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明目张胆(1 / 2)

加入书签

曹岳想了想问道:“杜春琦不会是想破罐子破摔吧?”

    “现在一定不会,因为他经纬票号还能支持得下去。哪一天支撑不下去了,他自会破罐子破摔!他的言外之意是,您现在不做这事,将来也一定要这么做,要不然汉国民间银钱往来得因为经纬票号而大乱,这场人祸定会比之天灾还厉害,商贾倒闭、富农破厂,汉国得一洗如贫,回到太祖皇帝登基那时,连仪仗所用同色马匹也找不齐!”

    曹岳点了点头,问道:“依六爷之言呢?”

    “现在户部就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认了他经纬票号的银票在官府里留通。反正朝廷这边早就默认了银票转汇之事了。”

    所谓银票转汇,就是地方上收上来的税银先存至当地票号,然后汇至长安城。

    当地的主簿或是户房官吏将存单汇票带到长安城,从长安城将银子兑取出来而后入库国库。

    这样一来朝廷在运输上所花费的成本就会大幅度地减少。

    曹岳摇头道:“朝廷这边的确是默认了地方上的这种做法,这也是当年节流开源的一种办法。但那也只是中程,而非真的把银票存进国库里!还不知六爷所言之第二种办法是什么?”

    “二是朝廷自己印宝钞流通市场,然后拿宝钞去换经纬票号的银票,最终他的那些银票都会被朝廷的宝钞替代。而后由朝廷接管他的经纬票号,让经纬票号在朝廷的主持下接手发行宝钞之事务。银票就此悄然退市!”

    “这……”

    “这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了!”

    曹岳叹道:“想当然尔,绝不会如此顺利!”

    “所以杜春琦知道朝廷这边一定不会去印宝抄的!正如曹相您所说,老百姓他不认呀!”

    “哎!此魏、周两朝滥发宝钞所制呀!集金银财富于世家宗族与国库之中,宝钞逐贱,而后无百姓敢用!都说只要按需发行就会没事,但……但哪朝哪代又能作得到呢?”

    自从宋开始使用飞钱以后,各朝各代都发行过纸制货币。

    但最终都因宝钞泛滥而产生通货,使得老百姓不愿意用宝钞。

    甚至到了晚清,有些地言老百姓还在以物易物。

    曹岳接着说道:“就像是洛阳那边出事,国库里又无银子可用之时,若有宝钞那定是要加印了。待到收还清账之时,国库预算又紧着别处用度,这账又挂上而不得处理。一年两年还行,有个十年,那些多支出的挂账宝钞便会在民间泛滥,百姓哪里是怨声载道。六爷,您还有别的法子吗?”

    刘永铭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办法!杜春琦这是开始明目张胆地开始用经纬票号来威胁朝廷了!尾大不掉正是如此!不过,事到临头总是会有办法的!”

    刘永铭说着从炕上走了下来。

    曹岳一见刘永铭要走,连忙站了起来问道:“若是六爷您是皇上,您会怎么做?”

    正要向着外面迈步的刘永铭突然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曹岳。

    曹岳的表情显示,他根本就没有在开玩笑。

    刘永铭低头想了想说道:“我会让经纬票号再多印出六百万两银的银票借给国库充作军资,而后打下郑州、开封城以后,把里头的银库借给杜春琦,让杜春珂去齐国厉城开票号。”

    “厉城?齐君不会让我们的票号在他那里做生意的,正如我们不会让蒙人在汉国开钱庄一样!”

    “战败者,没权利说不!他敢说一个不字,连齐国都不复存在!”

    “然后呢?”曹岳问。

    “帮着杜春珂把齐福票号给挤兑死。然后再在关中扶植一个新的票号,使用新的银票。让经纬票号去齐国经营。下一次再打齐国的时候,灭了他,而不承认经纬票号,这样我汉国无忧矣,那些原本的齐国世家想要重整家风,在经此打击之下,必须要依附我汉国。如此,齐鲁之地可治,尽归我大汉矣!”

    曹岳问道:“若是败了呢?”

    “一国之败会如何您这需要问我?”

    “六爷,您这是在赌国运呀!”

    “兵者,国之大计,生死之道,何尝又不是在赌国运呢?与齐国之仗,乃定鼎中原之势也,如商周牧野之战,秦赵长平之战,新汉昆阳之战,强汉官渡之战,隋未唐夏虎牢关之战也!败不得呀!”

    曹岳愣在那里不敢动弹,而此时刘永铭却是向朝班房外而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