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一万首级的任务(2 / 2)

加入书签

    “因为扣一个就足够了,要是都扣了,那就很难看了,对于岭南,还是要分化、区别对待的,对俚僚当以镇压为主,对南迁的汉人,尤其是那些豪族,当以拉拢团结为主,

    强势威压同时,还得给予些利益交换,不能只是压迫,否则他们必然反抗。陈龙树、宁纯他们是愿意合作的,这些地头蛇能用则用,不能把他们跟那些俚獠蛮推到一起,”

    “岭南的事,魏公就放心吧,掀不起浪花来的,”

    “武相公莫要轻敌大意,岭南这么大,若是生起大乱,也必祸及中原。朝廷虽擒颉利,可东突厥依然还没彻底平定,这漠北薛延陀又已崛起,桀骜不驯,实在是不宜再生内乱······”

    两人都是宰相,各有自己的政见。

    魏征认为稳定压倒一切,应当先休养生息,岭南就不应当去掀那个盖子,让冯宁陈冼这些豪酋代朝廷管理地方便是,就跟诸谢管黔中,诸爨管南中一样。

    魏征长叹一声,“但愿你能把握的住,”

    “魏公放心吧,陛下这次不仅给我几万中原府兵精锐,而且还让我在岭南实行两税新法,有这两样法宝,何愁岭南不平?”

    魏征喝着自家精酿的魏公烧春,都有点不知味道,满脸忧愁,始终觉得武怀玉太过胆大骄狂,而皇帝也被武怀玉他们这些人给带歪了。

    他跟温彦博虽极力反对,可也根本劝不住皇帝。

    一壶烧春喝完,魏征也没了谈兴,起身告辞离开,裴氏跟樊玄符她们聊的正开心呢,魏征便独自先回了。

    到了家中,魏征书房里坐了会,给皇帝上了道奏章,

    举荐韩王府长史权知让为岭南选补使,侍御史张蕴古监之。

    奏疏呈上,李世民很快同意了。

    武怀玉也马上得知了这事,他想了想,权知让好像原先是殿中侍御史,他爹曾是秦王府长史,可惜早死,赠太子少师、卢国公。权知让袭了卢国公爵,后来跟武怀玉不对付,弹劾过武怀玉几次,不过他对他的上次印象,还是权知让被贬为天水郡公,然后贬外。

    至于张蕴古,原是大理寺丞,原是幽州总管府记室,调入中书省,李世民即位后,张蕴古上了不少谏言,受到奖赏升大理寺丞,也是个魏征似的嘴炮。

    朝廷对岭南实行南选制度,说是每四年从吏部派个郎官,再从御史台派个御史,两人到岭南去选补官吏,一个负责选补一个负责监察,就不必岭南的官员到长安铨选。

    可实际上,从武德四年岭南归附到如今贞观五年了,岭南那边基本上都是由都督、刺史选官任吏,所谓的派官去补选,都没有真正做到。

    朝廷也就是对广桂交几府都督是自己任命的,其余的都督刺史,其实都是地方土酋世袭。

    在武德朝,甚至在贞观五年之前,其实如魏征这样的大臣,他们都认为就应当把岭南做为羁縻区,让那些土酋世袭都督刺史等职,所谓州县官吏,他们自行任免,奏拟上报便行。

    所以之前补选使也没真正派过。

    现在魏征要举荐权知让做岭南补选使,让御史张蕴古监察,在武怀玉现在巡省岭南,还加了个承制拜封头衔的情况下,其实根本没必要,因为他们的补选差事,武怀玉现在兼着。

    武怀玉轻轻笑了笑,

    对魏征这老头更没啥好印象了,这算啥?

    想给自己找麻烦,还是怕自己以权谋私,任人唯亲?

    武怀玉骑上马,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到了灞桥,在此送别陈龙树和冯智戴,与他们一起南下的还有宁纯和武怀义。

    伸手折下柳枝,

    递到怀义手中。

    “上元灯节都来不及过,阿兄便要回岭南了,祝伱一路顺风。”

    怀义笑笑,“嗯,我先行一步,”

    怀玉又折了几支柳条,分别送给冯智戴、陈龙树、宁纯,“也祝几位一路顺风。”

    冯智戴倒是挺高兴的,接过柳枝,“武相请放心,我一回到高凉,便要召集战士,扫灭罗窦诸蛮。”

    怀玉拍了拍他胳膊,然后竖起了食指。

    “一万。”

    “不管死的还是活的,等我率领三万府兵到达岭南的时候,我希望冯都督你能交给我一万叛乱獠蛮,”

    冯智戴拍着胸脯应下了。

    一万獠蛮,对他来说,不成问题。

    武怀玉对陈龙树同样竖起食指,提出了一万的要求,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应下了。

    死的活的都行,只要凑够一万便可以。

    一句话,一万人。

    对年轻的冯智戴来说,并不觉得有什么可犹豫的,不过对于年过花甲的陈龙树来说,还是内心很是震撼,

    他知道那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无数溪垌獠人,是许多个垌寨。

    在岭南几千里外的长安灞桥,武怀玉竖一根指头,就将有一万人死去,或者沦为奴隶!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