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高考(1 / 2)

加入书签

考场外,  家长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自家孩子。

        余芝蓉掩着嘴拽了下许云伟的衣服,等人微微弯腰的时候凑到他耳边,“她们怎么都穿旗袍?”

        许云伟沉默半晌,  也凑到妻子耳边说,  “我也想知道爸爸们为什么要穿马褂。”

        两人面面相觑,深觉自己与周围家长格格不入。

        那些妈妈们似乎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了如指掌,  连他们上一次模拟考试考了多少分都能精准地说出来,并且准确说出丢分位置。

        余芝蓉努力想了想许鹤的模考成绩,  最终从记忆里搜寻出四个大字:年级前十。

        她叹了口气,“我们这父母当得实在有点不太成功。”

        许云伟点头,“确实,许明诚初中的时候压力也大,因为我们把期望都附加在他身上,忽略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总是要求他考出好成绩,所以明诚当时有了点自我封闭的倾向,  好在我们及时改正了教育方法。”

        “后来事业忙起来了,  我们又忽视了小儿子,  只给孩子打钱买东西,以为这样就能弥补,但是对于小孩来说没有什么比得上父母的陪伴。”

        许云伟说着,揽住余芝蓉的肩膀搓了搓,“我们以后尽力对他们好就行了,别太自责。”

        两位企业创始人都是闲不下来的类型,  笔试是综合性考试,  要持续三个小时,  笔试和面试一起,  只是干站在考场门口的话实在煎熬。

        于是两人便在北大周边逛了一圈,发现北大附近竟然没有一所面向学生的连锁超市时,“起业家”的dna便动了起来。

        许云伟掏出手机开始计算各项成本,以及在周边一公里之内,甚至500米之内开一家连锁的可能性。

        余芝蓉划拉着手机里储存的商品品类,“我们可以在学校附近的便利店门口引进一个订阅期刊类杂志的项目,去做全华国第一家可以订阅《经济学家》和《纽约时报》等外刊杂志的便利店。”

        “确实可以这样,现在考研英语的阅读基本都来自这两个外刊。”许云伟顿了顿,沉吟几秒才道,“但是高中附近得换刊,我记得明诚当年复习的都是经济学人、科学美国人、国家地理和时代周刊之类的。”

        余芝蓉:“嗯,可以因地制宜。”

        两人花一小时在附近逛了一圈,然后拿出平板靠在商务车外面争执到底是选在1公里以内好还是500米以内好。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都没什么反应。

        于是许鹤考完笔试走出北大校门后在送考父母身后的犄角旮旯里找到了自己正在“吵架”的爹妈。

        余芝蓉:“500米!多出一点租金,大学生很懒的,你那时候连宿舍楼都不想下来!以己度人,你都这样了,现在的学生他会走1000米去买外刊报纸吗?”

        许云伟小声道:“可是这是北大诶,应该比我勤快点吧?”

        余芝蓉翻了个白眼,“要不是你抠门,我都想直接冲进去谈一谈看看能不能开学校里。”

        许鹤:……

        “咳咳!”

        他重重咳嗽两声,“我考完了。”

        余芝蓉和许云伟这才从工作状态中脱离,纷纷收起“工作道具”,当场变脸,笑着迎向许鹤,随口问:“怎么样?”

        “还可以吧。”许鹤抓了抓脑袋,“就是感觉面试官提的问题好像挺新的,而且每个人应该不一样。”

        “他居然问我:你认为目前国内运动项目资源分配不均匀、有的项目资源过剩,有的项目资源匮乏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余芝蓉&许云伟:好难!

        余芝蓉轻咳一声,决定不去问许鹤是怎么回答的,万一小儿子没回答出来,她这样问岂不是让他

        本就难过的心情雪上加霜。

        她思忖一番后问:“傅应飞呢?”

        许鹤一愣,“在后面啊。”

        他说着回头,发现身后跟着的傅应飞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不远处的记者抓住了,正在接受采访。

        许鹤:……

        这个记者是有多想不开才会选傅应飞做采访对象啊?

        他指了指不远处鹤立鸡群的人,“那儿呢,我们就别过去了,免得也被抓去采访,这儿也能听见一点声音。”

        说着,记者热情洋溢的声音传来,“同学您好,你觉得这次地考试难度怎么样?”

        傅应飞板着脸,“挺难的。”

        记者:?

        一般人就算考得不好也会看在摄像机的份儿上说句‘还好’吧?

        她战术干笑一声,“那么你觉得自己考得怎么样呢?”

        这回总该说还好了吧?

        傅应飞:“不怎么样。”

        记者:……

        真要命,早知道不抓这个最高的了,帅有什么用,他不会说话!

        可他们是直播,现在想换人也来不及了。

        “额……”记者小姐姐拿起自己的小手卡,对着稿子念,“具体是哪里难?”

        傅应飞不假思索:“面试比较难。”

        许鹤站在父母身边抱着手臂点头。

        他和面试官倒是相谈甚欢,具试探,面试官提问有关‘运动资源分配’那个问题的时候明显不是想得到一个非常板正的答案。

        那个东西与其说是个面试小问,不如说是个政治问题。

        结合“探索人才计划”的培养方向也可以知道,这个计划招进去的学生,最终都是要终生为国家服务的。

        所以这一问只要展现“决心”和“觉悟”就行。

        面试官想要测试的是“你能不能被培养成解决这个问题的人”而不是想知道“你现在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后者都能解决这么难的问题了还上啥大学。

        于是许鹤硬生生就对这个问题的各方面思考和面试官畅谈30分钟,差点当场交换手机号码。

        但是傅应飞应该……看不出这一层……

        他多半会想一想,然后直接说:“我多拿几个世界冠军,然后上去改革。”这种十分直白的话。

        记者就面试比较难再次勉力发问:“面试哪里难?”

        傅应飞:“哪里都很难。”

        记者抬起手腕看了眼表。

        很好,凑够五分钟了!换人!

        “好的同学,谢谢你接受采访,慢走。”

        麦克风一关,傅应飞和记者同时长舒一口气。

        许鹤对着他扬起手大幅度挥了挥,“这里~”

        傅应飞拨开人流,挤到许鹤身边搓了搓自己的脸,“结束了。”

        余芝蓉掏出手机给总是暗自打探消息的宋飞兰发消息:【两个孩子都考完了,面试有点难。】

        宋飞兰回:【过没过都是我们心中的顶尖人才~】

        余芝蓉看了一眼已经坐上车子后排的许鹤和傅应飞,悄悄给闺蜜发消息,【你准备什么时候跟你儿子见一面?】

        这一次,宋飞兰那边沉默良久,最终道:【我之前和傅建国也开诚布公地谈论过这个问题,都觉得我们出现反而会打扰他,他很喜欢和许鹤在一起,我或者傅建国过去跟他见面会让他觉得不自在。现在这样偶尔寄点东西给他也挺好的。】

        【麻烦你照顾他这么久,我也没什么好感谢的东西。之前你跟我不是提过一嘴英国这边发展的业务不太顺利吗?我巧合认识一个可能可以帮到你的人,改天请你们吃顿饭。】

        余芝蓉不知道回什么好,只能道:【

        行。】

        许鹤坐在后座帮傅应飞看他默写出来的所有物理题目答案,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经和傅应飞母亲牵上了线。

        自主招生算分为百分比制度。

        笔试成绩占70,面试成绩占30,最后出来的成绩按百分制来算,并出一个排名,排名的前百分之十可以加60分,以此类推,随排名降低而递减。

        许鹤看完,表情复杂地啧了一声,“10道物理题里面有3道是竞赛水平,除了这三道你竟然只错了一道,简直是个奇迹。”

        傅应飞松了口气,“那我笔试应该没问题了。”

        面试就听天由命吧。

        实在不行就高考硬考试试,反正“人才计划”只是决定加分分数,并非提前录取。所有参加过自主招生(单招)的学生们还是要去参加高考。

        高考面前,众生平等。

        两人一路回到蓝京,拿走因为外出考试而积压在桌面的试卷,转而马不停蹄地奔赴意大利。

        意超的季后赛已经进行到了最后阶段。

        许鹤和傅应飞上场了12进6的比赛。

        这一次,他们提前对上了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的自由人似乎开始放弃了原来的保守模式,反而暴露出了进攻的野心。

        从来不在比赛中于三米线之后进行上手传球的阿米尔奇竟然在二传被针对的时候勉力一跃,做出了三米线后上手传球的动作。

        这个动作极其漂亮,不愧于他意大利第一自由人的称号。

        但是再漂亮的动作,再有潜力的球员,到了不会玩战术的教练手里都可能只是一步死棋。

        阿米尔奇的进攻心使得他的体能开始极速下滑,以前他能站在球场上五局,但是现在却不行了。

        可就算不行,那不勒斯的教练也不会用副攻换下阿米尔奇。

        米兰银行俱乐部抓住了这一点,定点爆破,击溃了整个那不勒斯。

        最终以23:25、22:25、26:24、32:30、17:15。

        大比分3:2,以让二追三的方式后来居上,赢下比赛。

        至此,许鹤和傅应飞的2016年意超之旅正式结束。

        他们挥别教练和队友,踏上了全国第三次模拟考试的征程。

        五月初,三模。

        五月底,四模。

        6月7日,j省高考正式开始。

        夏日滚滚的热气裹挟着考生,将他们推向考场,这场筛选性质的考试不会决定命运,但对人生和认知的影响无法估量。

        许鹤和三年都没怎么见过的同学们一起被班主任拉住发昨晚收上去的身份证,围在一起喊了加油。

        忽然就想到了几年前第一次站上洲际赛场的自己和队友们。

        总体而言,高考和决赛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反正考到最后都精疲力竭。

        最后一门考完,同考场的一位男生狂笑着飞奔出考场,边跑边喊,“哈哈哈,老子要接受采访!”

        许鹤:……

        看来考得不错。

        他慢条斯理地收拾好桌上散落的物品,对着到考场门口找人的傅应飞笑了笑,两人跟在大部队的后面,逐渐将考场远远抛在身后。

        两人坐在车上,傅应飞率先出声。

        “今天上午意超举行决赛了,米兰今年没能拿到金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