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表兄弟刺配充军营 洛怀川吟诗会…(2 / 2)

加入书签

只见此人年约五十开外,面容清瘦,背剪双手,仰望着状元楼三字口里吟道:

“黄金榜上。

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

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

风流事、

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七弟,这首词还是你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应试时所作。

时光荏苒,一晃二十五年过去了。

如今你既与三哥再次来到帝都,何不陪我再搏一次如何?”

“三哥,自打天圣二年(1024年),小弟四番落第后,便彻底死了这份心。

况今日之汴京虽繁花依旧,然故交零落,早已物是人非。

除却触景伤情外,实在是了无情趣可言。”

“如此说来,七弟,你是打定主意不再试一试了?

那你为何还望着状元楼三字发呆,何不去寻你那些旧相好的浅酌低唱去?”

“三哥,小弟我一辈子遍访花丛,自以为有红粉知己万千。

殊不知她们只爱我填的词,哪里有什么真情可言?

如今已到天命之年,方觉人生孤寂呀!”

“七弟,瞧你说的如此伤感,弄得哥哥也跟着惆怅起来。

走,既来了京城,怎么着也要先上白矾楼坐上一坐。”

洛怀川在一旁静静地竖起耳朵听了大半天,确认此人便是与张先齐名的一代大词人柳永无疑了。

当下心里不由得暗喜,随口吟道: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

倚栏杆处,

正恁凝愁。

唉,倒可、可惜了一首好词呀!”

柳永正欲与他三哥柳三接转身离去,忽听有人吟诵自己的词,

不由得诧异地停下脚步。扭头一看,却是一位年轻的小道士。

“这位小道长,你如何吟得出柳七的《八声甘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