蹲着就大口咥,没有桌椅,也没其它菜肴,可大家却挺高兴,三五成群,同村或是亲戚一起,边吃边感叹着这热闹,赞着武家的大方。

    最难得的是来吃免费的席,居然还有喜钱打赏。

    手里攥着两枚开元通宝,那叫一个兴奋啊。

    “咱三原县多少年来啊,武相公家还是头一家这么大方的啊。”

    “那可不,武相公向来就是这么仁善,佃他家的地,从不会多收你租,借他家钱粮,利息也比别家低,实在还不上,也不会逼你典妻卖女,卖地卖屋,仁义着呢,”

    “可惜咱们村离武相公家远,佃不上武家的地,”

    “咱离的远不假,可这两年跟着种玉米土豆等祥瑞,那不也都是武相公传下的,最差的地种上几亩祥瑞,搭着主食吃,一年可以节省一半的主粮呢,再不用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到处借粮了,”

    “是啊,这两年可是再没饿过肚子,”

    一个五口之家,一年如果要吃饱,那起码得口粮二三十石,这意味着得是三十亩地的产出,没有这么多粮,那就得搭着野菜,甚至经常得喝稀的,

    现在种红薯土豆这些祥瑞,就可以十来石主粮,搭着粗粮吃就够了,这相当于有了十亩地产出可以卖钱。

    “我刚才在这转了转,听说人家这边的村子,都跟着武家养猪,种几亩红薯玉米喂猪,收益比种地划算多了。”

    “人家何止养猪啊,你看这龙桥,原来除了那些禁军,其它人也穷,可现在这龙桥都跟一座城似的,这里的村民建房子盖屋,然后或是自己做点生意,或是租给别人收租,躺着就有收益呢,”

    大家一边吃着香喷喷油汪汪的肉臊子铡面,一边羡慕感叹,“挨着武家近,就是好啊。”

    吃完一大碗面,一抹嘴,赶紧又去排队继续打面。

    轮到自己时,乡民赶紧对着武家打面的仆人道,“祝晋国太夫人长命百岁,寿比南山,”

    武家仆给他打了一大碗铡面,正当他准备谢过要走,被叫住,“肉臊子还没打,”说着,给他碗里仍是来了一大勺肉臊子,

    看着又是满满一大碗的面和上面的许多肉粒的臊子,乡人对武家的大方真是佩服万分。

    “老寿星笑口常开,武氏家兴长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