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陪同调研(1 / 2)

加入书签

1月12日,加班到深夜的周希和王鸿涛早早就来到迎江宾馆,陪专家团吃早餐。

两人都顶着个熊猫眼,相视一笑,互相很理解,都明白先要把公务处理好,才能放心的陪专家们调研。周希书记每天需要批示的文件不少,王鸿涛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新区管委会加上镇北,文件量也不少,基本上每项工作都得在领导的批示下才能开展工作。

早饭后,四辆中巴直奔离老城直线距离1公里的平川村,到了山底,35名专家、40名陪同人员下了车,开始在从山地观察地形地貌和地质,专家们亲自动手采样,管委会的十几个局长也打下手跟着学习,尤其是城建局局长冯飞,一直缠着刘院士询问。

到了山顶,看着群山峻岭,科技部首席工程师张塞军:“面临的很多技术性问题都无迹可寻,只能边建边跟踪研究,这样会导致增大建设成本,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

王鸿涛忙说:“希望各位专家彻底解决问题,帮助我们拿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地质院士沈教授说:“削山填沟时候会有高填方、超大土石方量、建设环境复杂、相互影响因素多的特点,使得工程技术问题突出,确实是个难题,但凡迎江的地形宽阔些,我都不会建议进行上山建城。”

专家们的敬业精神非常强,也都非常专业,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专业认真研究实际情况。

到了午饭时,专家们坚持不下山,嫌上来下去的浪费时间,周希和王鸿涛商议后马上通知市委办送饭上山。

从第二天开始,迎江宾馆的餐车就开始跟着调研组,专家们一直没有表态,持续深入研究这33座山头、16条沟沟壑壑。

秦北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中,专家们每天早出晚归,让迎江的干部们非常的感动,赞叹这才是真正的敬业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跟那些市面上的伪专家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专家团来迎江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就是代表中央调查民意,这么大的项目民众到底是如何想的?是否支持?项目实施人是否合适?总体近千亿的项目,又涉及到迎江这个特殊的城市,上面不会放任不管的,所有知道现在新城的用地指标和建设“通行证”还没有拿到手,等专家团队回去后才做定夺。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专家团队都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深入群众了解情况。

刘来生院士小时曾经在迎江生活和学习过,对这片热土有很深的感情,梦里不知道回来过多少次,走在大街上总是能回想起当年的岁月。

看到路边棋摊有几人在下棋,刘教授饶有兴趣的凑了过去,他也是象棋爱好者。

看了一会,刘教授随意问了问大家对迎江建新城的看法。

下棋的老头说:“看看市区,山大沟深,尤其是这几年,都往城里跑,感觉越来越拥挤了,高楼呼呼的长出来,路窄人密,到处都在堵车,建新城我感觉不错,就怕钱不够,都建成烂尾楼,劳民伤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