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离宫闱她们(1 / 2)

加入书签

半年前,  程丹若以为,己升为司宝女官,就已经足够炙手可热。

        谁想人生的意外一茬接一茬,  皇帝一顿『操』作猛如虎,  先她晋为尚宝女官,位比十二监掌印,  追封她早死的爹妈,  轻轻松松让她改换门庭。

        程丹若最大的短板,无非平民出身,小户之女。

        如今程父有了官身,哪怕只虚衔,  她也官之女了。再有大儒做父,寺丞当亲戚,即便不能说“显赫”,  也不算差了。

        但程丹若心里,  与其说感激,不如说微妙。

        普通人要花费一生才能跨越的鸿沟,甚至终其一生都没能成功的也不,皇帝一句话就解决了。

        这样翻云覆雨的权势,  带给她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第一种的恐惧,今能送她上青云,改也能让她下地狱,  她不能不怕,而第二种,基于恐惧而诞生的渴望。

        假如今后,她不想一句话就决定了命运,就不不去夺取权力,  成为参与博弈的一员。

        然后,渴望反过来催生了恐惧。

        她恐惧己的渴望,害怕己变成权力俘虏的怪物。

        我变贪心了吗?明明以前,我只想活像个人,现在的我,开始窥视不属于我的东西。

        这种复杂的心态,令她忐忑纠结,完全无法产生结婚的喜悦。

        反倒路人比她开心。

        不止尚食局,整个六局一司的女官,一见到她,眼睛都亮晶晶的。虽然没有明面上恭喜,可眼底透出的喜意,好像过年多发了个月的月钱。

        程丹若一度不解:“你们怎么比我还高兴?”

        吉秋:“那可谢郎啊!”

        慧芳:“名满京城的谢郎!”

        “所以?”

        她们对视一眼,没有回答,反倒问:“程姑姑,你为什么看起来……”

        程丹若:“?”

        “没有很期待的样子?”她们忐忑地问,生怕她不赞同这门婚事。

        程丹若沉默了会儿,回避了这个问题:“这两,你们商量一下,以后谁负责哪一科。吉秋,七月考完试,你就能升做女史了,你也要好好想。”

        说起这个,大就没那么高兴了。

        程丹若的婚期还没定,但肯定今年的事,以后,她们要恢复到没有大夫的日子。

        “别担心。”程丹若看出了她们的犹豫,安慰道,“培训了一年,足够了。”

        赤脚医生都培训几个月就下乡,一边干活一边积累经验,她们不会更糟糕。

        过几日,程丹若找每个人都聊了聊,为她们选定方向。

        掌『药』杜涓子里开『药』铺的,后来爹好赌,把业输光了,她才宫当女官,精通『药』理。

        学习医术的人中,她学最快,融会贯通,把脉准,开方也最好,程丹若力荐她接任安乐堂,负责大方脉。

        女史汪湘儿学针灸最好,认『穴』准确,据说已经拜了精通按摩的司『药』为师,不止负责为娘娘们按摩,也会来安乐堂练手。

        女史卢翠翠己痛经,心思细腻,学『妇』科十分上心,也最有前途,安排她专门看『妇』人科。

        唯独吉秋,她跟在程丹若身边最久,学习也勤快,但没有突出的赋,什么都懂一点,不精通。

        程丹若想了很久,说:“你以后便负责急症吧。”

        宫里的环境对安逸,像李有那样的箭伤,她就碰见过一次,大多数时候,急症只有几种:中暑、冻伤、溺水、异物,以及中毒。

        前面四种,程丹若都教过,吉秋耳濡目染,多都亲手试过,应该能应付。

        唯独中毒一项,她说:“中毒大事,你学会催吐的法子就够了,其的不知道更安全。”

        吉秋点点头,十分信服:“奴婢明白,听姑姑的。”

        如此,安乐堂的工作便算交接完毕了。

        但程丹若犹觉不足。

        她还想……还想再做点什么。

        时间不多了,能做什么呢?

        她思索,洪尚宫已经答应她,以后司『药』的女官都要学一些粗浅的医术,安乐堂也会安排人值守,不会再让宫人无助等死。

        但这不一日之功,培养女医极其漫长的过程,她现在帮不了什么忙。

        有什么事马上能做,非常有意的呢?

        --

        王咏絮今日不当值,窝在屋里画了一幅夏日莲花图,并题诗一首。

        盥手,吃一碟白樱桃,喝一盏清茶,墨迹也就干透了。她卷起画卷,沿着宫墙根下的小路,去安乐堂找程丹若。

        气很热,她走一脸汗,一门就说:“有冰镇绿豆汤没有?”

        程丹若正立在墙边,头也不抬地答:“井里。”

        王咏絮示意跟随的宫婢替她拿,己则凑过去,诧异地问:“干什么,题诗?”

        程丹若一手执笔,一手捧着墨囊,一副学人题诗的架势。

        王咏絮问:“你新作了诗?给我瞧瞧。”

        “不。”程丹若蘸墨落笔,在墙上写字。

        王咏絮逐字逐句地念。

        “人命贵,当珍惜,爱身体,小事起。

        “吃饭前,多盥手,方便后,必清洗。

        “人咳嗽,戴面衣,清秽物,裹手巾。

        “病者物,勤换洗,多水煮,沸起。

        “生水杂,多虫卵,温滚水,更康健。

        “若泄泻,常饮水,盐与糖,莫忘记。

        “肤烫伤,冲凉水,红肿解,涂油膏。

        “人溺水,翻俯卧,排积水,复心肺。

        “……”

        王咏絮沉默了。

        她来还想说这字不够端正,有几句还没有押韵,但不知为何,仿佛有块垒堵在胸口,叫人说不出话。

        “你——”她张张嘴,放弃,纠结半,还端起瓷碗,抿了口冰凉的绿豆汤水。

        暑气大消,浑身舒爽。

        程丹若还在写。

        王咏絮说:“我画了幅画,给你添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